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舰队”+数字平台+“五务”护航:内陆小城的外贸突围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20:17 2

摘要:8月14日一大早,成渝中部(资阳)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热浪翻滚。推土机轰鸣着平整土地,工人正加紧清理场地。“清表工作刚完成,9月中旬就能完成土石方开挖,12月底要拿下基础结构工程。”四川联港保税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专员王清炜抹了把头上的汗,指着蓝图上的物流

8月14日一大早,成渝中部(资阳)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热浪翻滚。推土机轰鸣着平整土地,工人正加紧清理场地。“清表工作刚完成,9月中旬就能完成土石方开挖,12月底要拿下基础结构工程。”四川联港保税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专员王清炜抹了把头上的汗,指着蓝图上的物流港规划,“这里未来将成为资阳跨境物流重要节点,为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服务,把外贸的‘血管’进一步打通。”

这场建设热潮,是资阳对“贸产融合”发展的深刻践行——以外贸牵引产业升级,以产业支撑外贸拓展,让“产”与“贸”如双轮驱动。今年上半年,资阳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9.88亿元、增长44.9%,增长率排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14.56亿元,排全省第13位,增速48.4%,排全省第3位。智能两轮车出口额同比暴增340.9%,本土品牌“资牌资造”出口几乎包揽了全市所有出口(占比98.9%),一颗颗金黄的柠檬漂洋过海,自营出口近亿元、增长20.3%。

不沿边、不靠海,资阳何以在开放浪潮中加速奔跑?答案是:以特色产业为锚,以数字技术为帆,以服务生态为舵,让“产”的根基更稳,让“贸”的触角更远。

“资阳造”口腔类产品。

精准聚焦:特色单品组成“出海舰队”

“比总量我们不占优,但论单品,资阳特色鲜明。”资阳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负责人表示,资阳虽整体产业体量、出口规模非全省最大,但特色产业优势显著。聚焦交通装备、口腔装备材料、纺织鞋服、安岳柠檬、智能制造五大特色产业,打造属于资阳的“出海舰队。”

上午10点,在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工厂外的测试场地内,测试员跨上电动摩托,拧动加速把,车身如箭般窜出。“一上午要测30多台车,丹麦、荷兰的订单催得紧。”公司副总经理张勇擦着汗说道。

“边建工厂边出口,投产就有新车型。”张勇介绍,上个月随着新工厂的投产,厂房面积从以前的1.6万平方米猛增到现在的7万平方米,年产能也从6万台突破到满产100万台的新高度。这家企业用“小步快跑”实现资阳两轮车出口的从无到有、快速增长:2024年该公司出口11万辆两轮车,出口额3.1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8%;2025年上半年出口3.05亿元,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坐稳川内两轮车出口头把交椅。

智能两轮车生产线。

在资阳,这样的“特色快艇”不止一艘。在安岳县的四川鑫柠乐果业有限公司,冷链库里的南半球进口柠檬正待分装。“我们此次计划从南半球进口300条柜柠檬来满足国内市场,每柜25吨,有20条柜已被预订。”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春燕说道。

“光是卖柠檬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安岳开始从‘单一主产地’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景华介绍,安岳正加快打造集信息整合、贸易撮合、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中国柠檬集散中心,结合逐步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这里将成为柠檬产业的“全球路由器”。

安岳企业准备出口的柠檬。

由此可见,资阳的“舰队”逻辑,正是避开同质化竞争,以单品优势构筑差异化壁垒,让“小而精”成为突围利器。

数字赋能:跨境电商开辟“新航道”

8月6日,四川联港保税服务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一阵欢呼打破平静——中国牙谷跨境电商独立站首单成交,柬埔寨客商采购了四川省菲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套正畸托槽。“平台从3月搭建到5月上线,这单是‘零的突破’!”商务贸易部副经理罗诗学难掩激动。

