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知行丨钦“舟”勇过万重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8:34 2

摘要: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三年。三度寒来暑往、春暖花开,1000多个日日夜夜、披星戴月,我们在时间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站在秋日的暖阳里,我们迎来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三周年!

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三年。三度寒来暑往、春暖花开,1000多个日日夜夜、披星戴月,我们在时间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谈到了他们在马道枢纽与广大建设者战天斗地,共同创造的世界纪录……在他的眼里,能参与世纪工程建设,无比自豪;

项目参建单位谈到了国之重器“天骅”船转战钦州湾告捷,团队依依不舍地告别……他们的感受是,将小我融入大我,无比幸福;

而平陆运河经济带的规划建设者们,从南宁东部新城到钦州滨海运河城,从南宁化工园区到钦州石化园区,从陆屋临港产业园到平吉临港产业园……他们的概括是,平陆运河建设的溢出效应正不断释放,能量满满。

重要的历史节点,赋予时间厚重的内涵。一个个或隐或显的项目,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数字,折射出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给沿线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建设者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熠熠生辉的中国精神、自信昂扬的中国形象!

世界级运河雄姿初显。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创新求变 久久为功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的建设如火如荼。作者供图

站在马道枢纽观测台俯瞰,崇山峻岭间,一个深达60多米的巨型基坑里,数百台机械设备昼夜不停运转。作为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纽雄姿初现。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人工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出发,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入北部湾。平陆运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34.2公里5000吨级航道、3座双线船闸航运枢纽、27座跨越主航道的新建改建及加固的桥梁。整个平陆运河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达3.39亿立方米,相当于3个三峡船闸的开挖量。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南下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为沿线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施工现场。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当前,马道枢纽、企石枢纽、青年枢纽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及预埋件安装正加快有序推进。截至8月27日,平陆运河土石方开挖、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航道工程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91.9%、91.2%和80.2%;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3.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9%。”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说,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全线2万多名建设者昼夜兼程,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

平陆运河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条航道——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它将为钦州带来“形成江铁海联运新体系、拓展陆海发展新空间、提升开放枢纽新高度、重塑城乡建设新风貌”等新发展机遇。

钦州市委、市政府应势而动、顺势而上、乘势而上,深入实施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突破行动,建立健全协调服务机制,扎实推进经济带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经济带建设实现扎实起步、良好开局。《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突破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明确了2024年至2026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按照“一个先导工程、一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细案”的模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一方面,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一盘棋”意识,借鉴智慧口岸建设经验,统筹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物流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发挥通江达海、载运物流的综合效益。

“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出平陆运河经济带重点支撑项目80个,总投资720多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超过45亿元,年度新开工项目15个以上、竣工项目4个以上。”钦州市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远平介绍。

百里运河绿道项目包括平陆运河带状文化旅游体育公园、沿线自行车道、三大枢纽旅游景区等。平陆运河古龙窑文化旅游体育公园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2025年春节前对外开放,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公园配套建设了健身步道、室外球场、全龄段健身广场、补给驿站等,同时完善了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标识系统、环卫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现在,我一有空就到古龙窑公园锻炼,那里不仅设施齐全,而且还很有文化品位,惠民利民。”市民郭可明说。

龙门港镇地处咸淡水交汇处,拥有独特的滨江风情和海鲜美食文化。平陆运河龙门岛开发项目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项目通过改造提升特色渔村、打造滨江民宿集群、推广“龙门海鲜”品牌以及建设海鲜美食街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农业养殖、渔业捕捞与旅游消费相结合,形成“农文旅”闭环。“跃龙门、步青云、占鳌头!”2025年春节前夕,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建成通车,龙门岛借此一跃成为最热门的“爆款”景点,春节期间吸引30万游客前往,热闹非凡。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幸福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边,是建设工地上激动人心的宏大场景;一边,是绚丽的平陆运河经济带正拔节生长,两者相映生辉、妙趣横生。

系统思维 系统谋划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创造美好未来。2025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年份,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基垒台。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未来铺路,每向前一步都离梦想更进一步。

“平陆运河明年将实现主体建成、通航运行,要切实增强谋划建设运河经济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优化完善运河经济带规划体系,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有效衔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产业布局,为运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预留运河运力空间。要统筹好港口、码头、园区建设,畅通区域物流运输‘微循环’,推动河、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发挥运河带动作用,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竞争力。”2月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主持召开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平陆运河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谋划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更好发挥运河经济带综合效益。

出口汽车整齐停放在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者供图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平陆运河承担着广西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重任。

钦州从运河全线、重要功能区域、关键节点三个层面分类编制规划,建立规划体系,形成平陆运河经济带钦州段建设“一张图”。截至目前,已完成钦州内河港总体规划、平陆运河(钦州城区段)绿化景观总体规划、平陆运河(钦州城区段)两岸城市更新规划等专项规划,一批标志性项目启动实施,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2024年,钦州建成20万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达标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海铁联运班列全年突破9500列,辐射范围达18省70市144个站点,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办理量增长37.4%,钦州向海图强足音铿锵。

