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上午, 2025温州市中小学“我的教育故事”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举行,全市近14万教职工通过收看视频直播及线下聆听的方式共赴这场属于温州教育人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报告会延续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题,通过故事报告会的形式,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聆
8月25日上午, 2025温州市中小学“我的教育故事”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举行,全市近14万教职工通过收看视频直播及线下聆听的方式共赴这场属于温州教育人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报告会延续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题,通过故事报告会的形式,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聆听“身边人”讲述的“身边事”,感悟温教之情、践行优教之责、汇聚强教之光。
报告会设定了“找故事的我”“讲故事的他”“写故事的我们”的情感线索,以新教师入职培训会切题引入,通过一群青年教师的视角寻找教育故事,打造沉浸式师德教育体验,并邀请了9位教师代表分享“我的教育故事”,全方位展示、宣传我市中小学教师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个人执教理想和不懈追求的先进事迹。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焕东围绕新时代教师使命,重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句论述与教师共勉,深入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以及在推进“好学温州·教育强市”新征程中广大教师的担当与使命。
第一句话: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郑焕东强调,要始终把“爱学生”作为教育情怀的核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特别是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坚守初心,助力学生追寻生命光亮,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二句话: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极大影响。他指出,要坚持“育德先立德、育人先律己”,始终明德守德、崇德弘德,把自己的每一天、每一课都锻造成一节节行走的“德育课”。
第三句话: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他希望,老师们要深学深耕、善思善创,积极学习应用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撬动大规模因材施教、深层次教育变革。
报告会上,9位老师围绕不同方面作了精彩分享,阐述了教育的真谛。龙湾区滨海第一幼儿园王艳玲以“一亩田”耕耘教育梦想,用十年时光在产业园区浇灌“小候鸟”的成长沃土。她以温暖守护化解务工家庭的育儿困境,以创新联动架起政企园协同育人桥梁,让这方教育园地成为孩子们在异乡最温暖的“乡土记忆”。浙江省乐清中学陈佩军以35年教育实践凝练办学智慧:从推行精准教学实现“质量立校”,到重塑校园文化达成“品质强校”,再到暖心服务教师“聚力兴校”。温州绿轴小学班主任杨晓东以《家校联系本》为载体,创新实践“日联-周游-月读-年访”机制。其以“看见闪光点”为核心,同时精准捕捉学生情绪点与家长需求点,化解焦虑,让家长从教育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构建家校共育同盟。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班主任黄正泛用十万张照片、千集成长视频记录历届学生点滴,让学生在集体星光中找到自信,诠释了“教育是让孩子被看见,并学会看见他人”的育人真谛。永嘉中学班主任周瑛建立“企鹅家族”梦想数据库,通过毕业生智囊团和U型逆袭案例点燃学生潜能,让“学困生寝室”全员冲上重点线,印证了“先看见孩子内心的渴望,再点燃他们未来的光”的教育哲学。温州市实验中学体育教师陈鹏程分享了实验中学体育组“争、守、诊”三字真经践行育人理念:争出创新方案,守住训练初心,诊断每个成长。实验体育人用较真、坚守与精准诊断,让体育成为照亮生命的教育之光。平阳县实验中学科学教师林立晃以“好奇”为主线,将千年学宫的文化底蕴、现代课堂的创新探索与课外实践的无限延伸有机融合,生动诠释历史传承与现代理念的交接,不仅展现了科学教师深耕专业、勇于突破的职业特质,更彰显了温州教育人“敢为人先、求是创新”的精神品格。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苌敏以“我能行”为主题,用“一个摄影师的蜕变、一群特教人的坚守、一片星空的绽放”三个篇章,讲述了听障男孩小杨从校园“小野马”成长为国际摄影师,以及温州特教工作者用特别的爱培育特殊学生闪耀光芒的暖心故事。瑞安市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郑小勇分享了自己从“拓荒者”到“引路人”的职教故事,展现职教教师扎根车间、服务产业、成就学生的职业历程,诠释了“为平凡育匠心”的职教情怀。
今年,远在四川阿坝、青海海西、西藏拉萨、新疆拜城十余所结对学校的分会场,也组织了温州援派教师在线观看报告会,进一步坚定教育信念,在高原地区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中国教育大爱追梦者。
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永强中学)教师戴言观看直播后深受触动。她说:“前辈们以爱与奉献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他们的精神如同一盏盏明灯,为我们新教师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初心。”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师张惠芝表示,她将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用心锤炼教学技能,引导学生探索无限可能。
新时代、新使命需要每一位教育人去担当、去奋斗。新学年,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要位置,从制度保障、全员教育、典型引领、专项整治、礼遇优待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持续筑牢师德师风建设根基,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奋力谱写“好学温州·教育强市”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师德基础、营造更加浓厚的良好氛围。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