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达州市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薄雾还没散尽,养殖户廖小将已划着小船穿梭在稻田埂间。他俯身捞起一网虾,青灰色的小龙虾蹦跳着溅起水花,“你看这水,清得能照见人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连片稻田里,水稻青翠挺拔,田埂边的沟渠里,河蚌挂在网绳上随波轻晃,水底的小龙虾
清晨,达州市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薄雾还没散尽,养殖户廖小将已划着小船穿梭在稻田埂间。他俯身捞起一网虾,青灰色的小龙虾蹦跳着溅起水花,“你看这水,清得能照见人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连片稻田里,水稻青翠挺拔,田埂边的沟渠里,河蚌挂在网绳上随波轻晃,水底的小龙虾偶尔吐出一串气泡——这幅“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的图景,正是开江人用科技破解“粮安与生态”难题的生动注脚。
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
作为达州市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江县在这里写下了一本别样的“生态致富经”。
田里藏着“立体银行”
一水多用能生金
“以前单种水稻,一亩地忙活一年也就千把块收入。现在既种稻又养虾,一季虾卖四五千,水稻再收千把斤,算下来翻了好几番。”讲起这几年的变化,任市镇狮子庙村虾农卢友伦笑得合不拢嘴。
在开江的稻田里,藏着一套“立体生存法则”:上层挂着的河蚌是天然“净水器”,能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中层游弋的鱼虾排泄物能充当肥料;底层的大闸蟹则负责清理残饵,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当地农户靠着“种草、投螺、挂蚌、调水、稀放、配养”十二字诀,像照顾孩子一样打理着这片水土。
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
更让人叫绝的是“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技术。养殖尾水先流进沉淀池,再经过生物净化池、人工湿地层层过滤,最后通过两道坝体控水,出来的水清澈见底,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这水直接排进河里,鱼都能活得好好的。”园区内民生渔业董事长吴贤进拧开闸阀,清水汩汩流入旁边的小溪,溪里的小鱼立刻围拢过来。
如今,开江的稻渔综合种养区,化肥农药使用量比传统种植减少60%以上,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稳定在Ⅲ类以上。靠着这套生态法子,这里成了“全国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县”,还拿到1亿元国家奖补资金,1.3万亩池塘穿上了“环保新装”。
数字技术进田间
老农活玩出新花样
“以前看天吃饭,现在靠数据说话。”在园区的智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34.3万亩农田的土壤墒情、水质指标、光照强度一目了然。技术员轻点鼠标,就能远程调控灌溉系统,“哪块地缺水了,哪片虾塘溶氧量低了,系统会自动报警,比老把式的经验准多了。”
这背后,是开江下的“科技棋”。他们联合中国地质大学等8所高校,建起稻渔产业研究院,啃下20多项核心技术。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相继落户,让田里的农活越来越“智慧”——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无人机施肥喷药一天能管几百亩,比人工效率提高10倍不止。
科技不仅管种养,还管销路。在园区的水产品交易区,刚捕捞的小龙虾通过智能分拣线,根据重量、色泽自动滑入不同的收纳箱,分拣误差不超过5克。旁边的冷链车间里,预冷设备能在1小时内把虾体温降到合适的温度,保鲜期比传统冰藏模式更有保障。“以前靠人工挑拣,一天最多处理2吨,现在机器不停转,10吨虾半天就能搞定,运到重庆、成都还是活蹦乱跳的。”经销商陈强指着流水线上的小龙虾,嗓门洪亮。
靠着全链条数字化,开江的农业生产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210%。更妙的是,科技还串起了一条“珍珠产业链”。在西部珍珠产业园,工人正用显微镜给蚌苗做手术插片,旁边的设计车间里,设计师将本地珍珠打磨成首饰。“我们跟浙江诸暨合作,从养殖到加工全链条打通,8个分拣中心、5条生产线同时开工,目标是百亿产值。”任市镇党委书记陈聪信心满满。
众人拾柴火焰高
好日子连着千万家
“多亏了‘5311’机制,我家3亩多地入股合作社,每年租金和分红有1700多块,在园区打工每月还能挣1000多块,比自己种地强多了。”甘棠镇农户刘小强算起收入账,满脸幸福。他说的“5311”机制,是开江独创的联农惠农法子:收益的50%用于产业再发展、30%用于集体组织成员分红、10%投入村级公益建设、10%激励经营,让农民稳稳分享产业链收益。
为了让更多人富起来,开江县把稻渔产业当成“一把手工程”,成立稻渔园区管委会,构建起“领导小组+管委会+国企+乡镇”的管理体系。县财政每年拿出95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3000万元专项奖补,像给庄稼浇水一样滋养着产业发展。
如今,园区里集聚了23家涉农科技型企业、31家龙头企业,开穗农业等企业年产值突破4亿元。20万吨低温粮仓、10万吨精米加工线让“开江贡米”“巴粟香米”香飘全国,优质水稻年综合产值达8亿元。
稻浪翻滚间,虾肥蟹壮;池塘边,尾水清澈见底;车间里,珍珠流转生辉。开江用科技给农业插上翅膀,用生态为发展筑基,在这片沃野上,正生长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希望。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