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推进“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活动,推出一批有创新价值、有实际效用、有理论支撑、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酒泉检察特色的工作品牌矩阵,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酒泉检察现开设专栏展示全市实践创新成果。
编 者 按 :
为持续推进“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活动,推出一批有创新价值、有实际效用、有理论支撑、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酒泉检察特色的工作品牌矩阵,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酒泉检察现开设专栏展示全市实践创新成果。
优秀创新成果展播(三)
酒泉市检察机关
“错题本”管理机制持续助推
检察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
2024年以来,酒泉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三个管理”的酒泉实践,创新建立“错题本”管理机制,实现从纠偏纠错到办案质效提升、再到管理效能提升的实践突破。目前,“错题本”制度的运行机理形成了理论指引实践、制度反哺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良性互动。其中,理论文章《研析刑事检察“错题本”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在《甘肃检察》发表,实践经验《建立“错题本”管理机制以超常规举措推动刑事检察提质增效》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践创新大会进行交流,为检察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酒泉样本”。
加强党的建设
以“实事求是”精神为理论支撑
“错题本”制度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酒泉市检察院党组深植于中国共产党重视错误勇于纠正的优良传统,深刻吸收毛泽东“实事求是”原则,强调“有错必纠”“从错误中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论断,坚持问题导向,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结合检察机关“三个管理”体系及高质效办案要求,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检察理论和实践智慧。
注重检察管理
构建“三化一体”精准纠错机制
制度化设计,筑牢纠错根基。加强对办案、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反思,制定出台《“错题本”管理办法》,明确“错题”范围,规范“错题”列入程序,细化结果运用,通过“挂号、销号、复诊”,全流程保证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常态化运行,动态全面纠偏。“错题本”制度确立两次案件反向审视机制,孵化“案件-问题-产品”链条化“供给侧产品”,从“案件—问题”充分发挥刑事二审法律监督成效评价运用作用,对已办结所有案件进行定期复盘,形成可对照的错误清单。同时,从“问题—产品”深入查摆“三个管理”存在的短板,将“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实现案件质量管控和政务管理双提升效应。
规范化延伸,推动改革落地。建立重点案件备案审查机制,对重大、复杂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进行事前备案,强化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对办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在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司法改革要求同时,找到了“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两个对立原则的有效“制衡”方法,将司法办案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聚焦办案质效
实现“治己病”到“防未病”的突破
酒泉市检察机关将“错题本”作为刑事办案的活教材,有效提升了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核心办案能力,带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10项,同时,从“被动补漏”升级为“主动预防”,借助技术应用,探索研发电子证据审查分析系统,通过“数智融合”赋能刑检办案新战力。
来源|市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编辑|徐 芳
制作|赵嘉宝
审核|王媛君
签发|张建春
来源:酒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