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3成临时工, 开局被诬陷偷窃, 我一句话让厂花刮目相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01:36 2

摘要:红星机械厂的夏天,空气里总是飘着一股铁锈、机油和煤灰混合的燥热味道。对杜衡来说,这味道就是他前世一辈子都未能摆脱的、贫穷与遗憾的烙印。

红星机械厂的夏天,空气里总是飘着一股铁锈、机油和煤灰混合的燥热味道。对杜衡来说,这味道就是他前世一辈子都未能摆脱的、贫穷与遗憾的烙印。

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刷着绿色墙围子的保安室墙壁,墙上挂着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盘日历,上面的日期鲜红刺眼——1993年7月12日。

心脏狂跳,不是因为宿醉,而是因为重生。

就在几分钟前,他还是2024年一个躺在出租屋里,靠着微薄退休金苟延残喘的七旬老人,电视里正播放着关于商界巨子林芝的访谈。看着屏幕上那个风华绝代、气质优雅的女人,他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悔恨。如果当年……可惜,没有如果。最后,他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再睁眼,便回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杜衡,发什么呆呢!刘科长叫你过去,赶紧的!” 门口传来同事老张不耐烦的催促声。

刘科长,保卫科的刘大头,他那个尖嘴猴腮的亲戚昨天晚上在仓库偷了一批轴承,事情马上就要败露。为了找个替罪羊,他盯上了自己这个无权无势、刚来厂里不到半年的临时工。

前世,就是今天,自己被刘大头连哄带吓,稀里糊涂地背了黑锅,不仅被开除,档案上还记了個大过,从此人生一片灰暗。而刘大头的亲戚,那个真正的窃贼,却安然无恙,后来甚至在厂里混了个小组长。

【这一次,绝不能重蹈覆辙!】杜衡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浑身的懒散颓唐一扫而空。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保安制服,跟着老张走向保卫科办公室。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保卫科长刘建国,人送外号“刘大头”,正翘着二郎腿,一边抽着烟,一边用眼角轻蔑地瞥着他。旁边还坐着一个贼眉鼠眼的年轻人,正是刘大头的侄子刘兵。

“小杜啊,” 刘大头吐了个烟圈,慢悠悠地开口,“昨晚是你当班吧?仓库里丢了一箱精密轴承,这事……你怎么说啊?”

杜衡没有像前世那样慌乱无措,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刘大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刘科长,昨晚我当班,一直恪尽职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仓库的门锁完好无损,我不认为有失窃的可能。”

刘大头没想到这个平时闷声不响的临时工敢顶嘴,脸色一沉:“什么叫你认为?现在东西就是丢了!不是你监守自盗,还能是谁?”

旁边的刘兵立刻跳起来,指着杜衡的鼻子骂道:“肯定是你!我看你小子平时就手脚不干净,一箱轴承拿出去卖,能换不少钱吧?”

【演,接着演。】杜衡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委屈和惶恐:“刘科长,我……我没有!我可以用我的人格担保!”

“人格?你一个临时工,人格值几个钱?”刘大头不屑地哼了一声,把一份写好的处理决定拍在桌上。“别废话了,厂里念你年轻,给你个体面。你自己承认错误,写份检讨,主动离职,这事就算了。不然,我们就直接报警,让你去派出所里说清楚!”

这就是他们的套路,威逼利诱。前世的自己就是被“报警”两个字吓破了胆,才乖乖认罪。

但现在的杜衡,脑子里装着未来三十年的记忆。他知道,这批轴承根本没出厂,就被刘兵藏在了三号车间废弃的通风管道里,准备等风声过了再偷偷运出去。

杜衡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刘科长,既然您认定是我偷的,那咱们就报警吧。我相信警察同志一定会还我一个清白。”

**“你说什么?!”**

刘大头和刘兵同时愣住了,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个临时工,竟然敢主动要求报警?

