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拿大华人Alisa说:“我觉得《南京照相馆》在卡尔加里上映特别有意义,对于我们海外华侨华人而言,不管是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我们以及后代都不能忘记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希望在加拿大的华侨华人都能来看一下。”
电影《南京照相馆》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上映。多位海外侨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影片以
“小人物”呈现“大历史”获得观众共鸣,他们呼吁将影片译制成多种语言。
电影海外上映 观众深受触动
当地时间8月11日晚,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办首映仪式。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馆、华侨华人以及当地民众150余人参与观影。
当地时间8月11日晚,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办首映仪式。受访者供图
加拿大华人Alisa说:“我觉得《南京照相馆》在卡尔加里上映特别有意义,对于我们海外华侨华人而言,不管是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我们以及后代都不能忘记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希望在加拿大的华侨华人都能来看一下。”
中国远征军后代、旅加侨领杜融观影后表示,“‘牢记历史,吾辈自强’这是电影的主题也是灵魂所在”。杜融曾担任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抗日战争史维会副会长,常年致力于在海外收集抗日战争史和日本侵略史的文物史料。
8月8日晚,“光影致敬·家国回响”《南京照相馆》观影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代表活动主办方发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是铭记历史,警醒未来,共同守护和平的重要时刻。
姜建新告诉记者,在放映现场,几位澳大利亚朋友在电影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开。“很多人主动与我交流,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如此直观地感知南京大屠杀背后的历史沉重与和平价值。”
姜建新说,这些观众认为“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的伤痛记忆,更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铭记的集体教训”。
8月8日晚,“光影致敬·家国回响”《南京照相馆》观影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受访者供图
“影片通过小人物视角呈现大历史的叙事手法,对于国际社会认知南京大屠杀具有独特价值。”姜建新表示,多年来,国际上关于这一历史的传播多以书面史料或宏观影像为主,《南京照相馆》则用情感细节引导观众走进那个时代。
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和志耘表示,看完电影心情十分沉重,这让他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亲人,“虽然我们这一代没经历过战争,但通过影像,能感受到那种生离死别的痛”。
和志耘认为,这部电影通过平静记录的方式,让观众以普通人视角感受那段惨痛历史,因此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共鸣。
真相不容篡改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南京照相馆》讲述了一群南京普通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在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时,意外发现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最终挣扎求生并带出照片的故事。
故事改编自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的真实历史事件,他保留的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最终在战后成为了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表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和平带来深重灾难。《南京照相馆》还原了那段触目惊心的历史,也刻画了普通中国人的悲壮抗争。
乐桃文说,日本一些政客不仅拒绝正视和反省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还妄图混淆视听、美化侵略行径。“真相不容篡改,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南京照相馆》海报。
乐桃文告诉记者,他的母亲生前多次向他讲述,外婆曾带着年幼的她和大舅藏身山洞以躲避日军。“中国人在这片自己的土地上被侵略者驱赶、迫害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伤痛。”
今年,乐桃文协调组织美国犹他州华侨华人共同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展览会、音乐会等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说。
侨胞呼吁把电影译制成多种语言
记者注意到,《南京照相馆》的英文片名译为“Dead to Rights”,意为铁证如山。导演申奥说:“铁证如山、证据确凿,与影片主题表达一致;另一层意思,这一英文词组还能表达向死而生、矢志不渝的情绪。”
姜建新告诉记者,多年来,国际上关于这一历史的传播多以书面史料或宏观影像为主,《南京照相馆》则用情感细节引导观众走进那个时代。“影片通过小人物视角呈现大历史的叙事手法,对于国际社会认知南京大屠杀具有独特价值。”
加拿大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缪熙指出,《南京照相馆》通过具象的人物命运和视觉叙事,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那段黑暗岁月中普通中国人的遭遇与抗争精神。这对于培养年轻一代形成全球视野下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据报道,《南京照相馆》8月15日将在北美地区上映,后续还将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观众见面。随着电影的热映,许多在国内参访的侨胞已提前观看,爱尔兰华协会秘书长马瀚龙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照相馆》剧照。
马瀚龙说,影片最他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照相馆里众人筹备合影的那一幕。王骁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老金缓缓展开那一幅幅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演员们噙着热泪齐声呐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那一刻,我心潮澎湃。
“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马瀚龙表示,他会向身边的外国朋友推荐这部影片,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卡塔尔中文教师刘慧在参加中国夏令营期间,特意带10岁的女儿观看了这部影片。“孩子是在卡塔尔出生长大的,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主要来自课本以及大人的讲述。电影把影像、故事和人物结合起来,使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沉重与残酷。”她说。
在刘慧看来,《南京照相馆》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她呼吁将电影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更多国家上映,使海外年轻一代能够了解那段历史真相,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凭借超高口碑,《南京照相馆》票房节节高升,截至8月11日14时许,影片累计票房已超22亿元。8月12日,片方宣布电影延长上映时间。
责编:马海燕
来源:中国侨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