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本文内容背景架空,请勿与现实结合。
注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本文内容背景架空,请勿与现实结合。
“690分!”李明母亲王秀英拿着手机,声音颤抖。
手机屏幕上,鲜红的数字格外刺眼。李明接过手机,反复确认了三遍。
“儿子,这是真的吗?”父亲李建国凑过来看。
“应该是真的。”李明的声音也有些不稳。
“天哪,我儿子要上清华了!”王秀英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城市另一端,张磊看着自己621分的成绩,默默关掉了手机。桌上的水杯里,茶水已经凉透。
01
李明家的客厅里,电话响个不停。
“建国,恭喜恭喜!明明这成绩太厉害了!”
“哪里哪里,孩子运气好。”李建国嘴上谦虚,脸上却笑开了花。
李明坐在沙发上接电话。每个人都在祝贺,每句话都差不多。
“明明,打算报什么专业?”二叔问。
“还没想好,可能是计算机。”
“清华的计算机,那以后就是金饭碗了!”
王秀英从厨房出来:“我决定了,明天在金汇大酒店办升学宴!”
“妈,要不算了吧?”李明有些不自在。
“什么算了?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庆祝!”王秀英已经开始拿纸笔列名单。
同一时间,张磊家里气氛凝重。
“磊子,621分也很不错了。”母亲陈芳安慰道。
“李明考了690。”张磊面无表情地说。
陈芳愣了一下:“人家确实厉害,你也不差。”
张磊没有再说话,只是盯着桌上的成绩单发呆。69分的差距,像一道鸿沟横在面前。
晚上十点,李明给全班同学发信息。
“各位同学,明天晚上七点金汇大酒店,邀请大家参加我的升学宴。”
张磊看到消息,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后,他只回了两个字:“收到。”
张磊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一个画面。
去年11月,高三上学期的数学月考。那天是星期三,阴天。
他坐在李明后面,信心满满地答题。数学是他的强项,那套试卷他做得很顺。
考试进行到第八十分钟,李明的笔突然掉到地上。
李明回头去捡笔。就在那一瞬间,张磊感觉到一道目光扫过自己的试卷。
很快,不到三秒钟。
当时张磊没多想,继续答题。可是成绩出来后,李明又是第一,他排第七。
从那之后,这件事就像刺一样扎在他心里。
每次看到李明,他都会想起那个回头的瞬间。
每次听到李明被表扬,他都觉得那声音刺耳。
高三下学期,张磊开始刻意观察李明。考试时如果李明有任何小动作,他都觉得可疑。
渐渐地,这种怀疑变成了确信。
“他就是靠作弊才能保持第一名的。”这个想法在张磊心里生了根。
现在,看到李明的690分,张磊彻底绝望了。
“又来了,他又用那套方法骗过了所有人。”
02
7月15日下午,金汇大酒店的工作人员在布置宴会厅。
李明穿着新买的白衬衫,有些紧张地整理着领口。
“明明,放轻松。”王秀英给他递了杯水,“今晚是你的主场。”
“我还是觉得太张扬了。”李明说。
“孩子,好成绩就应该庆祝。”李建国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下午五点,张磊也在家里准备。他换了三套衣服,每一套都觉得不合适。
“磊子,你在干什么?”陈芳问。
“没什么。”张磊最终选择了一件黑色T恤。
“今晚要好好表现,给李明送上祝福。”
“我知道。”张磊的声音很平静,但拳头却紧紧握着。
六点半,第一批客人到达酒店。李明站在门口迎接,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容。
“明明,恭喜恭喜!”
“谢谢叔叔。”
“690分啊,全市能有几个?”
“运气好而已。”
七点十分,张磊到了。他没有坐车,而是走路过来的。一路上,他的心跳得很快。
李明看到他,主动迎上去:“磊子,你来了!”
“恭喜你。”张磊挤出一个笑容。
“快进去坐,我给你安排在前排。”
张磊摇头:“我坐后面就行。”
宴会厅里灯火通明,三十多个人围坐着八张圆桌。
李明走到主桌旁,被亲戚朋友围着问东问西。
“明明这成绩,清华北大随便选吧?”
