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乌龙镇防汛形势严峻。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汛”而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紧抓不放”的行动力,在狂风暴雨中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乌龙镇防汛形势严峻。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汛”而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紧抓不放”的行动力,在狂风暴雨中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强化组织引领,压实防汛“全链条”
镇党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全面传达上级关于强降雨防范的精神要求,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提升响应效能,凝聚防汛工作强大合力。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落细“1262”预警机制,确保雨情、水情、汛情信息传递及时畅通、指令执行精准高效。同时,安排党政挂钩领导下沉驻守各村委会,构建起“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力推动防范工作从“部署”向“见效”闭环,将党的组织优势、领导优势转化为防汛减灾的实战优势,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深化排查处置,筑牢隐患“防控堤”
聚焦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督导,党政班子成员统筹组织各村(社区)干部、工作指导组对全镇地质灾害监测点、河道等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易滑坡、塌方、泥石流路段、山洪隐患点、老旧房屋及桥梁、涵洞、排水设施,详细记录隐患位置、类型与程度,建立台账并制定整改措施。镇、村、组地质灾害监测员对全镇4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常态化巡查、汛期重点排查和动态监管,力求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组织人员检修应急车辆、清点防汛物资,确保编织袋、铁锹、棉衣棉被等物资“拿得出、用得上”。
做实应急值守,织密安全“防护网”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综合运用应急广播、微信群、敲门入户等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至群众。特别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明确“一对一”转移责任人,打通预警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步开展汛期安全宣传入户活动,针对独居老人、少年儿童等面对面开展防汛减灾、防溺水等宣传,有效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强降雨期间,以党员先锋队为核心,整合民兵、专职消防队等力量,根据雨情加大巡查力度,高效处置各类险情。发现5处积水路段后及时排水,清理3处小型塌方,修剪加固10余棵倾斜行道树,同步设置警示标志引导通行;因山洪地质灾害风险,临时封闭Y072530113乌法公路,设置封闭标志与绕行提示并安排专人值守。
目前,本轮强降雨已逐步减弱,全镇无一人伤亡,主要道路全部恢复通行。乌龙镇将继续密切关注汛情和天气变化,强化预警监测和分析研判,不断完善防汛工作长效机制,以更实作风、更严举措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减灾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东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