“我说,报警。”杜衡一字一顿地重复,“而且,我建议不仅要报警,还要立刻封锁全厂,彻底搜查。毕竟是价值上千块的精密轴承,要是混在废料里被当垃圾处理了,那可是厂里巨大的损失。”

他特意加重了“巨大损失”四个字,目光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刘兵。果不其然,刘兵的脸色瞬间白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刘大头混迹工厂多年,自然是个人精。他看着杜衡有恃无恐的样子,心里开始犯嘀咕。【这小子怎么回事?难道他知道些什么?不可能啊……】

“搜查全厂?你以为你是谁啊?厂长吗?”刘大头色厉内荏地吼道。

“我不是厂长,我只是一个想自证清白的临时工。”杜衡不卑不亢,“而且,我昨晚巡逻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黑影在三号车间附近鬼鬼祟祟的。当时天黑没看清,现在想起来,会不会是……”

他故意话说一半,拖长了音调。

刘兵的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三号车间!那正是他藏东西的地方!他以为废弃的角落没人会注意,没想到……

“你……你胡说八道!”刘兵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我是不是胡说,一查便知。”杜衡步步紧逼,“刘科长,报警吧。不然等厂长知道了,怪罪下来,说您办事不力,包庇罪犯,那就不好了。”

“你敢威胁我?”刘大头的脸色彻底变了,但他眼中的凶光已经变成了惊疑不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她的出现仿佛让这间油腻的办公室都清新了几分。

“爸,王叔叔找你。”女孩的声音清脆悦耳。

来人正是厂长林国栋的独生女,林芝。也是杜衡前世惦念了一辈子,却连一句话都不敢主动去说的白月光。

此时的林芝,刚从大学放暑假回来,脸上还带着学生的青涩,但眉眼间的聪慧与干练已经初现雏形。她看到办公室里剑拔弩张的气氛,好奇地问道:“刘叔叔,这是怎么了?”

刘大头一看到林芝,气焰顿时矮了半截,连忙挤出笑容:“没事没事,小芝啊,一点工作上的小误会。”

【机会来了!】杜衡知道,这是将事情闹大,彻底洗清自己的最好时机。

他立刻转向林芝,一脸悲愤地说道:“林同志,你好!我叫杜衡,是厂里的保安。刘科长说我偷了仓库的轴承,要开除我,还要把我送去派出所。我冤枉啊!我要求报警彻查,刘科长却不同意!”

林芝的目光落在了杜衡身上。眼前的年轻人虽然穿着旧制服,但身板笔直,眼神清亮,没有丝毫猥琐之气。尤其是他那句“要求报警彻查”,让她感到有些意外。通常做了亏心事的人,都巴不得大事化小。

她又看了看脸色铁青的刘大头和汗如雨下的刘兵,冰雪聪明的她立刻察觉到事情不简单。

“刘叔叔,既然杜师傅要求报警,那就按规矩办吧。厂里的财产安全是大事,查清楚了对大家都好。”林芝轻声说道,语气却不容置喙。

她是厂长的女儿,她的话比什么都管用。

刘大头脸上的肥肉抽搐了几下,他知道今天这事,怕是没法善了了。他恶狠狠地瞪了杜衡一眼,仿佛在说:小子,你给我等着!

* * *

半个小时后,在厂保卫科和几个车间主任的共同见证下,搜查开始了。杜衡“不经意”地提了一句:“三号车间废弃好久了,里面杂物多,最容易藏东西,要不要先去看看?”

众人立刻涌向三号车间。

当那箱崭新的精密轴承从布满灰尘的通风管道里被拖出来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真相大白!**

刘兵当场腿就软了,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刘大头则是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事情的结果毫无悬念。刘兵被直接送到了派出所,刘大头因为包庇亲属、诬陷同事,被厂长林国栋当着全厂中层干部的面一顿痛骂,虽然科长的位置保住了,但威信扫地,估计很快就要被调去管澡堂了。

而杜衡,不仅洗清了冤屈,还因为勇敢揭发、挽回工厂损失,受到了厂里的通报表扬,并且……

“小杜啊,这次你做得很好!我们红星厂就需要你这样有责任心、有勇气的年轻人。”厂长办公室里,林国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满脸赞许,“我已经跟人事说过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当临时工了,直接转正,享受正式工待遇!”

