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西夏 | 银川日报:西夏区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赋能乡村振兴 书写“幸福答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02:12 2

摘要:眼下,西夏区的乡村田野间,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处处涌动:怀远路街道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里,无花果、草莓棚正加紧进行栽植前的准备,蓄势让采摘经济实现“四季常青”;镇北堡镇团结村的水产养殖基地变废为宝,孕育着中秋节后上市的肥美螃蟹;两村“家门口的工厂”,更让留守

富宁村村民在“家门口”的服装厂务工(8月16日摄)。

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温棚内,从山东引进的无花果正在缓苗(8月16日摄)。

眼下,西夏区的乡村田野间,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处处涌动:怀远路街道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里,无花果、草莓棚正加紧进行栽植前的准备,蓄势让采摘经济实现“四季常青”;镇北堡镇团结村的水产养殖基地变废为宝,孕育着中秋节后上市的肥美螃蟹;两村“家门口的工厂”,更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务农打工两不误”……

近年来,西夏区精准发展乡村产业,让产业帮扶“可持续、能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

盘活区位优势,释放发展势能

初秋的富宁村,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耕耘的忙碌。走进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连片经果林硕果累累,苹果、桃子红着脸静待游客采摘;温棚内,一盆盆稚嫩的无花果苗整齐排列在田垄上,等待栽种入土。

富宁村坐拥独特区位优势,地处银川市西线旅游带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紧邻贺兰山路与110国道,交通便捷。2020年起,富宁村着手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实施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通过打造温棚种植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这些年,温棚已种植草莓、西红柿、樱桃等深受市民喜爱的采摘品种。今年为吸引更多人前来,我们新增无花果、蓝莓品种,将采摘周期从7个月延长至全年。”富宁村“两委”委员海琴说。

富宁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负责人范贵银介绍,今年7月,园区从山东滨州引进10棚无花果幼苗,目前正处于缓苗期,预计11月底可采摘,亩产约2000公斤。此外,10栋草莓温棚已做好栽种准备,近期将栽种草莓苗。

范贵银的种植规划,意味着示范园即将迎来用工高峰期。据悉,园区种植、采摘期用工量可达三四十人,每年发放人工工资约50万元。46岁的王女士是园区工人之一,此前她在周边打零工,很不稳定,年收入顶多2万元;自去年8月在园区务工后,年收入已达3万多元。

在富宁村,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的务工选择不止示范园一处。海琴告诉记者,村里还打造了“就业创业园区”,福建荣凯制衣有限公司已入驻其中。该公司配备尖端制衣设备,提供成熟生产技术,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带动30余人就业,务工村民人均月收入提升至4000元以上,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家门口建产业,村民增收顾家两不误

“今年,我们村的水产养殖基地可为村集体增加26万多元的收入,同时带动部分村民就业。”镇北堡镇团结村“两委”委员王小兵说。

王小兵所说的团结村水产养殖基地,是村里转变思路、变废为宝的成果。据王小兵介绍,基地所在位置曾因西干渠渠水上涨、地下水位升高且常年无法排出,造成土地湿地化、盐碱化,肥力下降,无法正常种植。对此,团结村集思广益、村民群商群议、筹措资金,从土地改良、灌溉水资源净化、产业升级、品牌建立等多方面着手,建成了这一水产养殖基地。基地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依托,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鼓励农户以土地、技术、资金等形式入股。同时,依托西夏区乡村人才“导师帮带”项目,邀请技术专家在鱼种选择、饲料投喂、鱼病防治、水质管控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并选拔表现突出的村民,打造专业的水产养殖技术人才队伍。

“今年,我们投放了8万只螃蟹,预计中秋节后即可上市。另外,我们还要改造升级部分水池,升级后将养殖高端鱼种,进一步提升基地养殖效益。”王小兵说。

团结村村民马海龙已在该水产养殖基地工作3年。基地离家近,他既能上班又能兼顾种地、养牛等农活,上班每月还有5000多元的稳定工资。

团结村水产养殖基地位于村东头,而在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的村西头,还有一家宁夏厨佬哥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枸杞芽菜种植、采摘、蒸煮、清洗、包装及冷藏为主营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在团结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种植枸杞,采摘季时有近200位村民在此打工,劳务费按采摘的枸杞芽重量计算,一些熟练工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平日里,有30多位村民在工厂打工,日薪120元。

精准施策强产业,筑牢根基促发展

“近年来,西夏区精准定位产业,夯实帮扶基础,聚焦冷凉蔬菜、枸杞、水产等主导产业,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推广‘村党支部+农户+企业’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就近务工,提供技能培训,确保脱贫人口增收。同时,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补齐产业短板,打通流通环节,推进西夏区农产品品牌化、商品化和电商化,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乡村产业‘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真正实现产业帮扶‘可持续、能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西夏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王晓峰说。

西夏区高效合理使用各级帮扶资金,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2021年以来谋划实施了富宁村就业创业帮扶基地、华西村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等86个帮扶产业项目,聚焦肉牛、冷凉蔬菜等“六特”主导产业,倾斜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时,依托同阳新村高端水产养殖、十里铺村设施农业等现代产业园区及相关项目,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商品化和电商化,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西夏区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了华西村果蔬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项目,补短板、提效能,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涉农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监制:李慧聪

审核:刘莲

制作:王静怡(实习)

你可能还关注

本文来自【西夏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