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全国农村办无事酒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令人特别的反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5:41 2

摘要:就拿湖北农村来说,出嫁女儿出阁宴,结婚酒席,生小孩满月酒,一岁生日宴,12岁生日宴,升学宴,36岁生日宴,49岁生日宴,50岁生日宴,60岁生日宴,70岁生日宴,80岁生日宴,90岁生日宴,搬家乔迁新居宴,新店开业宴席,老人去世宴席。

说到农村办酒席,原来人们都特别支持,现在听说农村办酒席只能摇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所谓的接喝酒咋那么多,各种名目繁多的酒席让吃到怀疑人生!

就拿湖北农村来说,出嫁女儿出阁宴,结婚酒席,生小孩满月酒,一岁生日宴,12岁生日宴,升学宴,36岁生日宴,49岁生日宴,50岁生日宴,60岁生日宴,70岁生日宴,80岁生日宴,90岁生日宴,搬家乔迁新居宴,新店开业宴席,老人去世宴席。

以前老一辈说红白喜事吃席,这个是很平常的,但是感觉现在的酒席太多了,也变味了,有些人真的是没事找事就是要办酒席,说直白的就是想收红包礼金。

特别是那些每年都在办酒席,接亲朋好友去吃席的,不去不合适,去吧实在是心里不舒服,农村办酒席怪现象特别多,比如从农村搬家乔迁新居办酒席,过几年农村建房子又搬家乔迁办酒席,还有一年中,年初儿子过36岁生日宴,不到几个月父亲过60岁生日宴,大办操办,还特别隆重,让很多人苦不堪言。

终于有官方媒体关注到了农村滥办酒席,作为一个农村人,早就苦不堪言了,一年到头打工挣点钱还不够吃酒席,不是在吃酒席,就是在吃酒席的路上,形成了这种风气,恶性循环,真希望父母官们能管管了。

确实泛滥,但是感觉禁止不了,毕竟有些亲情不好意思不去。我有两位亲戚,比较亲的那种,崴脚都打电话让我们去看她,至少三百五百拿钱给她,很无奈但是真没办法,我拉不下那个脸。

湖北网友说,某些地方就是这样:结婚酒,满月酒,抓周酒,周岁酒,五岁酒,十岁酒,升学宴,乔迁宴,等等。份子钱都是300起步,酒席真的上不了台面,纯赚。

甘肃网友说,我老家甘肃庆阳,份子钱村里人一般是50,亲戚几百块,但酒席好,基本不会赚,基本就是结婚,满月(部分无),白事这三个!

江苏网友说,我是江苏滨海的,近五年还没出过份子钱,我们家族里结婚,过寿都不收礼了,更别谈什么,乔迁升学之类了,除了一个老人过世和小孩出生祝福,别的全都不收礼了!

确实很多省份的歪风邪俗确实应该管管了!普通老百姓真的苦不堪言,而且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感觉越穷的地方,这种现象越严重,就拿湖北来说,经济方面发展方面有些地方还是全国倒数,但是这种酒席明目最多,满月酒、周岁酒、十岁酒、大学升学宴,研究生升学宴,订婚宴,结婚宴,五十岁,六十……更有甚者买个面包车,周围邻居都去放鞭炮要求去请客……然后单个酒席里面又衍生好多收钱项目,比如结婚宴,除了随礼红包,还有舞台点歌祝福红包、喝茶红包、早起吃蛋红包,完全让人惊讶不已!

越来越多的一些省份的风俗太过离谱,且有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如乱办酒席,路人讨喜烟,讨红包等不良行为,真到了政策干预不可的地步!

哪像广东那边,极少有人办酒的,有许多还是不收红包的,更没听过在广东讨要喜烟及红包的现象,广东人视这一行为是丢子孙的脸,如有某人敢做出这种讨喜烟的行为,会被路人骂惨,被子女骂死的,我们这里许多人结婚,住新房子都不办酒的,只是近系的人聚一聚,有些人是结婚酒,满月酒,住房酒都没办过的,就凑在某一个喜事上办一次酒,但一般亲戚朋友的红包都不大,且有回礼红包,有的干脆不收红包!

湖南网友说,我们那里任何人请客办酒,村民都非常愿意参加。主人办酒,普通村民人情钱约120元,主人回礼50元现金+一包25元的烟+一瓶饮料+瓜子糖。约80元。 然后主人请客吃饭,吃不完的打包。所有请客的都肯定亏本,所以我们那边请客都是:主人必然亏本的,客人也愿意一起热闹热闹。不像有的地方请客就是为了敛财。没有人情味。

个人观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牵头明文规定,以后除了丧嫁娶,其它闲杂事务要办酒席充面子,可以!但只能请吃席,不能收礼。我看以后还有谁滥办酒席。

政府应该管制农村的滥办酒席,我亲眼看见,流动酒席的鱼肉菜倒进垃圾桶里的不少,攀比之风糜烂,本来我生活的农村贫困,虽则礼金微薄,实则农活太忙,有的事情使我左右为难?

实际上没有人反对办酒席,而是人们反对办无事酒席,一方面很多农村人收入不高,养老金又少的人,根本支撑不起明目繁多的无事酒,另一方面,大操大办不仅影响社会文明新风尚,还形成了特别极端的攀比心理,只认钱不认人的现实距离,同时,滥办酒席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一些大型节假日,好不容易一家人聚在一起放松,然而有些办无事酒的人偏偏选择在这个时间,特别让人不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酒席造成严重浪费,饭菜根本吃不完,垃圾桶倒出去的看着让人心痛,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农村老人去世,邀请特别多的唢呐乐队敲锣打鼓,形成了鲜明对比,看谁请的多就代表实力,有面子,薄养厚葬的丑陋恶习让人极其反感,不仅是噪音污染,也没有让人觉得老人去世,家人后辈有多悲伤,一套乐队动不动就要花费几千元,随便安葬一个老人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这风气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很多人也很无奈,无法接受却又无能为力,期待政府部门出台规定来改变这些不良习俗,让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的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传播与发扬。

来源:改伟乡村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