在网站首页,中国牙谷全英文宣传图集、材料循环播放,牙科综合治疗台、高频手术刀等110余个产品分类清晰。这个由四川联港保税服务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小满科技共建的平台,采用“1+N”抱团模式,整合了思迈欧、菲娅等11家牙谷企业资源。“中小企业缺渠道、缺人才,我们就牵头把‘小船’连成‘舰队’。”罗诗学表示,该平台按照“讲好牙谷故事、助力产业招商、形成商业闭环”的逻辑推进独立站建设运营,助力中国牙谷的品牌走向国际。

中国牙谷跨境电商独立站网站截图。

首批合作企业已尝到甜头。“没想到,入驻平台4个月就接到外贸订单。”四川省菲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虎表示,能够与平台公司“面对面服务”,效率直接拉满。柬埔寨客商的订单从接单到发货仅用了三天时间。预计今年全年外贸订单可达500万元,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左右。

另一头,今年4月上线的全球首个口腔全产业链生态平台——四川福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口小白”平台,如今已吸引上千家企业入驻。该公司总经理张崇毅指出,当前口腔行业存在医生找产品难、厂商拓渠道难的问题,核心是信息链断裂。口小白将厂家、消费者、供应商整合到一体,让医生采购时能“货比三家”,让厂商通过平台直接触达全球需求端。这在传统模式下几乎不可能,而该平台的落地可以直接赋能中国牙谷本土企业“出海”。

“口小白”电商平台示范基地。全媒体记者 张建摄

如今,资阳正大力培育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外贸新业态。围绕交通装备、鞋服、食品、口腔、农产品等主导产业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推动打造跨境电商孵化中心,支持福睿医疗、牙易在线等本地制造业企业、传统贸易型企业建设专业类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推动全市跨境电商再发展。

服务护航:“五务体系”构筑“强生态”

上午11点,正在放高温假的四川省四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静悄悄,副总经理蔡群峰办公室却鼠标键盘声不断,紧盯企业电商平台。“每天都要随时看看我们的平台,看有没有‘新朋友’。”蔡群峰笑着说道。从“害怕上当受骗”到半年拿下400万元订单,企业的转变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上马、送一程”。

“最初我们对开展外贸业务一窍不通甚至有所排斥,害怕上当受骗。”蔡群峰表示,去年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外贸业务,不仅组织了多场涵盖出口退税、报关的外贸知识培训,还牵头带领企业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汽车摩托车品牌出海非洲采供资源对接会等各类国际展会,为企业出海增强信心。

由此,企业开始从今年1月开始投资40多万元用于搭建电商平台,成立专门的外贸部门,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目前该公司已与莫桑比克的SIR 集团签约近400万元订单,还计划合作建设组装基地,从“产品出口”转向“产业扎根”。“现在每一单外贸订单利润都比国内订单高出约20%,说明我们的选择没错。”蔡群峰说道。

非洲客商参观车间生产。受访企业供图

要让企业安心“走出去”,还需兜好风险底。在四川省维记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昌维翻出一份赔付单:今年发往印尼的货物遇客户拒付,通过中信保1个月就获赔了60多万元。“以前每年遇到这种情况都只能认栽,一年损失几十万元,现在有政府推荐的保险托底,敢接大订单了。”蒋昌维表示,风险有人兜,才是外贸企业真正的“定心丸”。

维记果业的赔付单。受访企业供图

这样的“护航”来自资阳构建的“五务”服务体系。市商务局联合市税务局、市外汇管理局、内江海关、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建立“关务、税务、汇务、运务、保务”为一体的“五务”服务体系,动态解决通关报关、出口退税等20余项企业诉求,分类组织水果、国企、跨境电商等外贸专题培训8次。并推动市政府与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资阳工作站,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拓市场等作用。

“外贸不是企业单打独斗,需要生态支撑。”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培育外贸新业态、打造开放平台、壮大特色单品、强化双向互动这“四项”措施,持续扩大外贸规模,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资阳,没有海港的巨轮鸣笛,却有无数“快艇”破浪——电动摩托驶向欧洲,柠檬串联起南北半球,牙椅通过屏幕抵达东南亚,环卫车开向非洲。资阳的实践证明,找准特色、精准发力,用“快艇舰队”的灵活与韧性,同样能驶向全球市场。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