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参与打造,《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8月4日-10日在央视播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14:44 1

摘要:光谷东智机器人领衔指挥、武汉爱乐乐团演奏,共同开启《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昨晚,《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在央视正式播出。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不仅是指挥家,它们还以舞者、歌手、超市收银员、厨师等角色出现,展示了当下人形机器人领域前沿

光谷东智机器人领衔指挥、武汉爱乐乐团演奏,共同开启《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昨晚,《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在央视正式播出。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不仅是指挥家,它们还以舞者、歌手、超市收银员、厨师等角色出现,展示了当下人形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机器人矩阵宣布大赛启动

“机器人能自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任务,是因为它有了越来越发达的大脑,也就是具身大模型。”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及CTO、智源学者王鹤说。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姚燕安点评:“机器人大展身手,显示了我们在电动机动力和机械形态方面的精确控制。”

光谷东智机器人领衔指挥《千里江山图》

王鹤与具身大模型机器人互动

开幕式分为“从青铜到硅基”“从代码到具身”“从历史到未来”三大篇章,以机器人和舞者共演人机协奏开场,呈现代码驱动下的“数字生命”觉醒;以“2049月球基地”为背景设定,通过AIGC短片《星际任务》和交响乐作品《欢迎》共同引入开幕式主持人——机器人“筑月”,赋予技术以情感温度和生命意象,在具象化的未来构想中开启对人机共生理念的深层探讨。

第一篇章“从青铜到硅基”聚焦人类早期机械文明的起点和延展。以洛阳博物馆所藏东周铜齿轮为引,追溯从机关术、钟表系统到电动机等机械文明史发展的关键节点。《科学的足迹》通过全息影像方式,邀请多位专家从科技史、仿生设计、信息工程等角度,系统讲述机器人从幻想走向现实、从概念构想到技术落地的创新发展轨迹。伴随影像舞蹈秀《齿轮的接力》,观众得以沉浸式观看鲁班木鸢、墨子飞鸟、苏颂水运仪象台等经典机械的历史场景,直观感受人类对机械智慧跨越千年的持续探索与创新接力。

第二篇章“从代码到具身”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突破。《代码的诗篇》回溯人工智能从图灵测试走向具身智能的历史路径,系统呈现技术演化逻辑。《具身觉醒》汇聚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中包括院士在内的多位学术领军人物,从“智能大脑”“感知系统”“动作控制”三个关键维度系统解读具身智能核心能力,深入剖析技术演进逻辑和应用突破路径。节目还通过国际连线同步展示全球研究前沿成果,进一步拓展科学传播的专业厚度与国际视野。

第三篇章“从历史到未来”直面人机共生时代下的社会价值和伦理命题。在《裂缝中的光》中,残障人士借助外骨骼装置站立行走,表演者与机械臂共舞,体现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情感支持和功能拓展。节目特别设置“机器人宣言”环节,机器人共同登台,发出全球首个“机器人宣言”,提出“我们不是替代者,而是延伸者”主张,标志着智能体从技术工具走向价值主体的象征性跨越。终章AI音乐秀《未来之声》由人类歌手、机器人乐队与儿童合唱团共同完成,充满人机共创的温情,以文明交响照亮未来画卷。

《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湖北总站、技术局,联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程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录制。赛事以“开幕式技能大赛+主题任务挑战赛+闭幕颁奖盛典”等活动展开,旨在构建世界一流、中国标准的机器人竞技展示交流平台,用比赛撬动中国科技的全球传播影响力,引领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作团队介绍,节目秉承应用导向、场景牵引创作理念,系统展示我国在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领域突破和落地成效,在讲述智能技术演进历程的同时,搭建起科研攻关、工程转化和社会认知之间的传播通道,推动科技普及和产业协同同频共振,为构建人机共融的未来社会注入深厚认知基础和文化支撑。

大赛聚焦技术落地和场景拓展,围绕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工业制造、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设计任务化、实景化、工程化的内容单元,CCTV-10科教频道播出开幕式及主题任务赛,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大赛闭幕式,播出时间为8月4日-10日。

比赛共有30家机器人企业参赛,其中光谷企业6家。随着启灵机器人、格蓝若机器人、手智创新、光谷东智、光谷华汇等5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相继落户,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全、机器人最多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运营,光谷正着力打造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应用示范项目和“光谷智造”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光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