筑牢乡村治理根基——金集镇连珠村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3:42 2

摘要:夯实基层治理基础重在夯实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金集镇连珠村共有614户2369人,针对当前基层治理单元过大、服务悬浮、参与不足等治理难题,连珠村探索建立“四级四线”治理模式,以网格化为基础,将治理资源力量下沉至村民生活小居落,推动服务资源聚集化、服务方式精细化、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重在夯实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金集镇连珠村共有614户2369人,针对当前基层治理单元过大、服务悬浮、参与不足等治理难题,连珠村探索建立“四级四线”治理模式,以网格化为基础,将治理资源力量下沉至村民生活小居落,推动服务资源聚集化、服务方式精细化、群众自治多元化,实现“治理到村、服务到户、满意到人”。

以“小居落”为基点 划小治理单元

一是以居住小居落为单位,划小治理单元。按照“居住相邻、利益相连、便于参与、方便自治”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划分主体,以村民“小居落”为治理单元,以20户左右为划分基准,共划分设立村民“小居落”18个, 搭建了“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小居落”四级架构的治理体系。二是以“小居落”为基点,强化自我服务管理。依托“三委六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村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立足于群众“盼念诉愿”,以“小居落”为单位开展协商议事、事务办理、环境整治、设施维护、志愿服务、矛盾调处、人员管控等,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共商共议”,为村庄治理夯实了坚实的群众根基。

以“四条线”为抓手 强化自治功能

一是落实村民自治,画好小微服务线。由群众推选出小居落理事长18名,落实好会议召集、意见收集、政策宣讲、法律宣传、服务代办、督促落实等工作,当好小居落的民情联络员、政策宣讲员、隐患监测员、矛盾调解员、公益传播员、移风易俗倡导员,推动小居落大事小事落地落细、惠民政策到户到人。二是发挥妇青优势,用好群团服务线。依托村妇联及妇女儿童委员会等组织,发挥村妇联主席、执委、女党员、女干部、女网格员及青年代表的优势,聚焦生活困难、留守、残疾妇女儿童和单亲、失亲、两地分居、婚姻关系紧张、家庭暴力、婚恋情感纠纷等人群和高风险家庭,随时上门了解情况,采取“姐妹说事”“家事直说”“疏导安慰”“爱心维权”“关爱救助”等方式,主动维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权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三是下沉“两代表一委员”,搭好便捷服务线。组织7名“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小居落,保持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召开小居落会、板凳会、炕头会,做到政策法律在一线宣讲、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化解。四是用好人民调解员,筑牢和谐平安线。共有村级人民调解员5名,法律明白人2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来自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主动排查邻里关系、山林地界、婚恋家庭、借款债务等纠纷,及时进门劝解说和,跟进做好法治宣传、调解疏导、回访固效等工作,依法就地化解群众身边矛盾,2024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件,有力推动了案结事了人和。

以“微治理”为天线 畅通民意诉求

创建“金集微治”小程序线上平台,集成党员管理、政策宣传、政务办理、意见征求、民意直达、表达诉求等功能,接通“镇—村—组—居落”四级数据网络通道,党员、群众可通过手机APP线上反映诉求、咨询政策、报送问题、参与讨论,实现政策一键直达、问题及时上报、工单精准分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诉求,以“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建机制”为保障 提升治理成效

一是以会议制度保障群众常态化议事。制定《金集镇关于开好小居落群众会的实施方案》,以制度化形式规定开会流程、办事程序等,确保群众诉求通道畅通,党员干部、代表委员能够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力,能够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以职责守则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出台《小居落理事长工作手册》《妇女代表工作手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手册》等,明确规定工作职责、办事流程、评价规则等,推动代表委员认真履职、主动作为。三是以小居落公约维护治理成效。坚持民事民议、村规民立,小居落设立《金集镇村规民约红九条》《小居落卫生公约》《小居落平安公约》《小居落积分实施细则》《小居落积分评比制度》等,以村规民约来推进村风文明,规范群众言行,抵制不良习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凝聚村庄治理的强大合力,着力提升村庄治理效能,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和美。

来源:陇上放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