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打特朗普、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离谱的AI魔改将被整顿

B站影视 2024-12-10 19:54 1

摘要:AI魔改技术最初的应用,大多是为了娱乐大众,一些创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技术手段,将经典影视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为观众带来新奇的观感体验。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言 ≻—●

孙悟空三打特朗普、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甄嬛拿枪崩四郎,“小作坊”下的料可谓是越来越猛。

近日,广电总局发文,决定整顿利用AI魔改短视频这类的现象,然而这项提议却引起了很多争议,那么AI魔改出的短视频真的有必要打击么?

●—≺ AI魔改 ≻—●

近几年“AI”出现在了不少领域,比如说AI配音、AI绘画以及AI写文章,现如今,AI魔改视频又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AI魔改技术最初的应用,大多是为了娱乐大众,一些创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技术手段,将经典影视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为观众带来新奇的观感体验。

例如将《红楼梦》改编成武侠剧,林黛玉不再是体弱多病的闺阁小姐,而是身怀绝技的侠女,这种反差感和喜剧效果确实博得了不少网友一笑,同样《甄嬛传》也被魔改为枪战片,甄嬛从宫斗高手变身神枪手,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可随着AI魔改技术的普及和滥用,一些问题逐渐显现,部分创作者为了博取眼球、追求流量,开始无底线地“魔改”经典作品。

孙悟空三打的对象从白骨精变成了特朗普,甚至还出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接吻的离谱画面,这些魔改视频不仅偏离了原作品的主题和精神内核,甚至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更有甚者,一些魔改视频利用“AI接吻”技术,将毫不相干的人物拼凑在一起,制作出带有性暗示的视频内容,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这种乱象不仅体现在内容的低俗化,也体现在对版权的漠视,很多魔改视频未经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就擅自对作品进行改编、剪辑、传播,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数据显示,一些自媒体账号通过发布数十个魔改视频,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流量,甚至在视频中插入广告进行盈利。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AI魔改技术的门槛降低,各种教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使得更多人可以轻松地进行魔改创作,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乱象的蔓延。

以“AI接吻”技术为例,一些平台只需花费少量费用,就能将任意两张照片合成接吻视频,这种技术的滥用,使得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恶意丑化,甚至被用于制作色情低俗内容。

虽然一些平台已经开始对相关关键词进行屏蔽,并声称不鼓励用户进行此类操作,但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措施显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整顿AI魔改 ≻—●

面对AI魔改短视频的乱象,广电总局于今年12月7日发布了《管理提示(AI魔改)》,明确指出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该提示要求各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相关视频,并对AI生成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和显著提示。

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对AI魔改乱象的重视,旨在规范AI技术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维护文化秩序和版权保护。

广电总局的整顿并非要彻底禁止AI魔改,而是要引导其健康发展,避免其沦为流量至上、毫无底线的恶搞工具。

通过加强审核、规范技术应用,可以有效遏制低俗内容的传播,保护经典作品的文化价值,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AI魔改的兴起,也引发了法律层面的思考。中国网络文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中国执业律师缪蒙京指出,AI魔改视频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和娱乐性,但容易触碰法律红线,构成侵权行为。

由于AI魔改经常涉及到人物肖像的替换和编辑,如果没有获得被编辑个人的同意,就可能构成肖像权侵权。

比如说将明星的脸替换到其他人物身上,或者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的明星视频,都可能侵犯明星的肖像权。

而且AI魔改通常是对现有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如果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就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举例说明,如果未经授权将《西游记》改编成现代版,或者将《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用于商业用途,都可能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除此之外,AI魔改还可能侵犯原作品的完整权,如果魔改视频歪曲了原作品的核心要旨、内在精神以及思想深度,比如将一部严肃的历史剧改编成搞笑的闹剧,就可能损害原作品的完整性,侵犯原作者的权利。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倘若AI魔改视频存在恶意恶搞、蓄意丑化原作品人物形象的行为,例如将英雄人物丑化成小丑,就可能侵犯相关人物的名誉权。

律师的观点明确指出,AI技术并非法外之地,AI魔改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创作者在进行AI魔改时,应该尊重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与版权方的合作和授权,确保其“二创”合法合规。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应严守创作底线,不过度解构、曲解原作内容,避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著作权、完整权和名誉权。

●—≺ 为什么喜欢AI魔改? ≻—●

AI魔改短视频的整顿,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表示,AI魔改是对经典文化的亵渎,是对影视演员的不尊重,必须严加整顿。

支持者们认为经典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随意篡改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此外,未经授权的AI换脸也侵犯了演员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是对演员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但那些反对的网友则认为,AI魔改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无伤大雅,不必过度解读,在这些网友们看来,很多魔改视频只是为了博君一笑,并没有恶意歪曲原作,也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特别对于一些年轻观众来说,这些无厘头的魔改视频能够带来快乐和放松,是他们缓解压力、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

两种观点的碰撞,反映了不同群体对AI魔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差异,支持者更注重文化传承和版权保护,反对者则更看重娱乐价值和个人喜好,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使得AI魔改的争议更加复杂化。

为何AI魔改视频能够在年轻人中如此流行?这或许并非单纯的娱乐需求,更可能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缺乏社交、孤独感等等,都让年轻人渴望找到一个情绪出口。

现如今的年轻人极度缺乏社交,且工作压力偏大,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夜晚回到家中上床刷刷视频,看到那些特别离谱的魔改视频,或许是他们一天中唯一能发出发自内心笑声的时刻,既然AI无厘头视频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且对身心健康造成不了影响,又何必抓着魔改视频不放?

个人觉得,现如今不管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人家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被魔改过的视频只供娱乐,并没有打算传达所谓的大道理,且年轻人就喜欢看这种东西,若不让年轻人看这些“无厘头”,难不成去看春晚?

与其抓着人家个人创作者的“AI魔改”不放,倒不如多提高提高影视剧的质量,若正儿八经的影视剧质量上去了,又有多少人会每天盯着手机屏幕看着魔改傻笑?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如今的年轻人之所以钟爱鬼畜、AI魔改这类的视频内容,归根结底就是这个群体不快乐,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为何当代社会的年轻人感觉不到快乐?究竟是工作压力大,还是为缺乏社交、缺乏兄弟姐妹感到孤独?亦或是以上这些年轻人全都占。

当然了,有些太过过分的AI魔改视频确实需要整改,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若没有在外力干涉下而兴起一定有它的理由,而魔改视频兴起的催化剂,就是年轻人们心中的那份“不快乐”!

主要信息源:

1、鲁中晨报2024年12月9日:《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甄嬛拿枪“崩”四郎.…….“小作坊”要被清理了!》

2、北青网2024年12月8日:《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甄嬛枪战......Al魔改被指“小作坊下料就是猛”,律师解读法律边界》

3、金融界2024年12月10日:《广电总局发文整顿AI“魔改”》

来源:历史特别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