“还是清华好,底蕴深厚。”
“计算机专业现在热门,毕业了赚大钱。”
张磊坐在最后一桌,默默听着这些话。每一句夸奖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
李建国站起来举杯:“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儿子的升学宴!”
掌声响起,李明羞涩地站起来鞠躬。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快。”李建国继续说,“这次高考690分,我们全家都没想到。”
王秀英也站起来:“特别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没有大家就没有明明的今天。”
张磊听着这些话,手里的可乐杯被握得越来越紧。
班主任王老师被邀请上台发言。
“李明这三年来成绩一直很稳定,这次高考也没让我们失望。”王老师笑着说,“他是我们班的骄傲。”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张磊看着台上发光的李明,心里的不平衡像毒蛇一样蔓延。
“骄傲?凭什么?”他在心里咆哮。
几个同学走到主桌前祝酒。
“明哥,到了清华别忘了老同学。”
“咱们班就你一个能上顶尖大学的。”
“以后发达了照顾照顾兄弟们。”
每句话都刺激着张磊的神经。他的呼吸开始急促,额头渗出汗珠。
李明注意到角落里的张磊,主动举杯向他示意。
张磊机械地举起杯子,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03
“现在请李明同学说几句话!”主持人拿着话筒走向主桌。
李明接过话筒,有些紧张:“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升学宴。”
“这个成绩我自己也没想到,要感谢很多人。”李明的目光扫过全场,“特别是我的同桌张磊。”
张磊听到自己的名字,身体一震。
“磊子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帮助,每次我有不会的题,都是他帮我解答的。”
台下的人都回头看向张磊,纷纷鼓掌。
张磊僵硬地挥了挥手,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有磊子的帮助,我不可能考这么好的成绩。”李明继续说着。
这句话像炸弹一样在张磊脑中爆炸。
“帮助?是你偷看我的答案!”他在心里疯狂呐喊。
台上的李明还在感谢其他同学,但张磊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
血液冲向大脑,耳朵里嗡嗡作响。
他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李明,那种愤怒达到了顶点。
“三年了!整整三年!”
“你装得够久了!”
“今天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真面目!”
张磊猛地站起来,椅子被推倒在地。
几个邻桌的人回头看他,他充耳不闻,径直走向主桌。
李明看到他过来,笑着说:“磊子,过来坐。”
张磊没有说话,目光落在桌上的红酒瓶上。
那是李建国特意买的好酒,瓶身厚重,在灯光下闪着暗红的光。
“磊子,你脸色不太好。”李明关切地看着他。
张磊伸手拿起红酒瓶,动作很慢,像是在举行什么仪式。
“我要敬你一杯。”他的声音很轻,但眼神很冷。
李明正要起身接酒,突然察觉到不对劲。
张磊的手在颤抖,眼中没有祝福,只有深深的恨意。
“磊子,你......”
话音未落,张磊举起酒瓶,狠狠砸向李明的头部。
“砰!”玻璃破碎的声音响彻大厅。
李明额头瞬间血流如注,身子一软倒在椅子上。
“啊——”女同学们发出尖叫。
“天哪!快叫救护车!”有人大喊。
李建国冲过去抱住儿子:“明明!醒醒!”
王秀英也哭着跑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张磊还握着半截酒瓶,酒液和血滴混在他手上。
“现在你知道这种感觉了吧。”他喃喃自语。
几个男同学反应过来,一起冲上前制服张磊。
“你疯了吗?”
“快报警!”
张磊被按在地上,但他的眼睛依然死死盯着李明。
“你知道的对不对?你一定知道的!”他大声喊着。
现场一片混乱,原本喜庆的升学宴瞬间变成了血腥现场。
十分钟后,救护车呼啸而至。
04
医护人员检查李明的伤势。
“头部外伤,需要立即送医院。”
“严重吗?”王秀英抓着医生的手。
“暂时看起来不危险,但要进一步检查。”
李明被抬上担架时,意识还算清醒。
“爸,我没事。”他虚弱地说。
警车也到了,张磊被戴上手铐推进车里。
“你为什么要打李明?”民警问。
张磊只是冷冷地看着车窗外,一言不发。
宴会厅里,客人们陆续离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发疯?”
