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上亿没有用!55岁张嘉益患“不死癌症”,直不起腰,急速衰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0:55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55岁的张嘉益,再次站上荧幕的C位,新剧《主角》还未开播,便因他与秦海璐联袂出演而吊足观众胃口。

西北秦腔一响,热血与烟火气扑面而来,预告片中他眼神一转、戏台一跺,依旧是那个让人心安的“戏骨”。

这几年,张嘉益几乎没有“断档”作品:《装台》、《对你的爱很美》、《山海情》……一部接一部的现实题材热播剧,不仅巩固了他“叔圈顶流”的地位,也为他积攒了过亿的身家。

年近六旬,风光无限,看起来事业正处黄金期,哪怕现在退休,也足以衣食无忧。

可鲜有人知,他这几年之所以选择不停拍戏、频繁出镜,并不是单纯的热爱,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与病赛跑”。

没错,张嘉益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癌症”,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它极其顽固,发作起来如万蚁啃骨、钻心蚀骨。

最痛的时候,他连腰都直不起来,走路得靠人搀扶,出门只能开着改装过的低座车,他曾一度因为僵硬、疼痛无法行动,被迫暂停工作,在家卧床治疗。

为了缓解病痛,他靠药物、针剂维持,每天像个“药罐子”,吃药打针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就在这段时间,他悄悄把名字从“张嘉译”改成了“张嘉益”,把一个“译”字换成“益”字,带着一丝希冀,也带着一份决绝——或许是求一个“康健”,或许是为自己换一份命运。

疾病对身体的摧残也悄悄改变了他的形象,镜头里,他行走时不再挺拔,反而有些弯腰驼背,但那种隐忍、厚重,反倒成为他戏里角色的底色。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他真的痛了。

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演员,张嘉益本可以选择躺平休养,但他偏不,他说:“能动的时候就拍戏,演戏的时候就不疼了。”

这是他的方式,借角色逃离病痛,也以病痛磨炼角色,现实比影视剧更残酷,在病魔面前,张嘉益从未低头,却也从未硬撑。

他不炫耀、不诉苦,继续默默拍戏,只愿观众记得,他不是“可怜”的病人,而是那个一次次用角色打动人心的“好演员”。

他赢得了掌声,也赢得了尊敬,但在闪光灯之外,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如今的张嘉益,是站在风口上的“顶流”,更是扛着病痛一路走来的“硬汉”。

张嘉益之所以在病痛中依旧选择坚守在镜头前,或许要从他那段坎坷的成名经历说起。

1987年,17岁的张嘉益还叫张小童,那一年,他同时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至今在网上还能看到他当年艺考时的视频:一个青涩的少年唱着《蜗牛与黄鹂鸟》,表情稚嫩甚至有些“中二”,却掩不住对未来的渴望与执着。

他最终选择了北电,成为张子健、刘奕君的同班同学,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由于缺乏特别的才艺,加上外形与流行的“奶油小生”相去甚远,他在校期间拍的为数不多的戏并未将其捧红。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日子并不好过,那时的他,年纪轻轻就开始接一些“孩儿他爸”的角色。

没有替身时,他只能亲自上阵摔打,一次次的硬碰硬,最终让他年轻时就落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根。

在厂里熬了十年,他依旧默默无闻,既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看不到出头的希望,终于,他决定放弃铁饭碗,孤身北漂。

可重回北京后,现实依旧冷酷,他的长相依然不受青睐,剧组里很少有人愿意给他机会,就在最艰难的时候,一位编剧伸出了援手,让他出演短剧《帕米尔医生》。

也正是这部戏,让他结识了杜珺,两人从戏里到戏外走到了一起,虽然他当时一贫如洗,杜珺依旧选择嫁给他。

但婚姻并没有带来安慰,一次聚餐上,杜珺的一句话:“要不是我爸爸,你能拍戏?”让张嘉益心如刀割。

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这段关系早已失衡,2002年,两人最终离婚,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04年。

张嘉益因《国家使命》结识了演员王海燕,王海燕比他有名气,也更坦率,她在生活里不计较钱财,反而欣赏他对表演的执着。

2007年,两人结婚,三年后迎来一个女儿,从此,他的家庭生活才算真正安稳下来。

而事业上的爆发,则是从2009年的《蜗居》开始,那个让人又恨又叹的“宋思明”,让张嘉益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他终于有了能被观众牢牢记住的代表角色,从那之后,属于他的资源和机会源源不断。

尤其是2012年,《悬崖》、《心术》、《沉浮》等一连串的热剧,让他一举拿下华表奖、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彻底跻身一线行列。

2017年,更是被网友称作“张嘉益年”。从《白鹿原》到《猎场》,从《急诊科医生》到《生逢灿烂的日子》,黄金档的电视荧屏几乎被他“霸屏”。

随手一换台,都能看到他在不同剧里的身影,却不会让人出戏,那一年,他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然而,巅峰背后是身体的透支,长期拼命拍戏,让本就脆弱的身体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缓解僵硬,他每天清晨要提前半小时起来,用热水冲洗后背,才勉强撑起一天的工作。

可发作时,他依旧疼得直不起腰,只能硬着头皮走上片场,在镜头前,他佝偻的身姿成了角色的一部分,被观众调侃为“社会步”。

甚至有人模仿取笑,但只有他自己明白,那是病痛强迫下的无奈,他太清楚,成名来之不易。

地下室的岁月、泡面的味道、从小角色到大反派的挣扎,那些熬过来的日子让他不敢轻言放弃。

于是,即便如今已经名利双收、身家过亿,他依旧坚持接戏,哪怕身体在透支,哪怕脸上写满了苍老,像极了6旬老人,他也不愿停下脚步。

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说:张嘉益能成为“叔圈顶流”,靠的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次在困境中咬牙坚持下来的结果。

来源:铀235放映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