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苏州楼市热度最高的事是什么?没错,是法拍房,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热门板块奥体南的泊云庭,经常看我直播的人应该清楚,对于法拍房我的分析每次都能应验,上个月这套房子就有人在直播间咨询我说是不是泊云庭的房价不稳,法拍房的起拍价怎么这么低,148平正常市场成交价5
这两天苏州楼市热度最高的事是什么?没错,是法拍房,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热门板块奥体南的泊云庭,经常看我直播的人应该清楚,对于法拍房我的分析每次都能应验,上个月这套房子就有人在直播间咨询我说是不是泊云庭的房价不稳,法拍房的起拍价怎么这么低,148平正常市场成交价560多万,怎么起拍价只有268万,我也在直播间和所有粉丝说过,这套房子最终的成交价不会低于400万,有可能接近500万,但是如果超过500万,拍这套房子就没有意义了。买法拍房的人一般都是有捡漏心理,为什么最近很多法拍房一拍没人拍,二拍的价格反而超过一拍,其实就是抓住人性中想捡大漏的心理。
联想到现在的房企卖房,500万均价的房子,房企会在宣传广告上打上450万,然后右下角会写上一个'起‘字。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房子一楼最便宜的价格是450万。实际好楼层可能要500多万。这一招屡试不爽,很多预算只有450万的甚至400万的以为自己可以够一够,纷纷被吸引过来看房,结果是人气更旺了,到访率更高了, 很多人看完房子觉得多加50-100万也能接受,结果确实是好的。
就好像最近市场上热度很高的二手房砍价低佣模式,两年前这个模式刚刚出来的时候我做过深度研究,也算是比较早接触的,但是我并没有去做,这个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有些人打折中介费之手3000,5000,或者0佣金的幌子在忽悠买房人,刚开始很多人都是正常收房东佣金,因为他们明白现在是买房市场,不是卖房市场,很多人就无脑去砍房东的价格,一为了流量,二为了成交,流量做起来之后更是有恃无恐,更可怕的是有些中介表面不收买房人的佣金,实则把所有的利润都在房东那边找回来,吃差价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现在房东卖房是弱势群体,有时候为了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很多条件也是被迫同意。 而联想到泊云庭的法拍房,情况其实是大同小异,低价吸引人群,最高高价拍出。在法拍行业这招屡试不爽。
昨天的这套法拍,起拍价268万,第二次出价269万左右,第三次出价就已经加到了400万,截至现在这套房拍到了465万,今天中午看结果,房子为什么会被法拍,无非是贷款违约,债务纠纷,企业破产,等各种原因导致个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导致房子被法院拍卖,所以如果接近二手成交价,真的没必要拍,一般有足够的价差才可以考虑。
除了苏州的这套法拍房,以及接下来上华琚的低价法拍之外。上海的法拍房也是玩出花来了,1元购起拍,什么松江,奉贤,崇明,青浦,金山,等等特别偏远的地方为主,这些房子基本有一个共性,二手没什么成交,也就是正常卖房很难卖的出去。比如上海崇明岛最北边有个长乐一村一元起拍,这个小区上个月底拍完的价格是7万多,但是结果是什么?你猜,双方达成解约,后续互补追责。 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很多, 比如低价拍,中间找熟悉的人跟拍,如果鱼饵上钩,拍到心里价位就成交,如果没有拍到想要的价格或者拍的很低,那么自己人再加钱拍下来。 但是低价起拍的还有一类房子是有问题的,比如凶宅,或者房子里有纠纷,或者隐藏额外高额费用等等。
这让我想到上海有一个房东卖豪宅,把自己的挂牌给中介,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很多人莫名而来,中介也是尽力推荐,结果就是排队看房,排队谈价,最终的成交价甚至比市场价还高,真是太聪明了。流量这一块玩的真6 .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不贪,就不会被收割。 所有的低价都只是营销的一种手段而已,低总价,远低于市场价,才会吸引更多人关注,这才是目的。
来源:环沪良哥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