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挖出327枚比特币?当地纪委:拆穿AI谣言比查真案子还费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4 13:10 2

摘要:当"女官员用政府服务器挖矿327枚比特币"的新闻刷屏时,恐怕连最资深的币圈玩家都要倒吸一口凉气,按当前市价计算,这笔虚拟财富足以在贵阳全款买下整栋写字楼。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的段子更是添油加醋:"原来最懂区块链的不是马斯克,而是我们的T级干部""这哪是挖矿,根本

这起"比特币贪腐案"的戏剧性反转,堪称一场教科书级的网络谣言传播样本。

当"女官员用政府服务器挖矿327枚比特币"的新闻刷屏时,恐怕连最资深的币圈玩家都要倒吸一口凉气,按当前市价计算,这笔虚拟财富足以在贵阳全款买下整栋写字楼。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的段子更是添油加醋:"原来最懂区块链的不是马斯克,而是我们的T级干部""这哪是挖矿,根本就是印钞机"。

刚刚,贵州纪委监委正式回应,所谓"比特币挖矿"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某些自媒体用AI炮制的"科幻剧本"。

细究这场闹剧的传播链条颇具讽刺意味:最初某西南媒体未经核实转载了自媒体内容,而该自媒体又承认使用了人工智能生成"爆炸性细节",这种"AI造谣-媒体放大-全网狂欢"的传播模式,真的很像就是当代信息瘟疫的典型病例。

耐人寻味的是,即便在官方辟谣后,仍有部分平台保留着《61岁女官员用政府服务器挖327枚比特币》这类标题党文章。这些内容不约而同强调主人公"技术型官员"的身份,刻意将大数据局长与加密货币进行概念捆绑,甚至绘声绘色描述"调查人员从加密硬盘恢复钱包密钥"的影视剧情节。这种将专业技术犯罪与反腐议题嫁接的叙事策略,显然比干巴巴的辟谣通报更具传播力。

从传播学角度看,这起事件精准踩中了公众的多个敏感神经:对"高科技腐败"的猎奇、对"官员监守自盗"的想象,以及比特币自带的暴富神话色彩。就连辟谣新闻下的热评都透着黑色幽默:"可惜了,要是真的该多刺激""建议纪委下次真查查矿机,说不定有惊喜"——这种集体玩梗的心态,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谣言本身的危害性。

相比过去粗糙的PS造假,如今算法能自动生成逻辑自洽的"新闻要素",连官员职务、办案细节都能严丝合缝地嵌入叙事。当贵州纪委工作人员接到无数求证电话时,或许也在苦笑:要拆穿这些技术制造的"完美谣言",耗费的行政成本恐怕比调查真案子还高。

这场闹剧最终以涉事媒体撤稿收场,但它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当流量野兽撞上AI技术,我们与真相之间,或许只隔着一个点击量的距离。

所以啊,现在连吃瓜都要先问一句,这瓜是真人种的还是AI种的?

你觉得呢?

信源:纪委监委

来源:妖精不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