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神操作:艾滋、甲肝、乙肝、丙肝、梅毒,一张身份证全国可查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20:25 2

摘要: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中夫介绍,目前疾控系统通过应用多病共检专病提报系统,从流入地和流出地加大艾滋、乙肝、丙肝和梅毒的筛查的工作力度,身份证信息中已关联覆盖上述四种疾病的确诊提示,各地均可查询。该关联操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医院可对已诊断艾滋病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中夫介绍,目前疾控系统通过应用多病共检专病提报系统,从流入地和流出地加大艾滋、乙肝、丙肝和梅毒的筛查的工作力度,身份证信息中已关联覆盖上述四种疾病的确诊提示,各地均可查询。该关联操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医院可对已诊断艾滋病、乙肝、丙肝和梅毒的病人进行识别提示,避免重复诊断。

通过身份证关联四种传染病确诊记录,实现跨地区实时查询。感染者流动至异地时,输入身份证即可自动弹出病史提示。

适用场景:疫情监测、跨省就医、高危人群筛查(如孕检、手术前检测)。

隐私保护机制:仅限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在特定场景(如医疗协作、疫情溯源)调取数据,普通公众、用人单位、婚登处无权查询。

此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内部联网共享’,不是谁都能看见。能和民政局、婚检处信息同步就更好了...”

“最起码婚检要告知双方和民政局...”

身份证信息关联覆盖

艾滋、乙肝、丙肝、梅毒

四种传染病

你是如何看待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

今天来给大家科普

关于梅毒

你了解多少

“梅花”虽美,小心有毒

性病界的潜伏高手之梅毒

提起梅毒,人们都知道它是个“脏病”,是性病的代表,因在古代妓院特别盛行,又称“花柳病”。清代同治帝曾因私自去逛妓院,感染了梅毒,成了人们闲聊时津津乐道的话题。

梅毒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它占95%以上。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大约30-60%曾接触第一期或第二期梅毒病灶的人会得到此病。

2、母婴传播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3、血液传播

个别病人可通过输入有传染性梅毒病人的血液而感染。但并不会经由马桶座垫、日常活动、共用碗筷或衣物来传染。

梅毒貌似强大,实则它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很脆弱,离开人体就不易生存,几小时内就会死亡。所以它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我们有足够的方法对付它——肥皂水,甲醛,双氧水,酒精,都会让它当即毙命。在干燥环境中它更易死亡,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中会活得长些,但一旦被太阳暴晒,马上就会死亡, 所以,它是个见不得光的家伙。

梅毒的“克星”

在古代,由于缺乏治疗梅毒的特效药,它着实猖狂了几百年,所以,人们是“闻梅色变”,连贵为天子的清朝皇帝,拥有御医无数,也奈何它不得,饱受它的折磨。不少人因梅毒而致残甚至致死,以致到了现在,人们还有“梅毒恐惧症”,得了梅毒,以为无药可治,所以电线杆上曾经贴满了治疗梅毒的各种小广告。

其实,梅毒在现在,早已失去了它的淫威,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是它的克星。它为非作歹,残害人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梅毒的“成长史”

先来“撩撩你”的一期梅毒

如果羞羞的部位长了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摸起来有点硬,疮面较平坦、清洁,无明显疼痛或触痛,这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梅毒标志特征——硬下疳。

开始“攻城略地”的二期梅毒

这时身体开始出现红点,特别是手掌、足底部位,有小丘疹、连成片的斑点。它盯上的部位也不只是“私密地带”了,“梅花”遍布手臂、腿、脸上甚至嘴里……没错,梅毒螺旋体顺着淋巴与血液开始“攻城略地”了!

露出“凶残”本性的三期梅毒

蛰伏了一段时间后,梅毒开始搞大事情了,全身器官组织都会因为它而崩塌,私处损伤严重、眼睛出现角膜炎、皮肤组织溃烂坏死、心血管系统都崩了……

更可怕的是大概有10%的人可能脑神经和中枢神经感染,从而出现一些诡异的行为,譬如狂喜、易怒、幻觉、精神错乱……

所以,发现症状要早检查早治疗,尤其是有高危性行为的人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如果不幸染上这种“花柳病”,只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就能打败它。

梅毒的预防手段

性传播的预防其实很简单:固定且单一性伴侣!戴套!戴套!戴套!

避免饮酒、毒品等会增加不安全性行为风险的因素。

高风险备孕人群应接受梅毒检查,如果是孕妇感染者应及时接受治疗以预防新生儿感染。

总之

只要小心预防

积极检测、及时治疗

我们就能将感染梅毒的

风险或困扰控制到

尽可能小的程度

声明:*上述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来源:医丁点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