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穉登《行书七绝诗轴》欣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8:46 2

摘要:上海博物馆藏的王穉登《行书七绝诗轴》,纸本之上,124.2×30.9cm的尺幅间藏着明代吴门书风的温润余韵。笔锋走处,既有诗人的清雅,又有书家的从容,读来如乘莲舟泛秋江,满目皆是意趣。

上海博物馆藏的王穉登《行书七绝诗轴》,纸本之上,124.2×30.9cm的尺幅间藏着明代吴门书风的温润余韵。笔锋走处,既有诗人的清雅,又有书家的从容,读来如乘莲舟泛秋江,满目皆是意趣。

先品诗中景。“赤山步头霜树红,清波门外水浮空”,起笔便铺展秋景:赤山渡口的树经霜染得通红,清波门外的江水浩渺似与天连。后两句“高僧说法鱼龙听,尽在莲舟一叶中”更添禅趣——高僧讲经时,连水中鱼龙都静听,而这一切,竟都收在一叶莲舟里。诗短却境阔,从实景到虚趣,转得自然又空灵。

再赏笔下情。王穉登是吴门画派后学,书风承文徵明一脉却不泥古。此作行书笔力轻快,起笔多露锋带劲,行笔间提按分明,如“霜”“空”二字,横画轻扬似秋叶飘坠,竖笔沉稳若老松立岸。结体不刻意求险,却藏巧思:“红”字右点偏下,添了几分俏皮;“龙”字竖弯钩舒展,真有鱼龙摆尾的灵动。墨色也有层次,“莲舟一叶”几字墨稍浓,像把诗中那叶小舟轻轻锚在纸页上,让整幅字有了“水浮空”的通透感。

款识仅“王穉登”三字,简净如诗尾余波。这位被王世贞赞为“吴门之后劲”的文人,没在字里摆匠气,只把写诗时的心境揉进笔锋——是赏秋时的闲,听禅时的静,也是挥毫时的畅。

如今展卷看这轴字,诗里的霜树、清波仍鲜活得很,而笔间的温雅,恰是明代文人“以书寄情”的最好注脚。

释文:赤山步头霜树红,清波门外水浮空。高僧说法鱼龙听,尽在莲舟一叶中。

款识:王穉登。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