“谢谢厂长!”杜衡激动地站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扭转命运的第一个坚实台阶。

“坐,坐。”林国栋压了压手,“我看你是个好苗子,光当保安太屈才了。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比如想去哪个车间当工人?”

去车间当工人?在流水线上拧一辈子螺丝?

杜衡摇了摇头。【不,我的舞台,绝不应该在车间。】

他脑中飞速运转,前世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他记得很清楚,1993年下半年,国家会进行宏观调控,钢材价格会有一波剧烈的下跌。而红星厂因为信息闭塞,采购科长又吃了回扣,恰恰在高点购入了一大批昂贵的特种钢,直接导致工厂下半年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亏损严重,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形成。

“厂长,”杜衡深吸一口气,迎着林国dong的目光,沉声说道,“我不想去车间。我想去……采购科。”

林国栋愣住了:“采购科?为什么?那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油水多,坑也多。”

“正因为坑多,才需要我这样不怕得罪人的人去填。”杜衡的语气无比真诚,“我在老家读过两年高中,也懂点算数。我想为厂里把好采购关,能省一分是一分。当保安是保卫厂里的财产,当采购员,是保卫厂里的资金,性质是一样的!”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林国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不禁暗暗点头。他欣赏这种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人。

“好!说得好!”林国栋一拍大腿,“我准了!明天你就去采购科报道,先从学徒干起!”

从办公室出来,杜衡感觉脚下的路都变得坚实了。阳光透过厂区高大的梧桐树,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他刚走到楼下,就看到林芝站在树荫下,似乎在等他。

“杜衡。”她主动开口喊他。

“林……林同志。”再次面对这张魂牵梦萦的脸,杜衡的心跳还是漏了半拍。

“谢谢你今天替我爸揪出了厂里的蛀虫。”林芝的眼睛很亮,像含着星星,“还有,恭喜你转正,要去采购科了。”

“应该的。我在厂里一天,就该为厂里着想。”杜衡努力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

林芝笑了笑,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他:“我看你很有想法,不该只局限于眼前。这本书送给你,或许对你有用。”

杜衡接过书,书名是《现代企业管理导论》。在1993年,这绝对是一本相当前沿的书籍。

“谢谢。”他郑重地道谢。

“不客气。”林芝转身准备离开,又回头补充了一句,“采购科水很深,你自己多加小心。”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杜衡握紧了手中的书。书页间似乎还残留着她指尖淡淡的清香。

【林芝,这一世,我不会再仰望你的背影。我会走到你身边,与你并肩而立。】

* * *

第二天,杜衡正式到采购科报到。

采购科的科长老油条姓钱,叫钱德利,手底下带着三四个采购员,常年跑外,在科里基本见不到人。杜衡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钱科长只是不咸不淡地把他介绍给了科里唯一一个坐班的内勤大姐,张兰。

张兰四十多岁,人很和气,手把手地教杜杜衡熟悉流程,看单子,整理档案。

杜衡也不急,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把科里堆积如山的旧档案、采购单据全都翻了个遍。别人看他是在做无用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枯燥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红星厂巨大的管理漏洞和成本黑洞。

比如,同一种规格的螺丝,三个月内采购了五次,每次的单价都不一样,最高和最低能差出百分之三十。再比如,某种化工原料的供应商,常年都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截,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恰好是钱科长的远房亲戚。

【全是窟窿。】杜衡心中有数,但他不动声色,只是默默地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他现在人微言轻,没有证据,贸然举报只会引火烧身。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一鸣惊人的契机。

机会很快就来了。

八月中旬,厂里接到一个为南方某大型港口机械厂生产配套减速机的大订单,合同金额高达五十万,是红星厂今年最大的一笔生意。生产这批减速机需要一种特殊的耐磨合金钢,厂里没有库存,必须立刻采购。

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钱科长头上。

钱科长带着人跑了一周,回来后唉声叹气,把一份报价单拍在桌上,对前来询问进度的生产副厂长说:“李厂长,没办法啊!最近钢材市场价格飞涨,问了好几家大钢厂,这是最低的报价了。就这,人家还说要先付全款才给货。”

杜衡凑过去看了一眼报价单,心头一震。报价是每吨6200元。

他记得太清楚了!前世,就是这批高价钢材,让红星厂在这笔大订单上几乎没赚到钱,还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差点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而实际上,不出半个月,受国家政策影响,同类钢材的价格就会暴跌到4200元一吨!

