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6日至28日,“北戴河夏季艺术节——龙图阁·壇艺术馆特藏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举办。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中国敦煌
7月26日至28日,“北戴河夏季艺术节——龙图阁·壇艺术馆特藏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举办。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等研究机构与文博馆藏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为核心,不仅为河北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研讨会设置主题发言、圆桌对话、分组讨论等多元环节,围绕《兰亭序》研究、汉代刻石拓片、刻本印刷、宋代书画、印章专题、敦煌写经等议题展开探讨。在敦煌写经主题研讨环节,50余位敦煌学专家齐聚一堂,从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史学、宗教学、绘画艺术等多个角度分享敦煌学前沿成果。
龙图阁的敦煌写经收藏之路
作为一家民间收藏机构,龙图阁较早就关注并启动了敦煌文献的收藏,2017年一次就购藏了3件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一级文物的敦煌写经和日本写经。2018年在中鸿信拍卖公司举办的一场拍卖中,龙图阁购入一卷颇具传奇色彩的《佛说天皇梵摩经卷》卷五。这件珍贵写经曾被日本友邻馆收藏、日本著名汉学家长尾甲将其收录在《笃敬三宝册》中,卷中有9幅唐人绘画,并有唐代长庆三年落款。
当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黄征,受聘担任龙图阁创始人许尚龙建立的南京金陵博物馆馆长,正为其整理保存在南京汤山库房的藏品——那里既有琉璃、木雕、青铜等器物,也有历代文献。看到这卷写经后,黄征当即建议:“与其分散收藏各类文物,不如聚焦敦煌写经,这是能与国际学界对话的文化名片。”同样也是在2018年,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推出首个敦煌写经及佛教艺术专场,黄征受许尚龙委托前往观展参拍。此次专场近20件敦煌写经成交总额突破1亿元,其中一件日本大谷光瑞旧藏的8世纪唐代中期敦煌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十七》以2245.5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一结果带动了敦煌写经在艺术品拍卖领域的大众认知。黄征回忆:“当时我和许先生都在现场。许先生说,十多年前曾有人想将十余件敦煌卷子打包以400万价格卖给他,他没买。正是这一次,他真正意识到了敦煌卷子的收藏潜力。”
此后,龙图阁不仅每年都对北京荣宝推出的敦煌写经及佛教艺术专场重点关注,而且与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保利、北京永乐、苏富比等多家国内外拍卖公司长期保持良好互动,将敦煌文献纳入重点收藏体系。“2024年龙图阁组织相关专家前往海外考察,在日本寻找并积极推动敦煌写经的购藏征集。”黄征介绍说,目前,龙图阁珍藏有数十卷敦煌写经,其中一卷《维摩诘经》写经长达16米,为目前世界上可流通的最长写经,且保存状态完好;此前提到的《佛说天皇梵摩经卷》卷五,正反面修补痕迹达120处,仅在国际敦煌项目(IDP)中就需占用120个编号条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民间收藏与学界研究结合
“此次敦煌学研讨会我们提前两个月发出邀请,虽然时间不够充裕,但仍收到回执65份,最后成行到会的近60人,覆盖了来自浙江、江苏、甘肃等地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黄征介绍说,与会人员均提前提交了研究论文。
其中,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涌泉针对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真伪予以考证;日本广岛大学教授荒见泰史讲述了杏雨书屋藏羽39写本的制作过程;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聚焦敦煌写经中的御制经序进行了研究;辽宁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郭丹专题讲述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缀残及其意义;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雅君从山西平顺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等等。
黄征针对龙图阁藏《佛说天皇梵摩经卷》卷五进行了详细阐释与分析。他介绍说,这卷写经自出现以来,便面临诸多质疑:早年的日本学者直指其为赝品,国内多位权威专家也对其“敦煌来源”提出疑问,认为“长庆三年”的年号不可能出现在敦煌写本中。为此,黄征经过对原卷反复观察,细心琢磨,于2020年撰写万余字论文发表在《书法研究》期刊,认为该卷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真品,之所以会有吐蕃占领时期却写“长庆三年七月”的纪年,是由于出资抄写者令狐慈以此作为反抗吐蕃、祈求回归大唐的舆论宣传工具,所以彩绘烂然,字大如钱,灵动柔美,与一般敦煌写经有诸多差异。而且,每一幅彩绘的左侧,都有一行独立于经文的佛名,经仔细辨识都是彩绘佛的名号,因此图文一体,非今人添补。
据介绍,龙图阁计划面向一些院校开放藏品,并期待合适时机开展合作,以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的方式推动敦煌写经的深入研究。“我们欢迎学者前来考证,并免费开放藏品供研究者观摩使用。”黄征表示,这种民间收藏与学界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将打破传统研究的资源壁垒,有效促进研究成果的产出。
持续投入助力敦煌学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李进增向龙图阁藏书楼捐赠西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写经,龙图阁藏书楼向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国家版本馆各捐赠《永乐南藏》方册本一册,这些合作都将有力推动敦煌文献的深入研究与保护工作。
龙图阁创始人许尚龙表示,创办龙图阁与壇艺术馆的初衷,既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品收藏的热爱,更期望搭建一个文化传承与艺术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得到专业保护并走近大众。未来,企业将持续投入资源,提升文物修复与展示水平,开展更多公共教育活动,让敦煌学相关研讨从公藏走入民藏的活动常态化,为促进敦煌学发展贡献力量。
研讨会期间,“龙图阁民藏敦煌写经研究院”揭牌,黄征受聘为院长。“依托龙图阁创始人许尚龙数十年深耕构建的敦煌写经收藏体系,联动敦煌学学界力量,研究院计划开展展览展示、研讨交流、出版论文集等系列工作。”黄征介绍说。这也标志着民间敦煌写经收藏与研究的开启,同时为敦煌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参与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民间力量的加入,打破了敦煌学研究的原有边界,也为这门“冷门中的热门”学科带来了更多开放与创新的可能,未来有望书写敦煌学研究民藏研究的新篇章。
来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