“平时看张磊挺文静的啊。”
王老师也赶到了现场。
“张磊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这件事太反常了。”王老师对警察说。
“那他和李明有什么矛盾吗?”
“我没发现他们有矛盾,关系一直不错。”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更加困惑。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突然对同学下手?
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李明被推进诊断室。
“患者头部被钝器击中,初步诊断为轻微脑震荡。”医生对家属说。
“需要手术吗?”李建国紧张地问。
“不需要,但要留院观察24小时。”
“那会不会有后遗症?”王秀英担心地问。
“从目前情况看,不会有大的问题。”医生安慰道。
李明躺在病床上,头部包着纱布。
“爸妈,我真的没事。”他虚弱地说。
“明明,你疼不疼?”王秀英红着眼问。
“有点疼,但能忍受。”
“那个张磊,我一定要告他!”李建国愤怒地说。
“爸,先别说这些。”李明说,“我想知道磊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肯定是嫉妒你的成绩。”
“不对,他不是那种人。”李明摇头,“一定有别的原因。”
病房外,几个同学在等候消息。
“李明怎么样了?”
“医生说没大事。”
“张磊这是疯了吧?”
“我早就觉得他有些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
“总是一个人发呆,还经常盯着李明看。”
派出所审讯室里,日光灯发出刺眼的白光。
张磊坐在椅子上,双手平放在桌面,一动不动。
“张磊,你为什么要打李明?”民警老陈问道。
张磊看都不看他,目光盯着桌面上的木纹。
“你们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怎么样?”
还是沉默。
“张磊,你现在的行为已经涉嫌故意伤害,必须配合调查。”
张磊缓缓抬起头,眼神空洞:“没什么好说的。”
“你和李明有什么矛盾?”
“矛盾?”张磊冷笑,“你们不懂。”
“那你说给我们听。”
张磊又低下头,紧闭双唇。
老陈看着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心里有些困惑。所有人都说他平时很乖,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要不你先休息一下,我们晚点再谈。”
“随便。”张磊的声音毫无感情。
老陈起身准备离开。就在手触碰门把手的瞬间,张磊突然开口。
“他毁了我的一切。”
老陈转身:“什么?”
“李明,他毁了我的一切。”张磊的声音开始颤抖。
“他怎么毁了你?”
张磊没有回答,只是反复说着:“他毁了我的一切,他毁了我的一切......”
05
第二天上午,审讯继续。
张磊的精神状态看起来更差了,眼圈发黑,头发凌乱。
“张磊,你昨晚睡得怎么样?”老陈问。
“睡不着。”张磊的声音沙哑。
“想什么了?”
“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老陈觉得有进展,继续问:“那你想明白了吗?”
张磊抬起头,眼中满含泪水:“我想明白了,但是没用。”
“为什么没用?”
“因为已经发生了。”张磊的声音开始哽咽,“我已经毁了所有的东西。”
“什么东西?”
“我的未来,他的升学宴,我们的友谊......”
老陈递给他一包纸巾:“慢慢说,别着急。”
张磊接过纸巾,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恨他!”突然,他大声喊了出来,“我恨他毁了我本来应该有的生活!”
砰!张磊猛地拍桌子,整个人情绪彻底失控:“三年了!整整三年我都活在他的阴影下!”
“他偷了我的答案!偷了我的第一名!偷了我的清华梦!”张磊歇斯底里地喊着。
老陈被这突然的爆发震住了:“你说李明作弊?”
“对!他作弊!”张磊双手抱头,“去年11月的数学考试,他偷看了我的试卷!”
“你确定?”
“我亲眼看到的!”张磊抬起头,眼睛通红,“他回头捡笔的时候,眼神扫过我的试卷!”
“然后呢?”
“然后他又考了第一!”张磊的声音变得尖锐,“本来第一应该是我的!”
老陈皱起眉头:“就因为这个,你就觉得他作弊?”