中间足足有两千块的差价!这批订单需要五十吨钢材,里外里就是……十万块!

十万块!在1993年,这笔钱足够在市区买下好几套房子了!

【这是个天大的机会,也是个巨大的陷阱。】杜衡明白,如果他现在跳出来说钢价会跌,没人会信他,只会当他是疯子。他必须拿出证据。

接下来的两天,杜衡一下班就往市里的旧书市场和图书馆跑。他要找的,是近期所有的财经类报纸,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行业内部报刊。他模糊地记得,前世看过一篇分析文章,精准地预测了这次钢材价格的波动,只是当时没人当回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本名为《冶金信息》的半月刊的角落里,他找到了一篇署名为“江城子”的评论文章。文章从国家最新的金融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并大胆预测,钢材市场的“虚火”将在半个月内被彻底扑灭,价格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这篇文章的论据之详实,逻辑之严谨,让杜杜衡如获至宝。

【就是它了!】

第二天一早,杜衡没有去上班,而是直接揣着这份报纸,守在了厂长林国栋家的楼下。

林国栋晨练回来,看到杜衡,有些意外:“小杜?你怎么在这?”

“林厂长,我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向您汇报,事关我们厂的生死存亡!”杜衡的表情无比凝重。

在林国栋家里,杜衡将那份报纸和他自己的分析一五一十地全部讲了出来。他没有说自己是重生的,只说自己是基于这篇文章的分析和对市场的观察,得出了钢价即将暴跌的结论。

“厂长,这批钢材五十吨,总价超过三十万。如果我们现在采购,半个月后,这批货就会砸在我们手里,凭空损失十万块!十万块,是咱们厂多少工人兄弟半年的工资啊!”

林国栋听得心惊肉跳,他拿起那份报纸,反复看了好几遍。他虽然不懂经济学的条条框框,但那篇文章里引用的政策文件,他都有所耳闻。杜衡的分析,也确实戳中了他内心深处的担忧。

“可是……万一不跌呢?港口那边的订单催得紧,耽误了交货,违约金我们赔不起。”林国栋陷入了两难。

“厂长,我们可以跟对方协商,就说原料供应紧张,申请延期半个月交货。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一点价格作为补偿。”杜衡早已想好了对策,“另外,我们也可以先签订采购合同,但约定好交货日期和付款日期都在半个月后。这样,如果价格跌了,我们就能按新价格执行;如果价格涨了……那就算我杜衡判断失误,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哪怕是引咎辞职!”

**“我愿意用我的前途,为厂里赌一次!”**

杜衡斩钉截铁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林国栋被深深地触动了。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目光灼灼,充满了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魄力和担当。他想起了女儿林芝对杜衡的评价:“爸,这个人不简单,他心里有团火。”

沉默良久,林国dong猛地一拍桌子。

**“好!小杜,我信你一次!这个赌,我跟你一起下!”**

接下来的半个月,对杜衡和林国栋来说,是无比煎熬的。

林国栋顶着巨大的压力,亲自出面和港口方协商,以微小的代价换来了20天的交货延期。同时,他也压下了采购科的采购计划,引来了钱德利和副厂长等人的强烈不满。厂里风言风语,都说厂长被一个毛头小子给灌了迷魂汤,拿厂子的前途开玩笑。

杜衡则成了全厂的焦点。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骂他不知天高地厚,采购科的钱科长更是见了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等着吧,小子,等钢价涨上天,我看你怎么跟厂长交代!”钱德利不止一次地当众嘲讽他。

杜衡一概不理,只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去邮局买最新的财经报纸,密切关注着钢材市场的每一个动态。他表面平静,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毕竟,重生这种事,万一因为他的出现,引发了蝴蝶效应呢?

