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从线下滞销到线上热销,合水县借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以电商平台为纽带激活农产品流通“一池春水”。一场场直播背后,是土特产走出县城的突围路,更是村民们鼓起来的钱袋子,彰显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从线下滞销到线上热销,合水县借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以电商平台为纽带激活农产品流通“一池春水”。一场场直播背后,是土特产走出县城的突围路,更是村民们鼓起来的钱袋子,彰显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固城镇董家寺村的电商服务中心,村委会副主任王玉敏正进行直播带货,镜头里饱满的绿豆、油亮的杏干引来弹幕不断。这个电商服务中心是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由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5万元建成的。自2023年10月运营以来,已上架土鸡蛋、玉米、香菇等30类土特产,成为落实国家“数商兴农”工程的鲜活载体。
“我们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销售,到现在累计销售额超过80万元,带动村里23户农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合作的两家食用菌企业年销量也增加了3万斤。”固镇镇董家寺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玉敏说。
同样为直播带货忙碌的还有西华池镇严沟圈村的乡村快递驿站。近年来,随着国家邮政局“快递进村”工程的推进,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为农产品外销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带货员邵世权刚打包完一箱发往广东东莞的黄花菜。这个驿站不仅负责收发快递,更成了周边3个村的“农产品中转站”。
乡村驿站快递员邵世权说:“这几天帮村民卖黄花菜和核桃,一天能卖30多单,最多一天销售额超6000元。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帮周边群众卖掉3000多斤黄花菜、2000多斤核桃。”
从村干部到快递员变身带货主播,一个个直播间架起了农产品外销的桥梁,这背后是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从资金扶持到技能培训,从物流体系建设到品牌培育,全方位为农村电商赋能。数据显示,目前合水县已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12个,培育带货主播244名,今年上半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总额达6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让“藏在深闺”的土特产真正成为了助农增收的“金疙瘩”,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走出了一条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记者 杨安
总监制:王廷斌
监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编:文昱绚
编辑:赵翔
来源:大美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