“不只是这一次!”张磊激动地说,“这三年来他每次都比我高那么一点点,这正常吗?”
“这很正常吧,人的能力本来就有差距。”
“差距?”张磊冷笑,“如果没有那次作弊,我们的差距绝对不会这么大!”
老陈意识到这个孩子的思维有问题。
“张磊,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李明作弊?”
“证据?”张磊愣了一下,声音变小了,“我......我看到了......”
“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他回头,看到他的眼神......”张磊的声音越来越虚,“这还不够吗?”
“仅凭这个就说人家作弊,是不是太草率了?”
张磊突然安静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
“你们都不信。”他无力地说,“就像老师不信一样。”
“你跟老师说过?”
“我暗示过,但王老师说李明成绩一直稳定。”张磊苦笑,“稳定?他的稳定是偷来的!”
06
老陈决定彻底调查这件事。
他首先联系了当时的监考老师孙建华。
“那次11月的数学考试我记得很清楚。”老孙在电话里说,“李明确实回头捡过笔。”
“然后呢?”
“我当时就走过去了,站在他旁边看着。”老孙说,“他捡起笔就继续答题,没有任何异常动作。”
“张磊有什么反应?”
“张磊也在认真答题,我没注意到什么特别的。”
老陈又联系了班主任王老师。
“李明作弊?这绝对不可能。”王老师断然否定,“他的成绩从高一就很稳定,月考、期中、期末都在前三名。”
“那张磊呢?”
“张磊成绩也不错,一般在前十。但我感觉他心理压力很大。”
“怎么看出来的?”
“每次成绩出来,他都会问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这次没考好,为什么别人考得比他好。”
老陈若有所思:“他有没有表现出对李明的敌意?”
“倒没有直接的敌意,但是......”王老师停顿了一下,“我感觉他总是在比较。”
“比较什么?”
“比较谁的成绩好,谁的排名高。有时候李明被表扬,他的表情就不太自然。”
通过这些调查,老陈基本确定了事情的性质。
这是一起由嫉妒和误解引发的故意伤害案。
下午,老陈邀请了几个关键的同学来派出所。
第一个是李明的同桌小王。
“那次数学考试我坐在李明旁边,他绝对没有作弊。”小王肯定地说。
“你怎么这么确定?”
“因为孙老师一直在我们这边走动,而且李明做题很专注,根本没时间看别人。”
“张磊当时什么反应?”
“没什么特别的,继续答题。”小王想了想,“不过考试结束后,他看起来有点失落。”
第二个是坐在张磊前面的小刘。
“磊子这人吧,有点爱钻牛角尖。”小刘直言不讳,“有时候一道题想不通,能纠结好几天。”
“他和李明的关系怎么样?”
“表面上挺好,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小刘说,“但我总觉得磊子看李明的眼神有些奇怪。”
“怎么奇怪?”
“说不上来,就是有种不服气的感觉。”
第三个是班长小陈。
“磊子确实有些偏执。”小陈说,“他总觉得自己应该考得更好。”
“具体表现呢?”
“比如每次李明考第一,他就会问李明有什么学习秘诀。”小陈回忆道,“李明说多刷题,他就很失望。”
“为什么失望?”
“好像期待听到什么特别的方法。”
老陈听完这些证言,对张磊的心理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个孩子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作弊”,从而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老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刘医生。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这个学生很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刘医生分析道。
“认知偏差?”
“对,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所以创造了一个'对方作弊'的假象。”
“这种情况严重吗?”
“比较严重。”刘医生说,“因为他的整个自我认知都建立在这个错误判断上。”
“能治疗吗?”
“很困难。”刘医生摇头,“如果承认对方没有作弊,就等于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人。”
“所以他宁愿相信李明作弊?”
“对,这样可以保护他的自尊心。”刘医生说,“但这种保护是病态的。”
“那现在怎么办?”
“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让他认清现实。”
老陈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伤害案,更是一个心理问题。
07
李明在医院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王老师和几个同学来看他。
“李明,你感觉怎么样?”王老师关切地问。
“王老师,我没什么大事。”李明摸了摸额头的纱布。
“张磊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明沉默了一会:“他说我作弊,这让我很震惊。”
“你记得那次数学考试吗?”