幸好,历史的车轮依旧按照固有的轨迹前行。

8月底的一天,中央新闻播报了国家将严控信贷规模、整顿钢铁行业流通秩序的政策。

消息传出的第二天,全国钢材市场应声而落!

第三天,暴跌!

第四天,血流成河!

短短一周之内,杜衡预测的那种耐磨合金钢,价格从每吨6200元,一路狂泻到了4150元!

整个红星厂都沸腾了!

当杜衡拿着最新的报价单走进厂长办公室时,所有中层干部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从之前的质疑、轻蔑,变成了震惊、敬畏,甚至是……恐惧。

林国栋拿着报价单,手都在微微颤抖。他算了一笔账,五十吨钢材,一吨节省了超过两千块,总共为厂里节省了……

**整整十万零二千五百元!**

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林国栋亲自将一个沉甸甸的、装着一千块奖金的红包交到杜衡手里,并当众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兹任命,杜衡同志为我厂采购科副科长,全面负责大宗物料采购工作!”**

掌声雷动!

从一个临时保安,到手握实权的副科长,杜衡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创造了一个红星厂前所未有的晋升奇迹。

钱德利脸色煞白地站在人群中,他知道,自己在这个厂里呼风唤rou的日子,到头了。

* * *

成为副科长后,杜衡大刀阔斧地对采购科进行了改革。他利用自己对未来的记忆,避开了一个又一个价格陷阱,总能用最低的价格采购到最优质的原料。他还砍掉了所有不必要的中间商,包括钱科长的那些亲戚公司,为厂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短短半年,红星厂的生产成本下降了近20%,利润率大幅提升。到了年底,工人们不仅发了全额工资,还拿到了几年未见的年终奖。杜衡在厂里的威望,一时无两。

事业蒸蒸日上,他与林芝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林芝大学学的正是企业管理,她对杜衡在采购方面的种种“神操作”充满了好奇。她常常会以请教的名义,找杜衡讨论一些厂里的问题。

从市场分析到成本控制,从人员管理到技术革新,两人越聊越投机。杜衡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见识,让林芝惊叹不已;而林芝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也常常给杜衡带来启发。

一个周末的下午,两人在厂里的凉亭下讨论未来。

“我们厂的设备太老旧了,效率低下,能耗又高。长此以往,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林芝忧心忡忡地说。

“是啊,”杜衡点头,“我看了资料,南方有些私营企业已经开始引进德国的数控机床了,加工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的好几倍。”

“可是引进设备需要大笔资金,我们厂现在还很困难。”

杜衡沉默片刻,忽然说道:“钱,可以从别的地方来。”

“哪里?”

“股市。”杜衡缓缓吐出两个字。

1993年的中国,股票还是个新鲜事物,绝大多数人视之为洪水猛兽。

林芝也蹙起了眉头:“股市风险太大了,跟赌博一样。”

“任何变革都有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故步自封。”杜衡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深邃,“我研究过,有几支原始股,很快就要上市了。只要我们能抓住机会,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厂里赚到第一笔技术改造的资金。”

他说的,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深发展”和“沪老八股”。他清楚地记得它们上市后的疯狂涨势。

看着杜衡自信满满的样子,林芝的心弦被拨动了。她从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你……真的有把握?”