平陆运河江海联运工程重点建设海测散货泊位、集装箱泊位和配套航道锚地,并升级改造江海联运作业区泊位,使其能同时满足海轮和内河船舶的停靠与接驳需求,实现江海联运快速换装。健全完善“江—海—铁—公”多式联运体系,货物可从云南、贵州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平陆运河直达钦州港出海,实现无缝衔接,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钦州港域衔接平陆运河江海联运工程作为先导工程的重中之重,已取得重大突破:勒沟作业区7至10号泊位改造工程靠船设施已基本完成施工,勒沟作业区3号泊位工程、大榄坪南作业区内1—5号泊位等新建江海联运码头正加快推进;中粮码头、恒通码头委托管理协议已签订,勒沟岛资源整合加快推进。

战鼓声声催奋进,旌旗猎猎踏征程。钦州各级各部门以“翻过一山再登一峰”的定力和韧劲,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时间镌刻下“通江达海、港通天下”的壮丽诗行,描绘了“向海图强、向新而行”的壮美画卷。

平陆运河智慧船舶产业园是钦州市结合平陆运河建设,为服务平陆运河和国际枢纽港——钦州港航运,促进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而谋划的一个新型产业园,计划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及平陆运河沿线科学布局建设启动区和拓展区。“园区以现代化船舶总装建造、绿色动力、智能驾驶为核心,推动船用动力电池、电机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目前,平陆运河智慧船舶产业园规划建设正稳步推进,钦州已与多家国内知名造船企业签订多个船舶制造项目合作协议,着力将运河通道优势转化为钦州经济发展胜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左孔天介绍。

“长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平陆运河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梦想与希望,诉说着运河人家的乡愁眷恋。平陆运河建成后,一江春水南流入海,货轮往来穿梭,钦州滨海运河城的人们,也将向着新的幸福生活出发。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平陆运河经济带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北部湾港作为核心枢纽,重点推进平陆运河沿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物流体系搭建及临港产业集聚区开发。方案提出,到2027年平陆运河主体工程完工后,北部湾港将新增10个5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泊位,并配套建设智能集装箱码头和江海联运中转枢纽,预计每年新增货物量3000万吨,集装箱处理能力提升20%。

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钦州紧抓项目这个“牛鼻子”,说了就干、马上就办,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推进项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激发新动能,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平陆运河陆屋临港产业园内,陆屋机电产业小镇已基本建成。作者供图

一场秋雨过后,平陆运河陆屋临港产业园草木苍翠、蝉鸣悠长。抬眼望去,山腰间,氤氲旖旎,好一幅运河风光图。

灵山县陆屋镇位于平陆运河中段,地理位置优越。陆屋临港产业园是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布局的核心板块之一。目前,陆屋临港产业园已建成陆屋机电产业小镇。金通达汽车配件公司是产业小镇中的重点企业,企业总投资2亿元,现厂房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产品涵盖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多个系列。“我们的产品在全国滤清器行业出口排名第二,远销欧美市场。”公司人事部经理张煊珍介绍。

金通达汽车配件公司车间里,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作者供图

时来天地皆同力。灵山县借助平陆运河的枢纽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推动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起以新材料、高档轻工、机械制造、物流贸易等产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集群。“平陆运河(灵山段)长度达36.5公里,我们高标准规划建设平陆运河(灵山段)经济带,编制《平陆运河(灵山段)“港产城”融合区综合发展规划》,坚持以港兴产、以产带港、以港促城,大力谋划向海经济,吸引聚集临港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港口与城市相互赋能,努力把陆屋镇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平陆运河港产城融合试验区。”灵山县县长张海兵表示,县里还积极发展“非遗+旅游”“运河+旅游”,规划建设马道枢纽、企石枢纽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着力将旧州镇钦州故城遗址、陆屋镇广府会馆及高州会馆、烟墩镇烟霞山等一批景区景点打造成运河核心文旅产品矩阵,建设“水—岸—城”三位一体的运河乡村振兴示范带、运河文化旅游景观带,努力让运河成为流淌的“幸福河”。

平吉临港产业园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制造、冷链物流等产业,旨在将当地的农产品通过运河便捷地运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目前,园区已与中国能建、广东欣意合金科技等企业开展合作洽谈,初步形成“白石坳矿权+园区基础设施”“园区运营+园区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运河之路”越走越宽广。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记录下奋进者的足迹。今天的钦州,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到半途须努力,要登绝顶莫辞劳。钦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姿态,牢牢掌握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的主导权、主动权。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08.7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项目2个、超20亿元项目7个、超10亿元项目11个;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227.2亿元、排全区第一;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开竣工项目数、开竣工率保持全区前三。通过建立临投产重大产业项目问题双向清单,服务保障恒逸、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中交,全市工业投资占比达57.4%、工业投资增长43.3%。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速均排全区第一。

走在时间前面,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万众一心把一副运河“好牌”打成高质量发展“王牌”,钦州未来可期。

钦州加快滨海运河城市建设。作者供图

“今年,钦州全面启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重点围绕11个先导工程精准招商引资,共享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滨海运河城市。随着一批先导工程的加快建设,不仅为项目本身奠定了基础,更在为整个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宏大蓝图探路、积累经验,标志着运河带来的‘通江达海’效应正在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钦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自荣表示。

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在“播种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能在“收获季”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书写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壮美画卷!(作者系钦州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主任记者)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