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直播的时候,不少人应该都刷到过“珍鸽财经”这类财经直播。屏幕里,主播侃侃而谈,一会儿说“核心方向”,一会儿列“加仓减仓标的”,乍一看挺专业,实则藏着不少风险。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类股市直播的门道,教大家躲开这些坑。
最近刷直播的时候,不少人应该都刷到过“珍鸽财经”这类财经直播。屏幕里,主播侃侃而谈,一会儿说“核心方向”,一会儿列“加仓减仓标的”,乍一看挺专业,实则藏着不少风险。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类股市直播的门道,教大家躲开这些坑。
一、直播荐股的“套路”,一个一个拆
先看直播里常见的操作:主播会列出“加仓、减仓”的板块,像证券、稀土、白酒这些行业都往上堆,看着是给了明确投资方向,实则问题一堆。
(一)资质这事儿,别光看表面
直播里挂着“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陈亚珍”,还有执业编号。但大家得明白,就算有资质,直播荐股也得守规矩。按监管要求,荐股得基于专业分析,不能瞎诱导。可实际情况是,好多主播为了流量,专挑热门板块说,压根不管逻辑扎不扎实,先把观众留住再说。
(二)“马后炮”和“模糊话”,专坑不懂的人
仔细瞅瞅这些推荐,要么说的是已经涨起来的板块,典型的马后炮,涨了才出来说;要么范围广得没边,把半导体、银行、医药这类热门行业全列上。总有几个板块能涨,可真到实操时,普通股民根本没法判断咋操作。这种“广撒网”,就是利用概率忽悠人,涨了主播就把功劳全揽,跌了就甩锅“市场波动正常”,跑得比谁都快。
二、股市直播背后的风险,远比你想的大
为啥说这类直播不能轻信?说白了就是“投资有风险,直播荐股藏大坑”。
(一)误导交易,坑你没商量
主播又不是你的专属投资顾问,根本不了解你的资金情况、风险承受力。比如你本金少、抗风险能力弱,主播却推荐半导体、算力这类波动大的板块,一旦跌了,你根本扛不住。而且直播里讲的“逻辑”特别浅显,只说行业利好,绝口不提潜在利空,像政策变动、行业竞争加剧这些。普通股民听着一冲动进场,最后妥妥成“接盘侠”。
(二)变相收割,套路一套接一套
有些看着是“免费荐股”的直播,背后藏着付费套路。先免费说几个股票,等你尝到点甜头,就忽悠你加“高级群”“私享会”,让你交高额费用。更狠的是“杀猪盘”,主播和机构勾结,先把股价拉起来,直播喊散户进场接盘,自己趁机出货,最后散户被套得死死的,欲哭无泪。
(三)合规性存疑,出问题没人管
就算主播有从业资质,直播荐股也得合规。但实际操作中,好多直播在打擦边球。用“明天看谁”这种煽动性话术,诱导观众跟风;或者推荐未公开信息,要是涉及内幕,违法性质更严重。一旦出问题,你找主播维权都没地儿,平台最多封个账号,你的损失没人赔,只能自己认栽。
三、普通股民咋应对?这些招儿要记牢
听明白风险了,就得想办法保护自己。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一)别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记住喽:真正的投资高手,不会在公开直播里精准荐股。要是真有稳赚的机会,人家早自己闷声发财了,犯不着教你一个陌生人。遇到直播里信誓旦旦说“必涨”“跟着吃肉”的,直接划走,保准没错。
(二)学会自己思考,别当“韭菜”
投资得有自己的逻辑。比如想布局证券板块,得研究市场成交量、券商业绩、政策导向这些,像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的影响,而不是看主播一句话就冲进去。多学些基础分析方法,比如看市盈率、行业景气度,比听别人荐股靠谱多了。
(三)认清“合规边界”,别让违规有机可乘
证监会早有规定:荐股必须有资质,还得充分提示风险。遇到直播荐股,先去证券业协会官网查主播、机构资质。要是没资质还乱荐股,直接举报!平台有责任监管,咱们普通用户别惯着这些违规内容,该举报就举报。
(四)控制投资风险,给自己设“安全阀”
不管有没有人荐股,自己得给投资设“安全阀”。比如仓位别太激进,拿闲钱炒股;单只股票、单个行业别押太重,分散风险。直播里推荐的股票,哪怕看着诱人,先放观察名单,等几天看看走势,别冲动下单,冲动是魔鬼。
四、监管和行业现状:别让违规主播“换皮”重来
现在监管对股市直播盯得越来越紧。2023年以来,不少违规财经直播被查处,平台也在加强审核,像限制无资质账号荐股。但架不住有些主播“换皮”重来,用新账号、新话术继续忽悠。这就需要咱们普通股民擦亮眼睛,别被“专业包装”唬住,多留个心眼儿。
说到底,股市里没有“稳赚指南”,直播荐股本质就是“流量生意”,主播要的是打赏、关注,甚至割韭菜,而你的钱袋子得自己守护。遇到这类直播,多想想“凭啥他要告诉你赚钱秘密”,冷静下来,就能躲开大部分坑。
投资是场持久战,靠别人荐股走不远,不如踏实学本事、练心态。记住:真正的投资底气,是自己对市场的认知,而不是直播间里的“喊单”。别让一时的贪心,把辛苦攒的钱送进别人口袋——从现在开始,远离不靠谱财经直播!
来源:馨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