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屁股痒,以为是痔疮强忍8年,做肠镜后,医生叹息:来得太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4 15:29 2

摘要:这种病,不是哪天突然冒出来的。它像是影子一样藏在她以为的“痔疮”后面,一点点生长,一点点侵蚀。这个故事不是个例,也不只是关于屁股痒,而是关于我们太容易忽视身体那些“看上去不严重”的信号。

屁股痒,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就是点小毛病,谁没痒过几次?尤其女性,一忙起来,带娃做饭上班一把抓,屁股痒?忍忍得了。

可真不是所有的痒都能忍。

一位44岁的女士,因肛门瘙痒断断续续持续了八年,起初以为是痔疮,自己涂了点药膏、坐坐浴,甚至连医院都懒得跑。

直到今年春天,实在忍不住去做了肠镜检查,结果一出来,连医生都叹了口气——直肠癌,中晚期。

这种病,不是哪天突然冒出来的。它像是影子一样藏在她以为的“痔疮”后面,一点点生长,一点点侵蚀。这个故事不是个例,也不只是关于屁股痒,而是关于我们太容易忽视身体那些“看上去不严重”的信号。

痔疮≠所有肛门问题,这个误区太常见了

说到肛门问题,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痔疮。确实,痔疮太常见了,大概5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过症状。但问题是,肛门瘙痒、便血、坠胀感这些表现,不是痔疮的“专利”。尤其是女性,常年久坐、便秘、产后盆底肌松弛,这些都容易让人误以为只是痔疮在作怪。

这位女士身体的信号其实早已经给了她很多次机会。她说自己有时大便带血,偶尔还会拉不干净,肛门总是潮湿、瘙痒,尤其是晚上,痒得睡不着。她自己都觉得不对劲,但一直觉得“痔疮嘛,谁没有”。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长期的肛门瘙痒,尤其是伴随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肛门分泌物增多这些异常,一定不能只归结为痔疮。肛门直肠癌、肛瘘、肛周湿疹、甚至寄生虫感染,都可能有类似表现。

直肠癌的“伪装术”,比你想象得更高明

直肠癌的可怕之处,不只是它的恶性程度,更在于它的“隐蔽”。早期直肠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或者做肠镜时才发现。但话说回来,谁会没事做肠镜?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直到症状严重,才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它早期的表现,往往和痔疮或肠炎几乎一模一样:便血(颜色偏暗)、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感、甚至是排不净感。这些症状在直肠癌中极为常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

更有甚者,像这位女性一样,以为只是屁股痒,买点药膏,甚至在网上搜点偏方,结果拖了八年。等她做肠镜时,肿瘤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直肠腔道,连内镜都推进困难。那个医生说:“如果能提前两三年发现,治疗难度和预后都完全不一样。”

女性更容易误判的几个细节

女性因为生理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肛肠疾病上的表现常常不典型。便秘在女性中更常见,特别是生育后,腹压变化、激素水平波动,都会影响肠道功能。可是便秘久了,直肠受刺激,也可能导致黏膜增生或癌变。

再很多女性害怕检查尴尬,就诊时常常含糊其辞。

医生问“便血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分泌物?”她们往往说不清。尤其是肛门潮湿、瘙痒,很多人误以为是妇科问题,反复用了抗菌、杀真菌的药膏,结果不仅没用,还耽误了诊断时间。

还有一个更容易被忽略的误区是,很多女患者不愿意做肠镜。她们觉得痛苦、麻烦、尴尬,甚至觉得“我又不是大便出血很严重,做那个干嘛?”但肠镜是目前发现早期直肠癌唯一有效的筛查手段。

肠镜,这件“又怕又嫌弃”的救命工具

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肠镜?因为它真的能救命。

根据《中华消化杂志》2024年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上人群中,通过常规肠镜筛查发现的早期直肠癌比例高达73.5%。而同期通过症状就诊发现的患者中,晚期占比超过65%。这个数字足以说明问题:等症状明显了,基本就不是早期了。

肠镜检查虽然不舒服,但现在大多数医院都可以做无痛肠镜,过程中患者是处于麻醉状态的,检查过程根本不需要强忍。检查一旦发现息肉或早期病变,可以当场切除,彻底杜绝癌变风险。

这位女士做完肠镜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在5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肠道黏膜异常增生,如果那时能做一次检查,几乎可以避免癌变。

健康不是意志力的对抗,不是“能忍就忍”

很多人把“忍”当成一种美德。哪疼都忍着,哪不舒服都当没事。但身体不是战场,它不会被意志力征服。尤其是长期持续的异常症状,比如肛门瘙痒、反复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这些都是身体在“报警”。忽视报警,代价就是时间和生命。

有些癌症发展快,直肠癌算是“相对慢”的那种。它从息肉到癌变,往往需要5~10年时间,但前提是你要去发现它。否则,就像这位女士一样,明明有过很多次“机会”,都被一句“只是痔疮”打发了。

科普也要讲人话:痒不是事小,是事早

屁股痒,可能是痔疮、湿疹、肛裂,也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甚至肛门癌、直肠癌。不是说每一次痒都要恐慌,但也绝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痒,伴随其他异常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你或家人长期有这些症状:晚上肛门特别痒、便后总觉得排不干净、便血颜色发暗、肛门有湿黏感、总想解大便却解不出……别再用痔疮来安慰自己。去医院挂个肛肠外科,做个肠镜,最多半天时间,换来的是安心或者及时处理的机会。

不是吓人。是太多这样的病例,教会了医生一个道理:最难治的癌症不是最恶的那种,而是被误以为“没事”的那种。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何志嵘,李兆申,魏来,等.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共识意见(2024年版)[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4):193-200.

[2]张红,陈晓荣,王勇,等.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2):689-693.

[3]王秀丽,刘晓峰,高志强,等.女性肛肠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24,25(5):412-415.

来源:药师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