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的果园存在一定的土壤酸化问题,这有点像人得了慢性病,需要‘慢慢调养’,建议大家优化肥料种类、施肥方式、施肥时间。”3月16日,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师石生伟来到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时节,北京农学院引导师生深入田
“咱们的果园存在一定的土壤酸化问题,这有点像人得了慢性病,需要‘慢慢调养’,建议大家优化肥料种类、施肥方式、施肥时间。”3月16日,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师石生伟来到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时节,北京农学院引导师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京郊乡村提供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兴寿镇桃林村是昌平苹果的主产村之一,近年来由于果树树龄老化和管理不当,出现了重茬障碍和产量降低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入。石生伟实地察看了当地果园土壤墒情和土质,就果园水分管理和土壤改良问题给出详细指导和改良方案,解答果农的疑问。
同日,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果树专家张卿和王志忠正带领研究生赴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科技小院和苏子峪“博士农场”开展春耕季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平谷区果品产业服务中心、大华山镇各村管农干部、大桃种植大户、果农代表等50余人参加培训。王志忠走进果园,重点针对春季修剪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与示范,并手把手指导果农修剪果树。“我们要根据桃树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修剪,不然会影响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果农连连称赞:“一场春雪到来,我们有点担心果树受冻,老师们的到来让我们心里一下子踏实了,感谢北京农学院的专家!”
在这个春耕季走进京郊乡村的还有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师黄体冉、杨明峰和北京延庆浆果科技小院师生。他们深入各种植基地收集种植户的需求,并为果农提供解决方案。
草莓棚里,一场关于“直播带货”的头脑风暴让农户眼前一亮。“草莓现在长势良好,下一步要从销售上下功夫,咱们的草莓是有机种植,直播时要突出绿色健康。”师生就草莓销售给出建议。“种植户的需求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一位参加调研的研究生表示,“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我们会持续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并提供技术支持的。”
自2014年起,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林学系教师田晔林开始深耕林下经济研究,今年开春以来,她更是奔波于顺义、昌平、丰台等地,为不同林场“量身打造”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田间地头,她与农户同行,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在会议室,她与相关负责人一起商讨、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林下经济方案;回到课堂,她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和研究,为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依据。“我们要让林地发挥更大价值,为农民增收贡献专业力量。”她坚定地说。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