“有。”杜衡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林芝,你愿意相信我吗?”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都变得有些暧`昧。林芝的脸颊微微泛红,她低下头,轻声说:“我信你。”

得到林芝的支持,杜衡便开始着手准备。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奖金,又说服了林国栋,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凑了足足五万块钱。

在那个万元户都算富豪的年代,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他带着这笔钱,悄悄地南下深圳。在一个不起眼的证券交易所里,他精准地买入了几支他记忆中会一飞冲天的股票。

做完这一切,他回到了红星厂,静静地等待着风起的日子。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杜衡的崛起,严重触犯了厂里一些旧势力的利益。其中,对他最敌视的,莫过于厂办主任王建军。

王建军是副厂长的儿子,仗着家里的关系在厂里横着走,早就将林芝视为自己的禁脔。眼看杜衡这个泥腿子不但平步青云,还跟林芝越走越近,他心中的妒火早已熊熊燃烧。

王建军通过自己的渠道,很快就查到了杜衡去深圳、买股票的事情。他如获至宝,立刻添油加醋地向自己的父亲,主管人事的李副厂长告状。

“爸!那个姓杜的简直无法无天!他竟然挪用公款去炒股!这是经济犯罪!必须马上把他抓起来!”

李副厂长也是早就看杜衡不顺眼,立刻借题发挥,在厂务会议上向林国栋发难。

“林厂长!杜衡私自动用大笔不明来历的资金去炒股,这件事你知不知道?他一个采购科副科长,哪来那么多钱?这钱的来源必须查清楚!我严重怀疑,他是在采购中吃了回扣!”

一时间,流言四起。关于杜衡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工厂。

一场针对杜衡的调查,在李副厂长和王建军的推动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调查组进驻采购科,翻遍了所有的账本和单据,试图找出杜衡的罪证。

林国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有人都劝他立刻将杜衡停职,划清界限。

“爸,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林芝急得眼睛都红了,“我相信杜衡是清白的!”

林国栋看着女儿,又想起杜衡临走前那坚定的眼神,他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力保杜衡。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林国栋,用我的人格为杜衡担保!他所有的采购流程都经得起检查!至于他买股票的钱,是他自己的事,只要没动厂里一分一毫,谁也管不着!”

林国dong的强硬态度,暂时压住了风波。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如果杜衡买的股票亏了,或者调查组真的从账目里找出什么“问题”,那么等待杜衡和林国栋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红星厂被阴云笼罩的时候,南方的股票市场,毫无征兆地,疯了。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沪深两市的股票指数坐上了火箭,连拉了十几个涨停板。整个国家都为之疯狂,无数人一夜暴富。

而杜衡当初买入的那几支原始股,更是成了疯牛中的疯牛,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翻了近三十倍!

当杜衡带着一张有着七位数存款的银行存折回到红星厂时,整个工厂都失声了。

五万块,变成了……一百五十万!

在那个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两三百块的年代,这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人窒息的天文数字。

所有的谣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成了笑话。

调查组灰溜溜地撤走了,他们把账本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杜衡有任何贪腐的痕迹,反而发现他经手的每一笔采购,都为厂里省下了大笔资金。

李副厂长和王建军父子,则彻底沦为了全厂的笑柄。

在万众瞩目下,杜衡做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决定。他将这笔钱,以“无息借款”的形式,全部注入到红星厂的账户上,用于工厂的技术改造。

“我杜衡是红星厂的一员,我的命运和厂子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笔钱,取之于时代,就应该用之于时代。我希望,它能为我们红星厂,换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那一刻,杜衡的身影,在所有工人眼中,都变得无比高大。

林芝站在人群后,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杜衡,眼中异彩连连。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男人,胸中藏着的,是星辰大海。

* * *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红星厂的技术改造计划正式启动。

杜衡和林芝组成了一个小组,亲自带队南下考察。他们跑遍了珠三角的各类新兴工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最终敲定了从德国引进两条全自动数控生产线的方案。

这在当时的内陆国企中,是石破天惊的举动。

引进新设备,淘汰旧工人,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厂里的保守势力再次反弹,李副厂长等人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好高骛远,崇洋媚外。

“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丢!那些洋机器冷冰冰的,哪有我们老师傅的手艺可靠?”

