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23大罢免岛内投票率全面走低,绿营三度出手三度落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823大罢免岛内投票率全面走低,绿营三度出手三度落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8月23日,台湾“823大罢免”第二轮投票结束,结果简单明确:7席国民党“立委”全部守住,民进党全军覆没。
这是继7月26日“726罢免案”失败之后,民进党再次遭遇重挫。
更早些时候,罢免基隆市长谢国梁的提案,同样没有成功。
三次罢免,三次失利。
赖清德主导的政治动员战略,是否已经与岛内主流民意彻底脱节?
这场罢免的投票率,低得让人难以忽视。
高雄15.7%,台北14%,台中略高,但也仅刚过30%。
即使是南投县,在地县长许淑华高喊“突破50%”的目标,最终投票率也未达标。
民众不投票,并不代表没有态度。
过去一年里,民进党将罢免操作转化为政治攻防。
原本用于监督代表的制度,被快速工具化。
从谢国梁、到24名蓝营“立委”,再到这次的7人,罢免频率之密集前所未有。
民众开始厌倦,也开始冷静。
如果罢免不是出于“失职问责”,而是“政党清算”,那么不投票,便是一种否定。
台中市是这次罢免案的主战场。
颜宽恒拿下98,809张不同意罢免票,领先罢免票将近4.5万张。
同区的杨琼璎与江启臣,也分别以83,511票和69,796票的“不同意票”压倒对手。
没有任何一席有悬念。
南投的马文君、游颢,新竹的林思铭,新北的罗明才,全部稳住。
“七仙过海”这个词在蓝营社群中刷屏,不只是庆祝,更是释放信号:国民党的地方组织力依然牢靠。
结果出来后,赖清德没有承认失败。
在公开讲话中,他没有提及罢免结果,只说“听到人民的声音”。
但具体听到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一直以来,赖清德都以所谓的“抗中保台”为借口,大搞“倚美谋独”,“听到人民的声音”也不妨碍他老路重走。
过去一年,“抗中保台”成为赖清德核心执政论述,但在能源危机、缺电、经济压力、对美贸易冲击等问题面前,这个借口的说服力越来越小。
民生是一切的基础,民众的需求是“用电”,是“就业”,而非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
过去几个月,英系与赖系之间的角力日益公开。
8月苏贞昌与蔡英文一起登山,并主动向媒体公布行程。
这被解读为“英苏联盟”再度结盟,似乎是有意对赖清德施压。
岛内人士分析,如果赖清德继续坚持现有路线,下次地方选举将面临更大风险。
更现实的问题是,新北市长人选迟迟未定。
英系希望由苏贞昌之女苏巧慧参选,而赖清德阵营内部更倾向于推举“川伯”李四川。
但民调显示,无论推谁,绿营恐都难胜蓝营。
于是,赖清德或不得不向英系妥协,用提名交换支持,维系党内平衡。
党内不稳,外部失守,赖清德的政治空间正被极限压缩。
与民进党的内耗相对,国民党则在大胜后迅速启动整合。
8月23日,朱立伦现身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31:0全胜谈话”。
他话锋一转,公开表示希望卢秀燕接任党主席。
这是朱立伦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钦点接班人”。
卢秀燕现任台中市长,是蓝营中少数具有高民意支持度的女性政治人物。
她治理风格稳健、形象清廉,长期以来在中部地区拥有强大号召力。
朱立伦此举,或许是为了提前布局下次选战。
但民众党内也不是没有别的声音。
郑丽文、张亚中、卓伯源等人早已表态有意参选党主席。
朱立伦若要“钦定”,势必会引发党内深蓝派系不满。
不过,这也能看出国民党正试图借由罢免胜利,完成内部权力交接,统一战线。
朱立伦在谈话中说:“726、823,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人民写下的民主篇章。”
这话虽然也逃不开政治意味,但也不无道理。
而这次罢免蓝营守住了席次,也拿稳了节奏。
相比于民进党一味地大喊口号,国民党借机推出五项改革主张,分别聚焦经济、能源、司法、宪政与社会团结。
其中立即释放柯文哲与国民党党工、重启核三延役,是选民关注焦点。
这份五项主张,在蓝营社群中被迅速传播,成为对民进党执政路线的直接反击。
与罢免案同天举行的“核三延役公投”,投票数据也十分出人意料——岛内民众以“‘同意’近三倍于‘不同意’”的鲜明立场,对赖清德搞政治“反核”亮出红牌。
这表明民进党的“非核家园”政策并不得人心。
缺电、台电财务危机、空气污染等现实问题,正在冲击民众生活。
赖清德若继续坚持“反核”政策,未来势必会遭遇更大的执政阻力。
为什么一场针对国民党的“大罢免”,就让赖清德现出了原形?
一是因为他只顾自己的“独裁”图谋,将岛内民众的民意扔在了一边。
在美国叠加高关税的问题上,台当局的做法让岛民民众感觉到了失望。
虽然台当局一再表示在关税问题上,台湾地区是受了优待的,但民众的生活质量是最好的试金石。
而关税加上新台币升值,对台湾地区产业、经济造成了剧烈打击,赖清德却依旧视而不见。
二是因为原本应该用于民生的资源也被投入“大罢免”。
最近,台湾地区拍板通过了超800亿元新台币的“总预算追加预算案”,其中就包含专门为“大罢免”编列的经费及补助费用。
但与此同时,岛内媒体曝出,民进党根本没有及时援助和安置接连遭受风灾重创的灾区民众,一些受损的民用住宅甚至要半年以上才能得到修复。
更不得人心的是,为了稳住基本盘,赖清德再被第一次大罢免活动打脸后,依旧不管不顾的放任“青鸟”与罢团搅浑形势,撕裂台湾社会,加深了民怨。
风灾后叫灾民爬屋顶、辩手机有信号...蓝委:赖总统本性跟灾民都要争
事实上,从这次台湾岛内的“大罢免”活动,可以看出民众并非是偏向哪一方,更像是对搅弄政局、操纵人心的行为感到反感。
如果赖清德继续一味地扩大斗争,导致民怨沸腾,民进党只能甘心认输。
无论如何,两岸统一才是大势所趋!
来源:男科医生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