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这里的能源保障关系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石油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参与西藏能源建设,逐步建成覆盖西藏全区的能源供应网络。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这里的能源保障关系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石油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参与西藏能源建设,逐步建成覆盖西藏全区的能源供应网络。
2024年,中国石油在西藏的加油站数量已达200座,覆盖西藏74个县级行政区,保障了西藏80%以上的成品油供应。累计供应油品超过2000万吨,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01 跨越雪域高原的绿色保障
西藏地区环境特殊,能源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石油在西藏能源供应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建设了西藏容量最大的油库,搭建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输油管线。
2010年3月,中国石油启动"气化西藏"工程,将天然气通过青藏公路从青海运送到1140公里外的拉萨。这项工程实施15年来,已向西藏供应天然气5.5亿立方米,为超过17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累计减少二氧化碳和粉尘排放超百万吨。
随着西藏现代化建设推进,群众能源需求日益清洁化、多样化。中国石油积极助力西藏能源结构调整,新增19座新能源站点,构建昌都至拉萨"318绿色走廊",不断筑牢能源保供"压舱石"。
02 极高海拔:世界屋脊上的能源坚守
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双湖地区,含氧量不足平原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200天,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这里坐落着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加油站——双湖加油站。
双湖加油站是当地重要的能源补给点,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库存容量达200立方米。满库存运行时,可保障1600辆汽油车、640辆柴油车用油,为当地牧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
2024年,中国石油克服野生动物袭扰、无网、无水、无电等困难,投运西藏销售先遣乡加油站,填补了G216国道能源补给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西藏高原的能源供应网络。
03 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平衡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中国石油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气化西藏"工程不仅是能源供应项目,更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
中国石油在西藏的加油站严格执行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确保不发生泄漏事故。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能源站点建设,逐步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在产业帮扶方面,中国石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2020年,中国石油捐赠1380万元在那曲市建设卤虫卵深加工厂,实现加工本地化,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深加工,销售价格比原来提高,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2500元。
04 从援建到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中国石油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不断创新援藏思路与帮扶模式,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十四五"以来,中国石油统筹安排无偿援助资金1.73亿元,实施无偿援助项目33个。
教育援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面对双湖高中升学率较低的现状,中国石油成立"双湖中国石油教育基金",制定教育激励措施。2018年,双湖实现了学生就读内地西藏班零的突破,中考升学率持续增长。
医疗援藏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石油先后将38名当地医务人员送至专业医院培训,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援藏医疗队成功实施多台高难度手术,为当地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产业援藏方面,中国石油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探索产业援藏帮扶新模式。通过全产业链赋能,发挥央企优势打通产业援藏、消费帮扶"全链条"。西藏销售积极推动产品"出藏",通过昆仑好客购物节推介110余种特色商品,近5年开展消费助农直播18场次。
青藏高原上,一条1140公里的能源天路横跨戈壁雪山。15年来,这条能源动脉已累计输送天然气5.5亿立方,为超过17万户藏族家庭带来蓝色火焰。
中国石油在西藏累计投资超47亿元,上缴利税20亿元,建设加油站200座,形成覆盖西藏全区的能源供应网络。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双湖地区,石油工作者坚守岗位,为高原能源保障贡献力量。这些能源站点不仅是补给站,更是照亮生命禁区的灯塔,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油气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