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6年——2006年,作者的人生扁舟又从商业大潮驶入文化瀚海。直接与马家窑文化结缘,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并以世界视野洞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以中华民族情怀关注社会发展与文明变迁。五湖散翁沿着马家窑彩陶的神秘纹饰,慢慢走进远古天地,走向世界彩陶文化髙地。这时候五湖
【按语】1996年——2006年,作者的人生扁舟又从商业大潮驶入文化瀚海。直接与马家窑文化结缘,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并以世界视野洞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以中华民族情怀关注社会发展与文明变迁。五湖散翁沿着马家窑彩陶的神秘纹饰,慢慢走进远古天地,走向世界彩陶文化髙地。这时候五湖散翁才发现马家窑文化原来也是形成中华文明最原始的重要根系。
开展研究以来,面对马家窑彩陶上画着的各种各样的图案,那些三角纹、圆圈纹、方块纹、水波纹、旋涡纹,那些奇奇怪怪,而又丰富多彩的纹饰,究竟表达着了什么含义?对此我一无所知。更不知道他们画彩陶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我如何观看和猜想,也无法弄清楚纹饰所表达的意思。彩陶上的纹饰就成为破解不开的谜团。这个谜团破解不开,就无法走进远古马家窑文化世界中去。
纹饰表达什么含义弄不清楚,就逼着我去查资料,但是从什么地方找资料呢?我发现前人们就根本没有马家窑彩陶纹饰解读的任何书籍。去问先民?先民们已经远去五千多年了,根本问不到啊!无法进入彩陶纹饰世界中去,我陷入了迷茫之中。于是我就不断地从民间,集市和古玩市场去寻找有研究价值的彩陶。我相信研究资料多了,就会有突破。
一些收藏彩陶的人知道我为了研究彩陶而不断寻找彩陶,他们也会主动把我喜欢的有研究价值的彩陶送到我这儿来。我这儿不断得到彩陶信息,社会上只要出现一些特别好的彩陶,难免受到多个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及收藏人士的重视,成为大家争着收藏的对象。
2001年的一天,我听说临洮出现了一件有人物造型的珍贵彩陶,引得外地很多人来临洮看这件彩陶。特别是中国农展馆的专家也来了,为了在农展馆内再建一个彩陶博物馆,决定在全国寻找与农耕文明发生和发展有关联的彩陶。他们听到消息后,来临洮看到了这件彩陶,认为这件彩陶非常好,并商定给这件彩陶的收藏者Z先生数拾万元奖励费,便返回北京去拿钱。
这个消息传到我耳朵之后,使我大为震惊。我们是专门研究马家窑彩陶的省级研究会,办公地点就设在马家窑文化遗址所在地临洮。我是研究会会长,既是一个研究彩陶的带头人,又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兴趣和全部神情都投入到马家窑文化究中来的痴情人,马家窑彩陶便是我生命价值的依托和精神文化的瑰宝,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让出现在自己家乡的马家窑彩陶,让这种无价宝贝又流失到外地去呢?如果流出去,简直情何以堪!我绝对接受不了这种心灵的刺激和痛处,那就会造成我终生遗憾和极大心理创伤。于是我便带着一种使命感,和夫人俊兰两个人加夜赶到这位收藏者Z先生的家中。
当我看到这件彩陶后,立即感到它是一件极其不寻常的远古艺术品,这是五千年前的先民们在彩陶上创作的远古艺术啊!是我收藏彩陶以来从未见过的,上边是有人物的马家窑彩陶画。只见那大螺旋纹间隙中,四面画着四个黑彩人物,似乎迈开大步走在田野上,张开双臂,伸出五指在向田园播种,撒出的种子漫天飞舞。这不就是远古时期农耕文明的艺术写照吗!我一下眼睛发亮,似乎看到了远古先民们当时的生活劳作场景,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着战胜饥饿,吃饱肚子的美好生存希望而愉快地劳作;他们带着对上天的祈求,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祈福而欢快的播种;他们不再只是单一的靠采集野果和打猎的不稳定收获维持生存,他们已经发现了种植带给他们的生存保证和生活希望,只要他们把种子播撒进土壤,他们便有了收获的快乐和幸福,他们便有了赶走饥饿的豪迈。是啊!这幅彩陶画不就是马家窑先民们用图画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他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我一下感到我与这件彩陶有说不清楚的缘分,它或许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打开马家窑彩陶纹饰远古谜码的金鈅匙,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决心要把这件彩陶留在马家窑文化的遗址所在地——临洮。
