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就分享4道适合中老年人的高蛋白食谱,做法不复杂,口感软嫩,每天换着吃,不用刻意“进补”,身体也能慢慢找回劲儿。
今天就分享4道适合中老年人的高蛋白食谱,做法不复杂,口感软嫩,每天换着吃,不用刻意“进补”,身体也能慢慢找回劲儿。
一、五花肉虾卷——肥瘦搭着香,蛋白互补好消化
很多中老年人怕吃肥肉,但适量的五花肉能让蛋白质更好吸收,搭配高蛋白的虾,肥瘦相间,香而不腻,卷起来蒸着吃,软嫩不柴,牙口不好也能轻松嚼。
食材:五花肉200克、鲜虾150克、葱丝5克、姜丝3克、生抽1勺、料酒半勺、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
1. 五花肉切成5厘米长、0.3厘米厚的薄片(可以让卖家帮忙切,尽量薄一点),用温水泡10分钟去血水,捞出沥干;鲜虾去壳去虾线,剁成虾泥,加半勺料酒、少许白胡椒粉抓匀腌5分钟。
2. 取一片五花肉,放上一小团虾泥,从一端卷到另一端,用牙签固定(防止散开),依次做好所有肉卷。
3. 盘子里铺葱丝、姜丝,放上肉卷,淋1勺生抽,蒸锅上汽后放入,中火蒸15分钟(五花肉出油、虾泥凝固即可)。
4. 蒸好后捡去牙签,连汤汁一起端上桌,汤汁泡饭都香。
二、肉沫腐竹——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一口鲜到心
腐竹是黄豆做的,植物蛋白含量高(每100克约21克),但单独吃有点寡淡,配上肉沫,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互补,酱香浓郁,拌在米饭里,软滑入味,老人孩子都爱吃。
食材:干腐竹100克(泡发后约300克)、猪肉沫100克、葱花3克、蒜末3克、生抽1勺、蚝油半勺、清水2勺。
做法:
1. 腐竹用温水泡1小时至软(泡透才不硬),切成3厘米长的段;肉沫加少许生抽抓匀腌5分钟。
2. 热锅放1勺油(比平时炒菜少点),下蒜末爆香,放入肉沫,小火炒至变色(别炒太老,否则柴),加1勺生抽、半勺蚝油翻炒出香。
3. 放入腐竹段,加2勺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5分钟(让腐竹吸足汤汁),至汤汁微微收浓,撒葱花即可。
三、香煎鲈鱼——细嫩少刺,高蛋白还护血管
鱼肉是中老年人的“理想蛋白源”,尤其是鲈鱼,刺少肉嫩,每100克约含18克蛋白质,还带Omega-3脂肪酸,对血管好。稍微煎一下,外皮微焦,内里细嫩,不用吐太多刺,吃着省心。
食材:鲈鱼1条(约500克,选中段或让卖家处理去刺)、姜片3克、葱段5克、料酒1勺、盐少许、食用油1勺。
做法:
1. 鲈鱼处理干净(去鳞去内脏),在鱼肉表面划2-3刀(方便入味),用厨房纸吸干水分;用1勺料酒、少许盐、姜片抹遍鱼身,腌10分钟去腥。
2. 平底锅刷薄薄一层油,小火烧热,放入鲈鱼(鱼皮朝下),煎3分钟至皮微焦,翻面再煎2分钟(别频繁翻动,避免碎),至鱼肉变白、能用筷子轻松戳透。
3. 撒上葱段,沿锅边淋1勺热水(让热气循环,避免鱼肉太干),焖30秒即可出锅。
四、鸡腿娃娃菜——肉嫩菜鲜,一口下去全是料
鸡腿肉的蛋白质比鸡胸肉更嫩,每100克约含20克蛋白质,搭配娃娃菜的清甜,炖得软烂后,鸡肉脱骨,菜吸足肉香,连汤都想喝光,营养全还暖身。
食材:鸡腿2个、娃娃菜1颗、香菇3朵、姜片2克、生抽1勺、盐少许、清水500ml。
做法:
1. 鸡腿剁成小块(请卖家帮忙),冷水下锅,加姜片、半勺料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娃娃菜洗净,撕成大片;香菇泡发后切片。
2. 砂锅里放清水,放入鸡腿块、香菇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0分钟(至鸡腿肉能用筷子戳透)。
3. 加入娃娃菜,继续炖5分钟(菜叶变软即可,别煮烂),加1勺生抽、少许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给中老年人的3个“吃蛋白”小提醒
1. 别顿顿吃太素:很多长辈怕“胆固醇高”就完全不吃肉,其实适量的鸡蛋、鱼肉、瘦肉(每天1-2两)反而能帮着维持肌肉力量,避免腿脚发软。
2. 做法以“软”为主:煎、炸尽量少,多蒸、炖、煮,比如五花肉蒸着吃、鸡腿炖着吃,让蛋白质更易吸收,肠胃没负担。
3. 搭配着吃更划算:比如肉沫配腐竹(动物+植物蛋白)、鸡腿配娃娃菜(蛋白+纤维),营养均衡,还能让饭菜更有滋味,不知不觉就多吃几口。
中老年人过日子精打细算没错,但在“吃”上别太省——几块钱的鸡腿、十几块的鲈鱼,做法简单,却能实实在在给身体补能量。这4道菜,每天换着做,不用追求“大鱼大肉”,只要让蛋白质“天天见”,慢慢就会发现:走路有劲儿了,吃饭香了,精神头也足了。
来源:仙人果健康私人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