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下半年开始,或许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国内,对于经济的管理和引导,开始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明显变化。
2025年下半年开始,或许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国内,对于经济的管理和引导,开始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明显变化。
千万网红辛巴退网,少林方丈进去了,反贪反腐的消息公布出来的越来越多……
这些事都是独立事件,但是似乎有一条主线贯穿这些事。
政策面上的变化,更有看头:
通过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让“社保新规”成为热门话题;
住房租赁条例颁布,要求全面备案出租房产;
国债利息收税;境外投资收益收税;
一系列社会动向,叠加政策维度的变化,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意味深长了。
简单一点,原本经济环境中存在政策的弹性空间,正在加速消失。
那这对国内经济的运行和趋势,会有哪些影响,对应着怎样的信号?
这篇文章,就围绕2025年这一系列的最新变化的梳理,结合国家政策维度的动向和变化,和大家唠一唠背后的逻辑和意图。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用劣迹斑斑,但是赚到过很多钱的头部网红来说事,比较安全。
破鼓万人捶嘛。
辛巴这反反复复的退网又复出,将底层出身,缺乏教养,言而无信的狡诈风格,算是演绎到了极致。
但是,这一次,恐怕是他在国内互联网,最后的表演了。(国内混不下去了,还能去国外,是不是?)
2025年8月18日,辛巴宣布退网,对外宣传的原因是肺不行了,只剩下十年寿命。
网上的讨论不多,可能他的家人和老铁比较在意,实际上,退网原因,完全就是瞎编的借口而已。
都不需要分析和论证,辛巴不是身体不行了,而是以前那套收割流量,压榨员工的玩法,玩不下去了。
说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行业门道,9月份即将正式实施的社保新规,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就是各家MCN和网红公司。
这和这个行当的经营逻辑,密不可分,本质上,所有做MCN和依赖网红赚钱的公司,做的都是跑马养蛊生意。
通过大量无底薪合同的形式,忽悠无数的年轻人入职公司,然后玩养蛊,斗蛊的游戏。
能养出来的下血本捧,养不出来的直接送走,再筛下一批。
不用说什么多如牛毛的杂牌机构了,就连头部机构,都是这套玩法,没有例外,这里也不用点名,都是一套玩法。
“社保新规”一落地,哦豁,这种玩法,特别是辛巴这种大团队,立马就要出问题,现实也是这么演的:
这厮的如意算盘其实太简单了,就想着闹一波退网,然后裁一波员工,再接着等下一次复出的机会。
要是还不行,就学小杨哥,不在大陆搞,就去东南亚搞。
这两年东南亚雨后春笋一样多了很多直播基地,往下挖一挖,很多背后的老板就是国内停播出去的网红。
说自己有病,身体有问题,要走,还算体面地走,如果再播再玩下去,走的很可能就不体面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在2025年,已经发生了很多。
少林方丈都进去了,手不干净的土豪哪个不瑟瑟发抖?而当下国内的土豪又有几个手里干净?
当然,这里土豪,绝对是贬义词的意思,特指过去从制度漏洞,规则空隙里面特别会捞钱搞钱的群体。
政策面上的变化,这里不多罗列,说多了文章都发不出去。
但是共性是可以聊一聊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2025年以来,很多经济维度,特别是税收维度的规则升级,其实模式都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堵漏洞”的特征高度一致:从规则面上来说,没有什么新东西,而且,都是合法合规的,或者说从过去很久来看,其实规则面上上早就已经有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被缓征,或者成为了灰色地带,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视而不见了。
捡一个最安全的说,就是境外投资收益税。
《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出台,经历了多次修订,但里面一直都很明确,中国税收居民从发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申报纳税。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信息获取障碍,境外所得的税收征管就没法执行,所以一直就没执行。但在2018年开始CRS信息交换之后,国内已经和全球100多个主流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金融账户数据互通,条件就成熟了。
这就是本号上次对财经大V“猫笔刀”的讽刺核心出发点了:没有境外投资的人不知道这个规定,是合理的,这券商出身的老油渣,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既然知道,那么当征税变成现实的时候,又何必跳出来抱怨和吐槽?
国家以前不收,那是国家的意愿,现在国家要收,就得按照规矩来。
怎么?占不到便宜了,就开始着急了?
结合其他政策面的动向来看,其实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国家正在重新梳理了过去很多没有执行的灰色地带和模糊区域,然后一个一个都捡了起来。
当下,最难受的,就是过去赚钱和发财,高度依赖政策漏洞和灰色地带的群体和资金了。
大国做事,一旦下定决心,表明态度,那么,就需要用长期眼光去理解。
国内产业升级,科技突围阵痛期,叠加经济下行承压的特殊阶段,需要钱的地方太多,加上为了维系经济稳定,保持社会和谐,各项需要用真金白银进行刺激的经济政策又需要接连不断地出,比如说新增加育儿补贴每年3600元,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等。
国家也是经济部门,也会遇到钱不乘手的情况吧?
而当下国家的思路和策略,就非常清晰了:
结束过去对大户、对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一个个巨大灰色地带的监管宽容。
说白了,就是开源。而且这些开源举措都是执行现有税法,师出有名,推行阻力小。
这里面的经济逻辑,就是当下国内这套公共财政模式的转型,把从企业、大户开源出来的钱,适度向普通居民腾挪倾斜,有别于扩张财政、为企业和居民同时减负的模式。
综合起来看,进一步去理解,能不能看作是国内的财税改革进入新阶段了?
所以,接下来,“打土豪,打大户,堵漏洞”趋势延续,没有任何悬念。
从改革开放以来,提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但是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需要进一步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时,却发现改不动了?
这个时候,国家就只能从税收上下功夫。
特别是眼下,需要国内中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拉内需的时候。
一场即将全面袭来,针对特定群体的财富风暴,正在酝酿。
有些人,有些钱,恐怕要睡不好了。
天道好轮回,不就是这么个意思么?
话题敏感,及时打住。
文章最后,简单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对于有产群体来说,各项税收的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
比如房产税,比如资产税,比如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奢侈品消费税等等。
名字可能会有变化,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国家会用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的财富转移和再分配。
对老百姓,普通人,社会真正的底层群体,是利好。
其次,过去依赖钻漏洞,以及灰黑规则空间进行谋利的生意,群体,还有资金,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最后一点,当下所有国人正经历的,是一个经济周期结束以后的动荡期,无数既得利益者的财富故事将在这段时间画上终点。
与此同时,一鲸落,万物生,这样的规律永远有效。
新的一轮财富机会,也就在路上,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千万不要误解国家经济改革的意图和初衷,更不要被一些利益既得群体故意搞出来的论调给忽悠了。
人在中国,期待和信任自己的国家,是最基本的认知吧?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