“记得,我的笔掉了,回头捡了一下。”李明努力回忆,“当时孙老师就在旁边。”
“他可能是误会了。”王老师说。
“误会?”李明苦笑,“可这个误会的代价太大了。”
“李明,你会原谅他吗?”同学小王问。
李明看着窗外的蓝天:“我在想这个问题。”
“他差点把你打死!”小刘愤愤不平。
“可是他也很痛苦。”李明说,“如果一个人不痛苦,不会做出这种事。”
“你还为他说话?”
“我不是为他说话,我只是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李明说,“明明是同学,为什么会互相伤害?”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确实,为什么同窗三年的朋友会变成仇人?
当天下午,老陈再次审讯张磊。
这次,张磊的情绪稳定了一些。
“张磊,我们调查了那次月考的情况。”老陈开门见山。
张磊抬起头,眼中闪过紧张。
“监考老师证实,李明当时只是捡笔,没有看你的试卷。”
“不可能!”张磊立即反驳,“他明明看了!”
“老师当时就站在你们旁边。”
“老师没注意!”张磊情绪又激动起来,“他动作很快,就一瞬间!”
“张磊,就算他真的看了一眼,也不可能影响整体成绩吧?”
这个问题让张磊一下子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李明的成绩一直都很稳定,这说明什么?”老陈继续问。
“说明......”张磊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他经常作弊?”
“还是说明他确实比你优秀?”
“不!”张磊突然大喊,“我不比他差!我绝对不比他差!”
“那为什么他的成绩总是比你好?”
“因为他作弊!”张磊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重复这句话。
老陈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假象里了。
“张磊,如果我告诉你,李明从来没有作弊,你能接受吗?”老陈直视着他的眼睛。
张磊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语,“我明明看到了......”
“你看到的可能只是正常的动作。”
“不对,不对。”张磊摇头,“如果他没有作弊,那我......”
他突然停住了,不敢说下去。
“那你什么?”老陈追问。
“那我岂不是......”张磊抱住头,痛苦地蜷缩在椅子上,“岂不是真的不如他?”
这句话说出来后,审讯室里一片死寂。
张磊终于触碰到了自己内心最深的恐惧:也许他真的不如李明,而这个事实他无法接受。
“张磊,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有那么难吗?”老陈轻声问。
“难。”张磊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太难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从小就被教育要争第一。”张磊抬起头,眼中满含绝望,“如果不是第一,就是失败者。”
“可是第一只有一个。”
“所以我必须找理由。”张磊苦笑,“找一个让自己心理平衡的理由。”
“所以你选择相信李明作弊?”
“对,这样我就不是输给了他,而是输给了作弊。”
老陈听到这里,心情很沉重。
这个十八岁的孩子,为了维护虚假的自尊心,把自己变成了魔鬼。
08
第三天,李明主动要求来派出所见张磊。
“明明,你确定要见他?”王秀英担心地问。
“妈,我想跟他说清楚。”李明坚定地说。
“万一他又......”
“不会的,而且这里是派出所。”
在老陈的安排下,两个少年在审讯室里面对面坐着。
张磊看到李明额头的纱布,眼神闪躲。
“磊子。”李明先开口。
“你......你的伤怎么样?”张磊问。
“没事,就是缝了几针。”李明说,“磊子,我想问你,为什么觉得我作弊?”
张磊低下头:“因为那次月考......”
“哪次月考?”
“去年11月,数学考试。”张磊的声音很轻,“你回头捡笔的时候......”
“我记得那次考试。”李明点头,“我的笔确实掉了。”
“你看了我的试卷。”张磊说。
“磊子,我只是捡笔,真的没有看你的试卷。”李明诚恳地说。
“那你为什么总是比我考得好?”张磊抬起头,眼中满含痛苦。
这个问题让李明也陷入了沉思。
“磊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明老实地说,“可能是运气,也可能是方法不同。”
“什么方法?”张磊急切地问,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就是多做题,多总结。”李明说,“还有就是心态要好。”
张磊的眼神暗淡下去:“又是这些。”
“磊子,这真的是我的方法。”李明说,“我没有什么秘密武器。”
“那我为什么就是考不过你?”张磊的声音带着绝望。
李明沉默了很久:“也许这就是天赋的差距吧。”
“天赋?”张磊苦笑,“所以你承认你比我聪明?”
