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结论是,月薪2万,即使在生活成本不菲的一线城市也算很高了。
今天来聊点让咱打工人牙痒痒的。
还记得前几年,某乎特别爱讨论“月薪几万才算高薪”。
当时的结论是,月薪2万,即使在生活成本不菲的一线城市也算很高了。
但不曾想到,这等高级牛马,走进高端水果店照样心里发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端水果店五个字几乎是跟百果园画上等号的。
网上一直有人吐槽,说越来越不敢进百果园,每次结账都被吓一跳。
就说阳光玫瑰,社区超市卖6.98元/斤,百果园卖13.9/斤,身价翻倍。
差不多重量的半个麒麟西瓜,盒马和小象超市不超过20元,百果园直接问你要40元。
还有12元一颗的猕猴桃、10元一颗的百香果......
看一眼ip,我也不在日韩吧,怎么吃个水果跟被打劫了一样。
其实水果刺客也不是啥新鲜事,有些水果级别高、品质好,走高端路线,确实是贵。
跟新闻哥聊这事,他也嫌贵,但他说,不买不就行了,下班回家路边买的瓜也挺甜。
没错,本来打算和百果园老死不相往来,它贵它的,我买别家的。
但架不住总有人想当我爹。
前几天,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了自家水果贵的争议。
他说,消费者嫌贵,是因为不懂水果、不够成熟。
等等,我只是一个路过买水果的。
不对,我只是一个路过但买不起水果的。
怎么突然被教育了?
董事长表示:商业就两种,一种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一种教育消费者成熟起来。
合着两种都是说我笨呗。
这视频一发,直接闹出公关危机。
百果园的员工和加盟商们欲哭无泪:老板我求求你快闭嘴吧.jpg
然后集体出动解释,说大家别误会啊,不要断章取义,原话不是这么说的。
咱来看看原话说的啥:
懂了,他家水果都考了教师资格证(不是
原来买不起百果园,不仅因为我没钱,还因为我认知水平有限,有眼不识泰山。
好嘛,不如别解释了,越描越黑。
要不然,人才引进一下李佳琦和钟薛高,三个人凑个小虎队?
出道曲我都想好了,就叫《我们的东西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别说,钟薛高创始人还真回应了百果园这事。
8月11日的直播里,他说余惠勇只是表述让大家不舒服了,没有恶意,更没有看不起消费者。
这位自身难保的泥菩萨,还是关心关心直播间滞销的雪糕吧。
说回百果园。
董事长那边狠话一撂,这边网友就把之前的那些烂事全给翻出来了。
先是去年3·15,武汉的一家百果园被曝光用烂水果做果切。
店员:化腐朽为神奇,你学会了吗?
当时还查到百果园售卖过期水果、车厘子等级以次充好、门店督察形同虚设。
因为这些事,百果园还在热搜上挂过好几天。
看来即便在高端水果店,价格和品质也并不挂钩。
声称高价优质,实则价格肯定贵,品质有几率烂。
有人说,发现坏了就退货呗。
他以为的百果园:三无退换服务,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不好吃就退”。
现实中的百果园:黑猫上随手一搜就是3000+条投诉,退款要和客服艰难battle。
不退就不说了,怎么还有申请退款以后被封号的?
当然,消费者不是吃素的,没人乐意当冤大头,也没人把百果园当小孩。
2024年之前,百果园业绩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到了2024年,百果园一年间闭店966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净利润亏损近4亿。
以前由公司承担成本的三无退换,从去年开始,也变成了公司承担60%,剩下的由加盟商承担。
不过,百果园的ToB收入倒是同比增长了30%。
换句话说,他们的客户大头不是散客,而是大型超市、零售商,或者有招待、送礼需求的公司,而且这块的需求还在往上走。
怪不得董事长趾高气扬,原来他根本没看上普通消费者兜里的仨瓜俩枣。
去年3·15之后,百果园的名声虽然开始变臭,但总体上为它说话的还是不少。
毕竟,不管是选品还是售后,百果园此前在业内的口碑还算上乘。
但这次董事长的嘴没把好门,顾客翻起脸来,同样比翻书还快。
最近几年,中高端消费市场都在走下坡路。
别说水果了,那些做餐饮的、做家居的,也在经历不景气的大环境。
曾经愿意为“品质”和“故事”买单的付费会员,正在从各个app悄然离开。
即便百果园2024年财报里,“性价比”三个字足足出现了24次;
即便董事长自己在上市演讲也说过,“为顾客即为天下”。
去意已决的用户哪天真不续费了,招呼都不会打一个。
毕竟他们来你店里买的只是水果,不是课。
最后,顺手介绍新闻哥一时兴起做的新栏目《寻鲜记》,都是哥迷家乡的时令好物,没有带货链接,权当是为同学们的家乡特产卖吆喝。
还有其他时令推荐的同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新闻来源
《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凤凰网财经
《3·15特别报道 | 记者卧底调查百果园》湖北经视
《钟薛高创始人谈百果园事件》梨视频
来源:灰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