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安石这个人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0 02:54 4

摘要:王安石不重外貌,但文章优异且显雅士之风;热心富强祖国,野心勃勃,但改革失败且使奸佞当道……是环境使然还是人性造化,抑或其他原因?王安石各种做法是对是错?其人内心世界到底是何?

王安石不重外貌,但文章优异且显雅士之风;热心富强祖国,野心勃勃,但改革失败且使奸佞当道……是环境使然还是人性造化,抑或其他原因?王安石各种做法是对是错?其人内心世界到底是何?

王安石伟君子,司马光是小丑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佩服王安石,有理想、有才学、有担当、有毅力、有人品

中国历史上能够与王安石处在同一档,也是最高档的也就寥寥几个:诸葛亮、于谦、林则徐。

王安石与他们都还有两个共同的亮点:一不贪财,二不纳妾。

还有第三个亮点,第四个亮点,第五个亮点,我放在后面说。

有人非议王安石,说他经常不修边幅,衣服脏兮兮的。

一个人,他的衣服干不干净,在1000多年多年后,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在说,流传的那么广,这件事,不觉得怪异吗?

除了王安石,你还能说出谁的衣服不干净吗?这样的人可能有,但绝不会像王安石的故事那样流传广。

因此,可以100%的,十分绝对的,万分肯定的说,王安石不修边幅、衣服不干净这件事,是有预谋、有组织、有目的散播,否则,这种事不会流传上千年,还有那么多人知道。

为什么?

攻击他

人身攻击!

这个套路,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嘛,都在网络上混了这么久了

当这个人所做的事无法攻击时,那怎么办?难道认输吗?

那就攻击他这个人嘛!

把他这个人搞臭,他提出的事,自然就消亡了

可是,想要人身攻击王安石时,才发现踢到铁板了。论文凭,他是科举第四名,本来还是第一名状元。论才学,诗词散文极其优秀。论声望,天下归心,大家都盼望着王安石来主政。论品德,他不逛烟花场所。看家庭,他夫妻和睦,还不纳妾。看廉政,他又不贪,十分清廉。

六边形战士,没有死角!

那反对变法的人怎么办?难道认输吗?

那只能从生活上找,说他不修边幅嘛,几天不洗澡,不讲卫生嘛,总之要找点东西出来。

你信不信,如果王安石衣服一直很干净,卫生习惯也很好,它们还能找出其他的黑材料来,例如“有一次王安石吃饭吧唧嘴”“王安石没有扶老太太过马路”“王安石有一次违规停车”“王安石手机壳掉漆”等等。

总之,一定要搞出黑材料。

事实上,王安石真的不讲卫生吗?真的衣服邋遢吗?

可能会有,但绝不会经常成习惯。

更何况,王安石如果衣服赃了,很有可能是他深入一线调研,走群众路线时所致

你到农村去走访、到田间去调研,鞋子上沾点泥土、衣服上有点污迹,这不正常吗?

然后王安石回到公署、府邸时,当然会有一堆公文等着他批阅,那他是先办公呢?还是先洗澡?

是先公?还是先私?

所以,那些抨击王安石衣服脏兮兮的人,应该感到羞愧

抨击王安石不修边幅,就像抨击抗洪战士衣服脏兮兮一样

这里就要点出王安石与诸葛亮、于谦、林则徐等人一样的第三个亮点:不死读书,懂得经世济民之血。

王安石向他的好朋友曾巩说自己:“某自诸子百家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农夫女工,无所不问。这是什么?

这就是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

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做文章,堆砌辞藻,还要嫌弃刚从基层调研回来的同事衣服鞋子上有泥巴

因此,鄙人不才,也要大声地说,为1000年来的王荆公谣言正名

王安石的不修边幅,这非常好

这是一心为公的“邋遢”

这是深入群众的“泥巴”

这是高风亮节的“自污”

再说改革,不改革行吗?

当时的北宋,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大地主、官员已经占有全国80%的土地,大量的自耕农、半自耕农甚至小地主消亡,被吞并。又有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已经积弊重重了。

改革怎么样?反对的都是什么人?

例如王安石改革了差役法,按照原来的法度,官员、僧侣不用服役,大地主也有办法逃避服役。而小地主、自耕农,只能老老实实地交税、服劳役、衙前役、差谴等,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原来的差役法度,连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他在《衙前札子》说:“多种一桑、多置一牛,蓄二年之粮,藏十匹之帛,邻里已日为富室,指抉以为衙前矣。况敢益田畴、葺茅舍乎?”意思是说,多了一点桑树、耕牛、粮食、布匹,邻里就觉得你土豪了,你就要取服衙前役了,这样子,谁还敢翻新土地、房子?

原来的差役制度荒唐到什么程度?60多岁的老奶奶被逼出嫁,这个故事真实纪录在李觏《哀老妇》中,说有一户农民家里,稍有点余资,为了躲避差役,逼着让60多岁的祖母出嫁,造成人间悲剧。

这样吃人的制度,不改革行吗?

因此,王安石来了!官员也要服役,不管什么人,都有服役的义务。这就是王安石“人人平等”的思想。想不服役,可以交免役钱,官府拿到免役钱后,再找愿意出力的人服役。这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对于国家、社会、百姓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唯一苦一苦的是官绅。

因此,就有大量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官员跳出来反对新法。国家前途命运,亡不亡,关我P事。

王安石其实也可以不去改革,他爸爸是进士,他更是大官,小康之家总是有的。他甚至于仅靠书法都能自称一家,变现财富。

那他为什么力主改革?

这就叫担当!

中国不缺文人,不缺政客,缺的是担当,缺的是政治家

这就是王安石与诸葛亮、于谦、林则徐一样的第四个亮点:他们都是有担当的政治家

王安石推行变法成就怎么样呢?他主政八年期间,西北方向,河湟大捷,拓地千里;攻西夏,夺52寨。西南方向,平荆蛮、驱交趾。东北方向,让朝鲜纳贡。

如果再给他20年,平西夏,收燕云十六洲,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王安石与诸葛亮、于谦、林则徐一样的第五个亮点:他们在军事上都颇有建树。

可惜,神宗早逝,司马光带领旧党复辟,将王安石推行的法度全部废止

是全部废止,连当初反对变法的苏轼都看不下去。

实质就是“对人不对事”,这就是小人!

司马光,是不折不扣的丑陋的小人!

王荆公,千古!

来源:灾难描述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