面对质疑,杜衡没有争辩,他只是用引进的设备,当着全厂工人的面,生产出了一个样品。那个样品的精度、光洁度,是厂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耗费十倍时间也无法达到的。

事实胜于雄辩。

新的生产线很快投入使用,红星厂的产品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迅速打开了市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厂的面貌日新月异,工人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杜衡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国企的铁饭碗,终有被打破的一天。未来的浪潮,是属于民营企业的。他必须为红星厂,为全厂的工人,找到一条更长远的生路。

他向林国栋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设想——**股份制改造**。

他要推动红星厂从一个死气沉沉的国营老厂,转变为一个产权清晰、管理现代的股份制公司。他甚至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员工持股方案,让每一个为工厂流过汗的工人,都能成为工厂的主人。

这个想法,在1995年的内陆城市,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胡闹!这是要把国家的厂子变成私人的吗?这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李副厂长在会议上拍着桌子咆哮。

这一次,连林国栋都犹豫了。这已经超出了他能掌控的范围,一步走错,就可能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

面对巨大的阻力,杜衡没有退缩。他带着自己的改制方案,一遍遍地往市里跑,找领导,找专家,阐述自己的理念。

“改革,不是要把国家的东西变成私人的,而是要让它更有活力,更能创造价值!让工人持股,是把大家的命运和工厂的命运真正捆绑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主人翁精神!”

与此同时,林芝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财务和法律的角度,将杜衡的方案补充得天衣无缝,规避了所有可能的政策风险。

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市里一位思想开明的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的赏识。红星机械厂,被列为了全市第一个国企股份制改造的试点单位。

消息传回厂里,工人们欢欣鼓舞。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他们亲手推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改制成功后,林国栋顺理成章地当选为第一任董事长,但他却主动提出,让杜衡出任公司的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

“我老了,思想跟不上了。”在董事会上,林国栋感慨道,“红星的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

杜衡众望所归,全票当选。

上任那天,他站在工厂的大门口,看着焕然一新的厂房和工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感慨万千。前世那个落魄的保安,终于在这一世,真正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夕阳下,林芝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在想什么?”她轻声问。

“在想,如果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杜衡转过头,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这两年多的并肩作战,他们的感情早已水到渠成。

林芝的脸红了,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我也是。”

“林芝,”杜衡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以前,我只是一个保安,我觉得我配不上你。现在,我想问你,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吗?”

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只有一颗滚烫的真心和背后那座承载了他们共同梦想的工厂。

林芝笑了,眼角泛起泪光。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愿意。”

* * *

时光荏苒,又是几年过去。

在杜衡和林芝的带领下,改制后的红星集团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成为了国内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更是远销海外。当年的小工厂,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数千名员工、年产值数十亿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而那些当年跟着杜衡一起奋斗的工人们,也因为手中的原始股,个个都成了身价不菲的富翁。

王建军和他的父亲,则在改制的浪潮中,因为思想僵化、能力不足,被彻底边缘化,最终黯然离开了工厂。他们的旧时代,连同那股铁锈和煤灰的味道,被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一个晴朗的午后,杜衡开着车,载着妻子林芝和他们五岁的儿子,回到了早已被改造成了城市公园的工厂旧址。

公园里还保留着几栋当年的红砖厂房,被改造成了工业博物馆。

杜衡抱着儿子,和林芝一起走进展馆。墙上挂着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记录着红星厂从诞生到辉煌的历程。

在一张摄于1993年的全厂合影上,杜衡找到了当年的自己。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穿着不合身的保安制服,站在最角落的位置,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爸爸,这个是你吗?”儿子指着照片,好奇地问。

“是啊。”杜衡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林芝挽住他的胳膊,轻声说:“幸好,你没有一直在那个角落里。”

杜衡转过头,看着妻子温柔的笑脸,心中一片温暖。

他知道,重生一次,他最大的幸运,不是预知了未来的财富,而是在命运的转折点,抓住了她的手,也抓住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无悔的人生。

阳光透过博物馆的玻璃窗,洒在他们的身上,温暖而明亮。窗外,是崭新的世界,车水马龙,生机勃勃。而那段属于他们的,激情燃烧的年代,则被永远地珍藏在了这里,成为了传奇。

来源:城里画画的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