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应急 | 专班靠前为企服务 新业态协同共治不脱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11:22 1

摘要:“大家看这张图片,安全出口标识指错了方向,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区璞晶唯庭酒店的会议室里,一场安全交流会如期举行。该区应急管理局“为企服务专班”成员正通过真实案例,向17家酒店的店长剖析风险、传授方法。

2025年8月2日,《中国应急管理报》第2版综合栏目刊发《专班靠前为企服务 新业态协同共治不脱管》,全文如下:

天津河西区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

专班靠前为企服务 新业态协同共治不脱管

实习记者 汪昕

“大家看这张图片,安全出口标识指错了方向,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区璞晶唯庭酒店的会议室里,一场安全交流会如期举行。该区应急管理局“为企服务专班”成员正通过真实案例,向17家酒店的店长剖析风险、传授方法。

作为会场的这家酒店曾是“后进生”,多次在隐患排查中被查出管道井堆放杂物、压力瓶存放不当及配电间大门被大理石墙封闭等安全隐患。店长在会上坦言:“专班不仅帮我们查出了问题,现在更教会了我们方法,推动我们建立更有效的排查机制。”如今,“为企服务专班”正成为推动企业主动查隐患、强管理的重要力量。

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河西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组建“为企服务专班”、实施醇基燃料全链条管控、构建新兴业态协同共治机制等举措,着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随叫随到:专班服务前置生产一线

针对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想整改却不知从何入手的难题,河西区应急管理局组建了由安全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为企服务专班”。“日常执法按计划进行,企业或主管部门有需求,我们随叫随到。”专班成员施连婧介绍,这支队伍的核心任务是前置服务、精准指导,帮助企业查找隐患、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将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专班靠前服务,整合监管执法力量,实行“日常执法检查+按需响应服务”的双轨并行工作模式。在按计划开展常规监督检查的同时,对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安全技术咨询、隐患排查指导等需求,专班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将专业服务直接前移至企业生产一线。

这种模式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抵触情绪。某外资变速箱企业曾自信宣称“管理零漏洞”。专班上门服务时发现:超大车间里噪音过大,紧急情况下员工听不到疏散指令。“我们建议用哨声传递信号——一声集合、两声撤离,简单直接。”施连婧说,企业不仅当即采纳建议,还主动加装应急广播、完善应急预案,并将隐患自查纳入日常管理。

专班的服务并非泛泛而谈。他们通过问卷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面摸排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在安全管理、隐患识别、整改落实等方面的痛点与难点,量身打造“一企一策”服务清单,明确重点排查内容、整改建议和提升路径,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指导:为餐饮企业细致排查后厨燃气、用电、消防隐患,为大型商超科学设计疏散路线、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有些商场缺乏新能源汽车火灾处置经验,我们便组织经验丰富的商户进行实操演练,让大家看得懂、学得会。”施连婧展示着工作记录:专班成立以来,已精准帮扶101家企业,协助整改了131处安全隐患。

全链条管控:醇基燃料有了“安全锁”

如果说“为企服务专班”编织的是覆盖普遍风险、激发内生动力的“柔性防护网”,那么在面对醇基燃料运输、储存、使用等潜在风险高、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问题时,河西区则实施了更严格的全链条“硬核管控”,确保重点领域风险“动态清零”。

河西区对醇基燃料的规范储存、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制定了明确的操作规程:推行使用商户统一编号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供应商“谁送货、谁负责”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环节监管职责,形成严密的责任闭环链条。“现在每次来送货的都是专门的运输员,他们把这些信息逐项填在台账上,街道或应急管理部门会来查验。”河西区铂津湾社区餐饮商户郝老板展示着一个蓝色文件夹,里面整齐夹着醇基燃料安全明白纸、供货商资质、运输车辆许可证、送货单据等材料。

区应急管理局调研发现,醇基燃料市场存在三大痛点:产品杂乱、安全性能参差不齐;“燃料灶具绑定销售”模式导致更换供应商困难;部分商户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储存、使用较为随意。

为此,河西区以铂津湾社区为试点,组织力量对辖区内醇基燃料的供应商资质、运输路线、使用商户进行全面排查,逐户登记造册,建立翔实的“一户一档”信息库,实现从供应源头、运输过程到最终使用的全链条信息可追溯、风险可控。区应急管理局全面排查登记15家燃料供应商的车辆、人员、产品信息;联合街道深入使用商户,明确醇基燃料来源、储量、灶具型号,确保“供、运、用”全过程可追溯;编制《燃料安全手册》,规范储存、加注流程,要求商户每周自查、供应商每月联合检查。目前,该社区相关店铺内,“严禁烟火”标识醒目,提示清晰,供应商联系方式上墙;下瓦房街道对商户实行编号管理,实现“谁送货、谁负责”的责任闭环;燃料管道统一更换为无缝钢管,储油罐加装漏油池和泄压阀,户外储罐搭起遮阳棚。

2025年7月,天津市出台《关于加强醇基燃料安全监管的通知》。河西区以铂津湾社区试点经验为蓝本,计划在全区推广这套“危化品级”管控模式,为醇基燃料牢牢扣上“安全锁”。

划定安全红线:消灭监管“空白区”

安全生产的“闭环”并非一成不变,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持续带来监管“空白区”。对此,河西区将“动态清零”的防线前移,建立起“主动介入、多方联动、精准施策”的协同共治机制,主动为这些“未知地带”划定安全红线,将新业态也纳入严密的安全闭环之中。

针对新兴业态监管依据不足、职责边界不清等问题,河西区及时组织第三方安全技术机构、法律专家等开展联合现场研判和风险评估,系统梳理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边界,研究制定临时性监管指引,有效破解“多头不管”或“监管打架”的困局。

今年5月,在河西区东海街云江新苑小区,某企业计划将停车楼楼顶2850平方米光伏罩棚下方空间改建为养老院,引发居民的安全担忧。街道“吹哨”,区安委办迅速协调。然而,各部门的反馈却让项目陷入僵局:规划部门认为空间“不算建筑物”,城管部门称“未占公共空间”,消防部门坦言“无现行规范可依”。

“群众的担忧不能等!”区安委办组织现场勘验,征集多方意见,把协调会开在现场。第三方专家直指隐患:“光伏罩棚下方爬梯被电箱堵死,如何检修?巡查光伏需持高处作业证,人员资质是否合规?”面对400多万元投资可能打水漂的压力,区安委办连夜梳理法规:依据《光伏设备安全管理规范》,明确运维人员需持高处作业证;对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建立设备台账和巡查制度。最终,一份涵盖人员资质、设备管理、运行维护、应急处置和环境安全五方面的详细安全清单出炉,为项目合规推进指明了方向。

“当时以为只有拆除一条路,虽然养老院不能建,但光伏设备在符合安全要求后可以投用发电,挽回了一些损失,真的感谢区安委办帮我们想办法。”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编辑/制作:葛双双

审校:殷月明

审核:刘春祥

来源:天津应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