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潮之下的股市分化加剧! 美国科技巨头疯涨 小盘科技无力撼动“三十年最大鸿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20:20 2

摘要:为争夺巨大的潜在人工智能红利而投入的巨额支出,扩大了美股市场的大型科技巨头们与小盘科技股之间的业绩增长与股票涨势差距。自2023年以来的这股史无前例AI热潮并未推动所有科技股“狂飙”式上涨,这股投资热潮反而不断加剧全球科技板块分化,尤其是小盘科技股表现持续低迷

为争夺巨大的潜在人工智能红利而投入的巨额支出,扩大了美股市场的大型科技巨头们与小盘科技股之间的业绩增长与股票涨势差距。自2023年以来的这股史无前例AI热潮并未推动所有科技股“狂飙”式上涨,这股投资热潮反而不断加剧全球科技板块分化,尤其是小盘科技股表现持续低迷。

根据彭博汇编的可追溯至30年前的长期统计数据,衡量小盘科技股走势的统计指标正以史上最大幅度落后于衡量大型科技巨头涨势的统计指标。今年以来,美股科技巨头微软(MSFT.US)以及英伟达(NVDA.US)分别上涨24%和36%,这两家巨头市值均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英伟达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榜首,微软则紧随其后,最终带动美股市场的大盘科技指数上涨16%,而小盘科技指数则自2025年迄今下跌1%。

大科技全面跑赢——大型科技股表现相对小盘科技股的超额表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尽管超大型科技股的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新鲜,但它们在股市上创纪录碾压小型公司的这种前所未有程度已变得如此显著,以至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即使美联储降息周期来临,小型科技公司几乎没有追赶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等大型科技巨头股价涨势的机会。

“要实现跑赢科技巨头们,需要大规模的资源供给,这就是大盘科技股股价表现好得多的核心原因——它们所做的一切投资、它们拥有的一切实力,都会转化为落地的创收结果和业绩表现。”来自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全球指数投资组合管理主管Dina Ting表示。“小盘和中盘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或多余的资本来与这些巨头们竞争。”

AI烧钱游戏是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专属游戏”

以 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为例。仅仅微软这一家科技巨头预计将在2026财年投入860亿美元的AI相关资本开支。这一规模占据了小盘科技指数的几乎整个市值(约1,800 亿美元)的相当大一部分,更不用说“美股七大科技巨头”整体的千亿美元级别的屡创新高AI支出。

若想要斩获更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来支撑随着AI大模型发展,AI算力需求也变得愈发庞大的AI应用体系,中小盘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AI支出,这场被华尔街调侃的“AI烧钱浪潮”,甚至中小盘公司连参与该游戏的资格都没有,参与者可谓清一色的“超级大盘股”。

从美国云计算领军者们的AI支出来看,愈发庞大的AI训练/推理集群需要的资金流巨大,这也为何华尔街对于特斯拉一直持有谨慎立场——如果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持续疲软,以“特斯拉信徒”为主的特斯拉投资者们对于特斯拉未来以及马斯克本人的“未来信仰价值流折现”也将大打折扣。

Bloomberg Intelligence汇编的分析师预期显示,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预计谷歌、微软、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亚马逊这四大科技巨头今年将在以AI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扩建或新建上整体支出超3500亿美元——意味着有望在2024年强劲增长基础上同比增长仅50%,预计2026年将超过4500亿美元。

此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些小型AI科技公司由于选择保持私有化,令小盘股投资者们难以触及。值得注意的是,Figma Inc.等类似的新锐软件领势力直到拥有符合大盘股特点的市值时才选择上市。

“小盘科技公司股票表现长期不佳的原因在于,全球投资者们在小盘领域的AI相关股票标的本就不够;而仅有的那些聚焦于AI的科技公司,由于实际的AI体量太小,也很难参与竞争。”来自杰富瑞(Jefferies)的中小盘股票策略师史蒂文·德桑克蒂斯在采访中表示。

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无法长期维系大规模AI资本支出。一些知名的小盘软件公司(比如 Wix.com Inc.以及Chegg Inc.)所从事的业务,可能会被更加强大的AI技术所彻底淘汰。这也是为何这两家软件公司的股价今年迄今分别下跌44%和22%。美股市场的一组中小盘软件股票因类似的担忧因素,今年已有数十亿美元市值被抹去。