“不是聪明,是更适合考试。”李明纠正道,“但你有很多我没有的优点。”
“比如?”
“你的字写得比我好,篮球也比我强。”李明认真地说,“还有,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这些有什么用?”张磊自嘲道,“又不能帮我考高分。”
“磊子,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李明反问。
这个问题让张磊愣住了。
是啊,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为了几十分的差距,他把自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值得吗?
“李明,如果时间能重来,你会怎么做?”张磊问。
“我会早点跟你交流。”李明说,“如果我知道你有这种想法,一定会解释清楚。”
“可是我不会信的。”张磊摇头,“当时的我已经入魔了。”
“那现在呢?”
“现在我想明白了。”张磊的眼泪又流出来,“但是已经晚了。”
09
“磊子,我原谅你。”李明突然说道。
张磊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
“我说,我原谅你。”李明重复了一遍。
“为什么?”张磊哽咽地问,“我差点毁了你的一切。”
“因为我理解你的痛苦。”李明说,“虽然我不赞同你的做法,但我理解你的感受。”
“你理解?”
“对,高中三年的压力我也有。”李明说,“只是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同。”
张磊听到这话,眼泪如决堤般涌出。
“李明,我不配得到你的原谅。”
“每个人都会犯错。”李明说,“重要的是能否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我学到了。”张磊擦着眼泪,“我学到了嫉妒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那就够了。”
“李明,我们还能做朋友吗?”张磊小心翼翼地问。
“我们一直都是朋友。”李明伸出手,“只是中间有些误会而已。”
张磊看着那只手,犹豫了很久,最终握了上去。
“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都要向前看。”
一周后,张磊的案子开庭审理。
法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表情严肃。
“被告张磊,你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有异议吗?”
“没有异议。”张磊站起来回答。
“你为什么要故意伤害李明?”
张磊沉默了一会:“因为我的偏执和嫉妒。”
“具体说说。”
“我误以为他在考试中作弊,心里积累了很多怨恨。”张磊如实说道。
“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不了。”张磊摇头,“我错了,他从来没有作弊过。”
法官点点头:“李明同学,你对被告的处罚有什么意见?”
李明站起来:“法官,我希望能从轻处理。”
“为什么?”
“因为他也是受害者。”李明说,“他是自己错误认知的受害者。”
法官看了看案卷,最后宣判。
“鉴于被告系未成年人,认罪态度良好,且被害人请求从轻处理,判决如下......”
张磊被判故意伤害罪,免于刑事处罚,行政拘留十五天,赔偿医疗费用。
宣判结束后,张磊的父母向李明一家深深鞠躬。
“谢谢你们的宽容。”张磊的父亲说。
“都是年轻人,犯点错误可以理解。”李建国说,“希望磊子以后能好好的。”
十五天后,张磊从拘留所出来。
第一件事,他去了李明家。
“磊子!”李明开门看到他,有些惊喜,“你出来了?”
“嗯,我想来看看你。”张磊有些拘谨。
“快进来,我正在收拾行李。”
“你要去北京了?”
“对,下周报到。”李明让他坐下,“你呢?被哪个学校录取了?”
“南京理工大学。”张磊说,“第二志愿。”
“那也很好啊,南京是个不错的城市。”
两人聊了一会,张磊准备告辞。
“李明,我想最后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觉得我还有机会重新做人吗?”
李明认真地看着他:“当然有,你才十八岁。”
“可是我做了那么过分的事......”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李明拍拍他的肩膀,“重要的是未来。”
张磊点点头,眼圈又红了:“谢谢你,李明。”
“磊子,我们保持联系好吗?”
“好。”
两个少年在夕阳下告别,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来源:九申篮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