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实践 | 蒙阴的绿水青山转化记:山头绿、腰包鼓、日子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19:32 2

摘要:“过去觉得山沟沟里只有石头,现在满山桃树就是摇钱树。”在蜜桃合作社忙活的刘大妈擦着汗笑道,“连蜜蜂采蜜都成了风景,城里人抢着来看——这绿水青山啊,真是咱农民存钱的‘绿色银行’!”在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绿意不仅是风景,更是财富的密码。这里生动绘就着“山头绿、腰包

“过去觉得山沟沟里只有石头,现在满山桃树就是摇钱树。”在蜜桃合作社忙活的刘大妈擦着汗笑道,“连蜜蜂采蜜都成了风景,城里人抢着来看——这绿水青山啊,真是咱农民存钱的‘绿色银行’!”在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绿意不仅是风景,更是财富的密码。这里生动绘就着“山头绿、腰包鼓、日子甜”的画卷,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满群山,水清如镜生态根基越筑越牢

登高远眺,蒙阴群山叠翠,林木覆盖率高达73%,岱崮地貌奇观耸立其间。守护这片绿的决心,落在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的治理上。面对山东第二大水库——云蒙湖,蒙阴打出一套生态“组合拳”:农户改厕、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整治、围网养殖彻底“清零”……一套功夫下来,全县75%以上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云蒙湖核心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一湖碧水映照出生态立县的坚定步履。

绿生金银,产业兴旺百姓腰包越来越鼓

生态好了,如何让百姓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蒙阴找到了“生态”与“富民”的黄金结合点。依托百万亩果园的“家底”,蒙阴将蜜桃产业做到极致。71万亩蜜桃漫山遍野,“蒙阴蜜桃”品牌价值高达266.44亿元,稳坐全国县级蜜桃面积和产量“头把交椅”。这抹“桃红”,是果农脸上藏不住的笑意,年人均果品收入超3万元,户均超11万元。

好山好水出好蜜。蒙阴3.2万群蜜蜂穿梭于200万亩蜜源植物间。山东蒙甜蜂业等龙头企业,不仅生产优质蜂蜜、蜂王浆,更研发出蜂蜜酒、蜂蜜面膜等60余种高端产品,年产值过亿。养蜂合作社遍布乡镇,老蜂农经验丰富,年轻人直播带货风生水起,“甜蜜事业”越做越红火。

不仅如此,依托国家级湿地公园云蒙湖、5A级蒙山景区等生态“明珠”,蒙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绿水青山成了“聚宝盆”。“云蒙明珠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应运而生,集综合服务、特色民宿、垂钓中心、露营基地、婚拍基地于一体。曾经的库区渔民,如今在家门口开起渔家乐,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蜂旅融合也渐成气候,蜜蜂文化科普馆、蜂巢民宿、蜂味餐厅、蜜蜂主题节日,吸引游客体验“嗡嗡作响”的生态乐趣。

绿能生“金”,价值跃升生态之路越走越宽

蒙阴的探索不止于产业,更在于让生态价值看得见、摸得着、能变现。全县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全域生态资源大数据“清单+底图”,核算出全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高达355.68亿元,让无形的生态价值有了具象的衡量。

古树名木可质押获得“生态贷”,森林碳汇探索“碳金融”,整村生态资源能获得银行授信……十余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让绿色资源“变活钱”,为蜜桃、蜜蜂、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探索的‘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路径,核心就是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老百姓在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获得金山银山。”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蒙阴县分局局长刘继奎道出了蒙阴实践的真谛。在这里,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一条“生态好、乡村兴、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康庄大道,在沂蒙群山间越走越宽广。

记者:李殷婷 纪培振 编辑:李伟审核:张金秋 薛梅

来源:山东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