于是我开始和这位彩陶收藏者进行艰苦谈判,为留住这件彩陶而进行一场精神和文化酣战。这位收藏者Z先生本来和我关系不错,他已经向我提供了好多件彩陶。于是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说:“这件彩陶对于我门研究会来说,其重要性你一定能够想到。我们都是马家窑遗址所在地的当地人,我们都应该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负有责任。一旦这件彩陶流落他乡,我们再也拿不回来了,这无论对于我们临洮人来说,对于我们研究会的研究和将来建立马家窑博物馆展品来说,都是根本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我试图用讲大道理的方式说服他,但他只是说:“按我们的交情,这件彩陶应该留给你,但我已经答应北京来的人了,况且人家愿意拿数十万元奖励我。如果你奖励给我同样的钱我就给你。” 数十万啊!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年代,确实是一个巨大数字,这笔钱我真的拿不出来。如果想尽办法拿出来,一定会对我的商社经营和家庭生活都造成难以承受的影响。因为我们商社的经营基本以零售差价作为生意的基本收入来源,除了商社基建投资和扩大经营的继续投资以外,手头就很拮据,根本没有多余钱财。于是我只得想尽办法和他磨,少出一些钱,让我能拿出这笔钱。我问他:“北京人付定金了没有?”他说:“没有!” 我说:“哪人家要不要就不一定了!你可不要冷落了我这个对你有用的收藏家。” 我一边慢慢消除他的预期希望,一遍摧毁他的心理防线,慢慢和他磨。从晚八点磨到半夜十二点,一直继续磨到快天亮了。他们两口子都已经瞌睡得犯困了,有点迷迷糊糊。我最后只得向他加点压力,我说:“如果这件彩陶你给了外地人,我就要把所有你给我的全部彩陶退还给你,这你就得考虑考虑了。他最终还是被我真切爱护的期望和潜心研究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俩口子商量后,在天亮前终于把彩陶交给了我,这是我在马家窑文化研究活动中的第一次在收藏战役上如愿以偿的一个漂亮仗。就像拿下了上甘岭的一个山头,我第一次用坚定的文化信念和无比渴望的文化真诚拿到了我心爱的彩陶,此时我觉得心情好极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愉快和清爽。我和老伴两个抱着这件珍贵的文化瑰宝回家,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像从南天门上驾云而归。
虽然比起农展馆给Z先生的奖励,他给我做出了很大让利,我很感激他,这就是他对我研究马家窑彩陶文化的支持。但就是这次收藏,也使我在当时花了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不惜用全家,全商社在经营中一分一分赚来的辛苦钱,大手大脚地一掷数万,数十万,收藏彩陶。我不得不感激我的家人,是他们坚定支持我的研究和收藏,我的老伴,我的儿女,我的女婿儿媳们坚定地支持了我,他们就是我研究马家窑文化的经济和精神靠山。
正是这件彩陶,一下把我的研究思路打通了。我突然领悟到,原来马家窑先民们在彩陶上画的各种各样的纹饰并不是随意乱画的。而是先民们十分虔诚和严肃地在表达他们的思想理念和心灵追求、表达他们的敬畏和信仰,表达他们的图腾和崇拜。他们画彩陶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一个信仰体系支撑着的完整艺术样式。这样一来我终于理出了思路,一下走进了马家窑彩陶文化殿堂之中,我开始有了解读马家窑彩陶纹饰的研究文章,姑且算作“一家之说”吧!我的文章陆续发表。
从这时侯起,我对马家窑彩陶上的纹饰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慢慢地通过纹饰走进了五千年那个时代的远古世界中,我的心与远古先民们的心似乎有了碰撞,有了连通。我越来越感到那个丰富多彩的远古世界里竟然有那么多需要解读的文化秘密。马家窑彩陶,原来它就是一座无比丰富的远古文化宝库,马家窑文化从石岭下类型开始,到马厂类型结束,经历了1800年历史,到距今4050年结束,夏代在4070年建国,时间高度重合。这样我们就得认真思考,马家窑文化到底对夏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史记记载禹出西羌,禹不就是创造了马家窑文化的古羌人吗!这样的课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用心挖掘和研究吗 ?
正是这件半山类型彩陶,帮我走进了远古的马家窑文化世界中
大禹就是创造了马家窑文化的古羌人,是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
五湖散翁以书抒情
来源:何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