在小型AI公司中,C3.ai Inc. 本周在公布其称之为“完全不可接受”的业绩数据后股价大幅下挫,另一只较小规模的小盘AI概念股 BigBear.ai Holdings Inc. 在发布业绩报告后也出现该公司罕见的暴跌,并且这些AI概念公司普遍表示将因关税导致的宏观经济压力而缩减整体支出。

作为对比,科技巨头们反而在关税重压下选择加大AI支出规模。Facebook母公司Meta将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下限从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目前预计2025年全年支出将在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可谓彻底凸显出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基于“AI+数字广告”模式的广告业务强劲增长速度足以支撑其在AI基础设施上的激进投资强劲。

“大科技”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小盘科技股难以分享 AI 盛宴

这些小盘科技股的史无前例抛售与超大盘科技公司的愈发强劲财报数据与AI资本支出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大多受到市场欢迎;或者像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这样的新兴软件巨头,持续强劲扩张的业绩帮助投资者们忽略了其高企的估值,但是像Palantir 这样的凭借持续强劲业绩,从一家中小盘软件公司在近年来快速跨向大盘科技股公司的标的可谓罕见。

大科技越来越强大,其余科技则停滞——小型科技公司被认为难以与大型科技公司进行竞争

本财报季,约77%的小盘科技公司在盈利和营收这两项数据均好于预期;相比之下,超过91%的大盘科技公司在盈利上超出预期,85%在营收上超出预期。

“市场为增长付费,而你在大盘科技公司那里看到的增长,明显要好于小盘和中盘科技股。”德桑克蒂斯表示。他预计,随着小盘和中盘公司的盈利增速在全球布局AI的趋势下有所加快,而大型科技巨头们的业绩增速因基数效应而降温,小盘与中盘科技股在盈利增长方面会有一定程度追赶。但这可能不足以大幅缩小股价涨幅差距。

“问题在于,随着科技巨头们占领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果AI驱动的不同业务领域公司之间的盈利增长更加常态化,是否会由此带来业绩与股价表现的广泛化?我们对未来保持乐观,但市场对于中小盘的担忧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七巨头”并未被高估,反而是标普500指数的其余493公司有问题?

华尔街价值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近日发表重磅言论,他表示,美股“科技七巨头”估值并没有显得过高。相反,他认为标普500指数的其它成分股可能存在问题。

占据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高额权重(大约35%)的所谓“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即“Magnificent Seven”,它们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的核心推动力。

放眼整个美股,七大科技巨头自2023年以来乃领涨整个美股市场的最强劲引擎,它们凭借自身强大市场优势布局AI带来的无比强劲营收、坚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来持续强劲的自由现金流储备以及不断扩张的股票回购规模,吸引全球范围的资金蜂拥而至,然而七巨头处于历史高位的估值却令华尔街愈发谨慎——七大科技巨头中有六家预期市盈率高于25x这一标普500指数估值,而美股大盘基准——标普500指数的估值同样处于历史高位附近。

马克斯著有《投资最重要的事》《周期》等多本在投资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书籍,他所展现出的投资智慧赢得了“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认可。巴菲特曾大力推荐《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

马克斯近日表示,虽然占据高权重的七巨头带动的涨势凸显出市场涨势集中度高,且七巨头平均的市盈率约为33x、高于市场均值,但在考虑到它们各自的卓越产品、极高市占率、高边际利润与全球最为强大的护城河后,这一估值完全合理。

相反,马克斯认为,标普500指数中的其它成分公司估值并不合理。他指出,标普500其余493家公司的平均PE高达22x,远高于历史均值——即15倍左右,并警告称:“正是这些公司推高了整体指数估值,使其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马克斯还指出:“这些公司是否被高估暂时无法被证实,当前条件也不意味着立刻会出现估值回调。”

有着“华尔街预言家”称号的Sanctuary Wealth的资深策略师玛丽•安•巴特尔斯近日表示,人工智能(AI)将推动盈利增长,并将标准普尔500指数推至历史新高。她目前预计,到2025年底,美国股市将升至7000点,较目前的历史最高位上涨12%。

巴特尔斯指出,美国股市的赢家将继续成为赢家。她并不担心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巴特尔斯写道:“盈利增长仍然相对稀少,主要集中在科技以及与科技相关行业、工业、金融以及受益于电力需求加速的公用事业行业。”

来源:智通财经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