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轮胎作为汽车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其性能与状态直接关乎行车安全和驾乘体验。对于广大车主,尤其是汽车领域关注者,掌握轮胎选购、使用及养护知识至关重要,以下从多维度详细解析。
轮胎作为汽车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其性能与状态直接关乎行车安全和驾乘体验。对于广大车主,尤其是汽车领域关注者,掌握轮胎选购、使用及养护知识至关重要,以下从多维度详细解析。
一、选购:匹配需求是核心
(一)按车型与用途选
不同车型对轮胎需求差异大。家用轿车注重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优先选滚动阻力小、静音效果好的轮胎,像主打舒适的米其林 Primacy 系列,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降低车内噪音;SUV 车型若常走非铺装路面,需兼顾抓地力与耐磨性,百路驰 KO2 这类全地形轮胎,在泥地、砂石路表现出色,但公路行驶噪音相对大;纯电车型因扭矩输出特性,对轮胎承重和抗磨损要求更高,部分品牌推出的新能源专用胎,优化了胎体结构,可减少能耗。
(二)警惕选购陷阱
选购时,别轻信 “全能胎” 宣传。部分商家鼓吹轮胎兼具极致抓地、超长耐磨、超低噪音,实际性能存在取舍。同时,注意轮胎生产日期,轮胎侧壁上的四位数字,如 “2305” 代表 2023 年第 5 周生产,库存超 3 年的轮胎,橡胶老化严重,性能大幅下降,即便价格低也不能选。还要辨明翻新胎,翻新胎胎面花纹沟深浅不均、胎侧标识模糊,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索要正规发票,能有效规避。
二、使用:日常检查与应急处理
(一)日常检查要点
每周应检查轮胎气压,气压过高易爆胎,过低增加油耗和磨损,参照车辆使用手册标注的标准气压(一般在驾驶座车门内侧)。同时观察轮胎磨损,胎面有磨损标记(一般为 1.6 毫米高的凸起),到标记处需及时换胎;发现胎面有鼓包,是帘线断裂征兆,必须立即更换,否则高速行驶极易爆胎;还要清理胎纹里的石子、异物,防止损伤轮胎,影响排水和抓地。
(二)应急情况处理
爆胎时,若在高速,双手紧握方向盘,别猛打方向,点刹降速,逐步驶向应急车道;市区行驶爆胎,同样稳住方向,轻踩刹车靠边。轮胎漏气慢撒气,可先用充气泵临时补气,开到维修店检查,若扎钉,小伤口可补胎(蘑菇钉补胎对伤口修复更彻底),伤口过大(超过 6 毫米)或在胎侧,为安全着想建议换胎。
三、养护:延长寿命有方法
(一)定期换位与平衡
一般每 1 万公里或 6 个月进行轮胎换位,遵循车辆手册推荐的换位模式(如交叉换位、前后换位),让轮胎磨损均匀,延长整体寿命;更换新胎或补胎后,要做动平衡,否则高速行驶方向盘会抖动,影响驾驶体验和轮胎寿命。
(二)环境与驾驶影响
避免长时间让轮胎暴晒或处于极低温度,高温加速橡胶老化,低温使轮胎变硬变脆,降低抓地力;驾驶习惯也关键,频繁急加速、急刹车、原地打方向,会加剧轮胎磨损,平稳驾驶既能保护轮胎,又能提升行车安全和燃油经济性。
轮胎的选购、使用与养护,每一步都和行车安全、用车成本挂钩。掌握这些知识,能帮车主选到适配轮胎,保障用车安全,还能延长轮胎寿命、节省费用。你在轮胎使用中遇过啥问题,或有独特养护技巧,欢迎评论区分享!觉得内容有用,点赞、关注、收藏,后续还有更多汽车实用知识分享 。
来源:车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