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公公今年79岁,前几天晚饭后,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天色发呆。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摇摇头,说:“最近总觉得吃不下饭,睡也睡不踏实,连电视都不爱看了。”
我公公今年79岁,前几天晚饭后,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天色发呆。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摇摇头,说:“最近总觉得吃不下饭,睡也睡不踏实,连电视都不爱看了。”
那一刻,我心里一紧。他一直是个胃口好、精神足的人,怎么突然就这样了?作为营养师,我脑子里立刻过了一遍可能的原因,心里有个声音在提醒,这大概不是临时的事,是老年人过了75岁后,身体慢慢变化的表现。
隔天我去看我妈,她刚好在厨房泡茶,手上还握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是她早上熬的枸杞菊花水。我问她最近身体怎么样,她说:“还行,就是早上起来总觉得腿脚有点沉,不像以前那样利索。”
我注意到她走路也慢了不少,从前她可是邻居圈里走得最快的老太太。我心里又是一紧,这些细节都在提醒我们,老人一旦过了75岁,身体真的就像换了一个节奏。
我有时候会跟孩子说,爷爷奶奶变得不一样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动了,是身体真的在变。他们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你可能没发现,他们饭量变小了,口味变淡了,情绪也更容易低落。这不是不讲究,是身体的消化能力、味觉、甚至激素水平都在慢慢跟年轻时拉开距离。
我婆婆以前特爱吃辣,麻辣火锅她能连吃两顿都不嫌多。可这几年,她吃一点辣就说胃里烧得慌。我知道,这是胃黏膜变薄了,胃酸分泌也减少了,老人到了这个年纪,肠胃变得更娇气,吃什么都得讲究一点软、烂、温和。以前能糊弄的饭,现在不能再凑合了。
家里人有时候会说,爸妈怎么越来越爱吃白粥、面汤、蒸南瓜这种没味道的东西?我说不是他们不想吃别的,是身体在替他们选择更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75岁以后,人体的消化酶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吃得太油太硬,反而是负担。我们年轻人不注意这一点,其实就是在给他们添麻烦。
我大伯前阵子摔了一跤,才发现股骨头已经疏松得厉害。他平时不觉得疼,也没觉得腿脚不稳,一下就摔得不轻。
其实人在75岁后,骨密度流失速度会比50岁时快一倍,尤其是缺钙多年的老人,哪怕每天晒太阳也不够。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晒太阳,更要从饮食里补上钙、镁、维生素D这些关键营养素。
我妈那天说她晚上经常醒,有时候还会做噩梦,醒了之后心里慌慌的。我给她换了个助眠的晚餐方案,不再让她吃剩饭剩菜,而是蒸点小米粥、煮个鸡蛋。老人过了75岁,褪黑素分泌减少,神经系统也变得敏感,吃得清淡、规律,能帮他们缓解睡眠问题。
我小姑说她爸前阵子开始忘事,钥匙老是丢,话也不怎么接得上了,开始还以为是老年痴呆。我问她,他平时吃些什么?她说,早上就一杯稀饭,午饭晚饭简单凑合。
我听得头疼,大脑可是个高耗能器官,每天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还要有足够的铁和锌,才能维持记忆力和情绪稳定。不是老人脑子不好,是吃得太寒酸了。
我爸有时候忽然脾气大,一点小事就发火,跟年轻时完全不一样。我跟我妈说,这不是他故意的,是体内激素变化影响了情绪调节,老年人神经递质水平下降,情绪容易波动,饮食结构里缺乏色氨酸、维生素B6、Omega-3脂肪酸都会让问题更严重。
有一天我去市场,看到一个老太太站在摊前发呆,手上提着一个空菜篮。我问她是不是忘了要买什么,她笑着点头。她的眼神有点空洞,但又特别温柔。
我回家之后特别感慨,老人不是变懒了,是他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慢了,记忆力也不如以前。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催,要给他们更多耐心,也要从饮食上帮他们补脑。
我家楼下有个老爷爷,天天早上出去遛弯。大家都说他身体好,其实我知道,他背后特别讲究吃。我问过他早餐吃什么,他说每天都有蛋、牛奶,还有点坚果和水果。看起来简单,其实营养搭配得很好,老人过了75岁,不能再靠“吃得少”来维持体重,而是要“吃得对”来维持身体功能。
我爸前阵子说,最近总觉得人懒洋洋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我一听就知道,他缺铁和维生素B12。我赶紧给他安排了点牛肉、动物肝脏、还有些补血的红枣和黑芝麻。一周后他精神好多了,老年人常年吃素或吃得太清淡,特别容易营养性贫血,进而导致疲劳、注意力下降。
我婆婆有段时间特别怕冷,夏天还穿着长袖。我一问才知道她常年不吃肉,怕胆固醇高。我跟她说,身体需要脂肪来维持体温,尤其是优质脂肪,像深海鱼、坚果、亚麻籽油这些,能帮她改善怕冷的情况,还对大脑有好处。她听了之后慢慢开始接受,身体也暖和多了。
说到底,老人过了75岁,身体的每一个系统都在慢慢减速,他们不是变得不讲理、难伺候,而是进入了一个需要我们用心对待的阶段。他们的胃口、骨头、记忆、心情、体温、睡眠,甚至走路的方式,背后都有身体变化的影子。
我们做儿女的,不光要陪伴,还要懂得这些变化,懂得用对的食物、对的节奏来照顾他们。不是每一顿饭都要大鱼大肉,而是要有科学、有心、有温度地安排他们的生活。这不是孝顺,是责任,是我们该做的。
很多人以为老了就是自然退化,其实不是。退化不可避免,但调养可以减缓,营养和生活方式管理,是延缓老年衰退的重要手段。只要吃得对、动得稳、睡得好,75岁后的生活一样可以有质量、有温度、有尊严。
参考文献:
1. 王旭峰.《老年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版.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科学出版社,2022年.
3. 李瑞芬.《老年人常见病营养干预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
4. 张丽.《银发人群的饮食调养》.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年.
5. WHO.NutritionforOlderPerson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1.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