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癌症疫苗新突破!生存期再延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07:42 2

摘要:癌症治疗领域,一个长期萦绕的梦想正在加速照进现实——量产型、即用型的癌症疫苗,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潜力,为根除术后微小残留病灶、阻止癌症复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癌症治疗领域,一个长期萦绕的梦想正在加速照进现实——量产型、即用型的癌症疫苗,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潜力,为根除术后微小残留病灶、阻止癌症复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就在昨天(8月11日),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重磅发布了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团队主导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一款名为 ELI-002 2P 的非个体化癌症疫苗,在治疗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时,显著延长了他们的无复发生存期。这不仅仅是延长了几个月的生命,而是朝着“治愈”的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其深远影响可能重塑未来的癌症治疗格局。

核心突破:非个体化、量产、即用型疫苗的崛起

理解这项研究的革命性意义,关键在于“非个体化、量产、即用型”这几个关键词。传统的癌症疫苗(尤其是治疗性疫苗)研发思路,往往需要根据每位患者肿瘤的特异性突变(新抗原)进行“量身定制”。这个过程耗时(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耗资巨大、流程复杂,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更像是“高级定制礼服”,难以惠及大众。

ELI-002 2P 疫苗则截然不同。它是一款“现货型”(off-the-shelf)疫苗,就像药店里能买到的流感疫苗一样,是提前批量生产好的。它的设计非常精妙,针对的是在胰腺癌(约90%)和结直肠癌(约40-50%)中极其常见且关键的致癌驱动突变——KRAS基因突变。KRAS突变被称为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直到近年才有所突破。ELI-002 2P 包含了针对 7 种最常见 KRAS 突变亚型(如 G12D, G12V, G13D 等)的合成肽段(mKRAS peptides),以及一种强大的免疫佐剂(Amph-CpG-7909),旨在同时激发强大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反应,形成针对这些突变蛋白的“多管齐下”的免疫攻击。

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期

这项1期临床试验招募了25名已经接受过手术和标准化疗,但血液检测(ctDNA)仍显示存在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 的胰腺癌或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正是复发风险极高的群体。他们接受了不同剂量的ELI-002 2P疫苗注射。

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强大的免疫应答: 高达 84% 的患者产生了显著的抗KRAS突变蛋白的T细胞免疫反应。更关键的是,其中 100% 产生T细胞反应的患者,其T细胞能够同时识别至少2种疫苗包含的KRAS突变类型,显示出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具有广度。此外,24% 的患者产生了靶向KRAS突变蛋白的抗体(B细胞反应)。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这是最核心的发现。在产生T细胞应答的患者中,与未产生应答或应答弱的患者相比,他们的癌症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惊人的65%(风险比 HR = 0.35)。这意味着疫苗诱导的强有力免疫反应,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更长的无病生存时间。清除微小残留病灶(MRD): 在基线时ctDNA检测呈阳性(MRD阳性)的患者中,有 21% 在接受疫苗治疗后,其ctDNA被完全清除(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ctDNA清零是预测长期无复发生存的重要指标,这进一步佐证了疫苗的潜在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为1期试验,安全性是首要评估指标。ELI-002 2P 表现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如疼痛、红肿)和轻微的全身反应(如疲劳、肌肉酸痛),均为1-2级,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或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这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深远影响:癌症治疗范式的潜在转变

ELI-002 2P 1期试验的成功,其影响绝非仅限于一种疫苗或两种癌症类型,它可能预示着癌症治疗,尤其是术后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领域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现货型”疫苗时代的曙光: 这是非个体化、量产型癌症疫苗在关键性临床终点(无复发生存期)上取得积极结果的重大突破。它证明了不需要为每个患者单独定制,通过靶向驱动癌症生长的公共“核心”突变,也能诱导强效免疫反应并带来临床获益。这大大降低了生产复杂性和成本,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未来,像接种预防性疫苗一样,为高风险癌症患者提供“即用型”治疗/预防性疫苗成为可能。KRAS靶向治疗的强力新武器: KRAS突变是癌症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虽然近年有小分子抑制剂(如Sotorasib, Adagrasib)获批,但它们主要针对特定的G12C突变,且面临耐药性问题。ELI-002 2P 通过免疫系统多靶点(7种突变)攻击KRA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更持久、耐药性更低的治疗策略。它尤其适合用于清除术后残留的、携带KRAS突变的癌细胞,填补了当前KRAS靶向治疗在辅助治疗领域的空白MRD阳性患者的精准干预: 该试验精准聚焦于术后MRD阳性的高危患者群体。ctDNA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早、更精准地识别这些复发风险极高的患者。ELI-002 2P 的成功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个极具前景的主动干预手段,将被动等待复发转变为主动清除隐患,真正实现“早干预、防复发”。这代表了癌症治疗向更精准、更主动的“维持治疗”或“根除治疗”模式转变。联合治疗的基石潜力: 作为免疫疗法,ELI-002 2P 具有与其他疗法(如化疗、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靶向药)联合使用的天然优势。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其在更早期(如新辅助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用以期获得更佳疗效,甚至挑战晚期转移性癌症。推动癌症疫苗研发热潮: 这项成功无疑为整个癌症疫苗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验证了特定策略(靶向公共新抗原/驱动突变、使用强效佐剂、聚焦MRD阳性人群)的有效性,将吸引更多资源和资本投入该领域,加速更多“现货型”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希望的提升: 对于胰腺癌等预后极差的癌种患者,以及所有面临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而言,一种安全、有效、相对便捷的防复发手段,意味着更长的无病生存期、更高的潜在治愈希望,以及在此期间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不仅是生存时间的延长,更是生存状态的改善。

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然,我们必须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这是1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安全性和初步活性,样本量相对较小(25人),且缺乏随机对照组。其鼓舞人心的结果需要在更大规模、设计更严谨的2期、3期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到确证。关键问题包括:

在更大人群中,疗效(特别是长期生存获益)是否稳定?最佳剂量方案是什么?对不同KRAS突变亚型的效果是否有差异?免疫应答的持久性如何?是否需要加强针?与其他疗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效果如何?

此外,虽然靶向公共突变是巨大优势,但肿瘤异质性可能导致部分癌细胞不表达这些突变而逃逸,未来可能需要结合其他靶点或策略。长期安全性也需要持续监测。

结语:癌症疫苗量产化时代的敲门砖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团队关于ELI-002 2P疫苗的研究成果,无疑是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一声惊雷。它首次有力证明了,一款无需定制、可大规模生产、即取即用的癌症疫苗,能够有效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精准清除携带致命KRAS突变的残留癌细胞,显著推迟甚至可能阻止癌症的卷土重来。这不仅为无数挣扎在高复发风险中的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点燃了新的希望之火,更以其“现货型”的特性,为癌症疫苗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扫除了关键障碍,铺平了道路。

这项研究的意义,超越了单一药物或单一癌种。它像一块关键的敲门砖,正在叩响癌症疫苗量产化、普及化时代的大门。虽然前方的道路仍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和优化,但ELI-002 2P的初步成功,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未来图景:癌症手术后,患者或许能像接种普通疫苗一样,便捷地接受一针“防复发疫苗”,利用自身免疫力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将复发的风险降至最低,最终实现从“带瘤生存”到“无瘤生存”乃至“治愈”的跨越。这,正是癌症治疗领域梦寐以求的突破方向。我们热切期待后续研究的进展,见证这一革命性策略如何重塑抗击癌症的战场。

来源:投龙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