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说最近老头子开始每天做俯卧撑,早上起来做一组,晚上再来一组,已经坚持了两个月。她半信半疑地问我:“你说这俯卧撑,还真能降血压?”我当时笑了笑,心里却咯噔一下,想着这事儿倒是真值得说道说道。
前几天,小区门口碰到邻居张阿姨,她脸色红润,笑得合不拢嘴。说她家老头子的高血压居然降了不少,原先每天吃两种降压药,现在医生让减量观察了。
我一听还挺惊讶的,张叔这几年血压一直不太稳定,属于那种一紧张就飙上去的类型,怎么突然就控制下来了?
她说最近老头子开始每天做俯卧撑,早上起来做一组,晚上再来一组,已经坚持了两个月。她半信半疑地问我:“你说这俯卧撑,还真能降血压?”我当时笑了笑,心里却咯噔一下,想着这事儿倒是真值得说道说道。
其实在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里,俯卧撑不光是练手臂肌肉的事,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方法用得当,确实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像张叔这样的人,长期坐着不动,血管弹性本来就差,靠点运动刺激,反而能让血管“活”起来。
我家里也有个典型例子,我爸。前阵子体检,医生说他的收缩压比去年多了十个点。我让他先不用急着换药,咱们试试生活干预。结果呢,我爸嘴上答应,实际还是懒得动。
我换了个法子,把俯卧撑“包装”了一下,让他觉得这是男人的“硬气练法”。他就真每天做了,每次十下,两组,坚持了差不多一个月,血压就有了细微的波动。
这不是巧合。研究发现,规律的抗阻训练,比如俯卧撑,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咱们的话说,这种运动会让血管“有弹性”一点,血流通畅,自然压力就小了。特别是静息状态下的血压,变化最明显。而且不会像跑步那样增加膝盖负担,更适合上了年纪的人。
不少人以为只有有氧运动才能降血压,其实抗阻运动的效果也不能小看。俯卧撑属于“自重抗阻”,不需要器械,做起来方便。它能激活上半身大肌群,提高基础代谢,减少脂肪堆积,这些跟高血压全都有关联。特别是腹部脂肪,它会分泌一些容易让血管收缩的激素时间长了,血压就高了。
俯卧撑做得好不好,跟时间也有关系。张阿姨问我:“到底是早上做好,还是晚上做更有效?”这问题还真问到点子上了。
从生物节律来看,人体的交感神经在早上比较活跃,这个时候做俯卧撑,更容易让心率变快,血压小幅上升。听起来像是反效果,但这种短时间的刺激反而能让血管更有适应能力。
而晚上,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做完运动后,身体会自然进入调节状态,血压比白天低。这时候做俯卧撑,更有助于放松血管壁,缓解白天积累的紧张。所以从调养角度看,晚上锻炼更适合高血压人群。不过也别太晚,睡前一小时就不建议再做了,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当然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我婆婆就属于那种一做俯卧撑就头晕的体质。后来我给她换成斜板俯卧撑,用墙壁或桌子支撑上半身,减轻负荷的同时,也能达到锻炼效果。她现在每天在厨房等水烧开的时候,就靠着灶台“压”几下,说比坐着刷短视频强多了。
说到底,俯卧撑这东西不光是个动作,它其实是一个对身体负荷进行小剂量刺激的过程。这种刺激,不像重训那样猛,反而更温和,也更适合中老年人。关键在于规律、持久、不过量。我经常跟我妈说,“你就当擦地板好了,靠着墙压一压,每天弄上一点,比吃保健品强。”
有一次我带小孩去公园玩,碰到一个退休的老教师,身体硬朗得很。他说自己每天早晚都做俯卧撑,几十年如一日。他还告诉我,他年轻时血压就偏高,家族遗传,但他坚持锻炼,现在还不用吃药。他说:“身体这东西,你得让它动一动,它才听话。”我听完觉得特别有道理。
也有人做了几天觉得胳膊酸、腰不舒服,就放弃了。我建议新手可以从“靠墙俯卧撑”开始,每天十下,逐步增加。最重要的是坚持,而不是强度。哪怕每天就做一点,也比完全不动强。尤其是退休在家的老人,时间有的是,就看愿不愿意动起来。
饮食方面也得搭配得当。像我爸那样,做了俯卧撑却天天吃咸菜拌饭,血压能不高吗?所以我给他换成了低钠的调味品,再加点富含钾元素的蔬菜,比如菠菜、芹菜、南瓜,钾钠平衡对控制血压非常关键。有时候一个小配菜,就能拉低一整顿饭的“风险值”。
我还注意到,部分中年人血压不稳,其实和睡眠质量差、情绪焦虑都有关系。俯卧撑这种重复、节律性强的动作,其实对情绪调整也有帮助。它能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让人自然放松下来。特别是晚上做完一组,再泡个脚,很多人反映睡得更踏实了。
张叔现在成了小区里“俯卧撑推广大使”,每天晨练时都带着几个老哥轮流做。他说:“以前觉得锻炼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才知道,越老越不能闲着。”他这话说得可真没错。身体是自己的,血压也不是哪天突然高的,是一点一滴“养”出来的。
我们说养生,不是说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照顾到。运动、饮食、作息、心情这些都不是分开的,反而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俯卧撑看似只是一个动作,但它背后连着的是整套身体的调节机制。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成为改善高血压的利器。
最后提醒一句,俯卧撑虽好,但也得看个人体质。如果本身有严重的关节问题、心脏病、或者血压非常不稳定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循序渐进。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健康之道。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 AmericanHeartAssociation.Resistancetrainingandbloodpressure:Asystematicreview.HypertensionJournal,2021
3. 王玉洁等.抗阻运动对中老年人血压影响的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2
4. 李娜.俯卧撑运动在老年人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
5. 杨俊.身体活动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2021
来源:中医柴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