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他从降将变成李世民心腹爱将,给后世留下一段君臣佳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4 21:03 1

摘要: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知节、20虞世南、21刘政会、22唐俭、23李勣和24秦琼。前期发文已介绍了长孙无忌、程知节,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排名第七的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本名尉迟融,朔州鄯阳县人 。他虽出身寒微,但自幼便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尤其擅长骑射与马上使槊,且为人豪爽勇猛、果敢坚毅。

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地方豪强也纷纷拥兵自重。尉迟敬德为了生计与前程,投身军伍,最初在高阳一带讨伐起义军,因作战勇猛,被授朝散大夫之职。

公元 617 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同年称帝建立唐朝。而此时的尉迟敬德,选择追随刘武周,在其麾下担任偏将。刘武周野心勃勃,在突厥的支持下,发兵南下占领了李渊的老巢太原。尉迟敬德在刘武周麾下开始崭露头角,他奉命随宋金刚先后攻克了晋州、浍州等地,大败唐朝永安王李孝基,并俘虏了独孤怀恩、唐俭等一众唐将。好在,李世民派人在半路截击,尉迟敬德大军大败,他仅仅与另一将领寻相只身脱逃,唐军扳回一局。

紧接着,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率军出征,反击刘武周。李世民采用深沟高垒、坚壁不战的策略,与宋金刚对峙。随着时间推移,宋金刚军粮尽,被迫退军。李世民抓住战机,率军追击,在吕州、介休等地多次击败宋金刚,逼得宋金刚只能逃往突厥。

而此时尉迟敬德据守介休城,顽强抵抗唐军。李世民爱惜其勇猛,派人进城劝降。尉迟敬德对李世民英名早有耳闻,最终决定归降大唐。李世民大喜过望,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

公元 620 年,李世民率军讨伐洛阳的王世充。期间,寻相等刘武周手下的一些旧将相继叛变逃走,唐朝诸将认为尉迟敬德也必然会叛逃,就把他关押在军中,他们甚至劝说李世民将他处死。

然而,李世民却选择相信尉迟敬德,他下令释放尉迟敬德,还将他带入自己的卧室,同时赏赐给他金银珠宝,对他说:“大丈夫凭着情感志向互相信赖,不必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不会听信谗言去迫害忠臣良将,您应体谅。如果一定要离开,就以这些财物资助您,以表达我们短暂共事的情谊。”李世民的这个举动让尉迟敬德感动不已,他从此更加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

在一次作战中,李世民率五百骑兵巡视战地,突然被王世充率领的一万多步骑兵包围了。王世充一方的骁将单雄信率军直逼李世民,幸亏尉迟敬德纵马大呼,横槊刺向单雄信,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又率领骑兵与敌军交战,并以少胜多大败敌军,此战擒获了六千多人骑兵。尉迟敬德一战成名,李世民特地赐给他金银一箱,此后恩赐日益增加。

此后,尉迟敬德继续追随李世民,参与讨伐窦建德、刘黑闼、徐圆郎等割据势力,多次立下战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职务。

随着唐朝统一战争的推进,秦王李世民的威望与日俱增,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惮。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断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同时还谋划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武德九年,突厥侵扰大唐的边疆,太子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统帅出兵抗敌,同时密谋请李世民到送行,乘机杀害。

尉迟敬德听到这个阴谋后,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一起,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政变。李世民最终被说服,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李建成、李元吉。

公元 626 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武门设伏。随后,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后李世民在追赶李元吉时被树枝挂住,坠马落地。李元吉趁机夺过李世民的弓,准备用弓弦勒死他。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快马赶到,大喝一声,李元吉见状丢下李世民,仓皇逃跑。尉迟敬德纵马追赶,一箭将李元吉射死。

当时,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人带兵正在攻打玄武门,久攻不下,就在他们准备转而去攻打秦王府的危急时刻,尉迟敬德提来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给他们看,他们才撤走了。

随后,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兵器,闯入皇宫,向唐高祖李渊报告情况,并请李渊下旨,令诸军听从李世民调遣。李渊见木已成舟,只得顺应形势,将大权交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不仅亲手诛杀了李元吉,还在关键时刻保护了李世民的性命,稳定了局势。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功劳并列第一。李世民将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都赏给了尉迟敬德,后授予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封吴国公。

李世民即位后,是为唐太宗,唐朝进入贞观时期。尽管天下初定,但边境仍不太平,突厥等势力时常侵扰。

贞观三年,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为副,出兵讨伐东突厥。在白道之战中,尉迟敬德率领唐军大破突厥,斩首千余级,俘虏突厥部落一万多人,缴获牲畜数十万头,此战大唐极大地削弱了东突厥的势力。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尉迟敬德虽已年迈,但仍随军出征。在安市城之战中,尉迟敬德身先士卒,率领唐军与高句丽军队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协助唐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然而,此次出征归来后,尉迟敬德深感征战多年,身心俱疲,加之年事已高,于是上表请求回家养老。唐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让他五天一上朝。

为了避免卷入朝廷纷争,尉迟敬德晚年闭门不出,谢绝宾客,在家中潜心修炼仙丹,研磨金属,自娱自乐,还学习奏乐唱歌,以此度过余生。

显庆三年,尉迟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为此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 “忠武”,陪葬于唐太宗昭陵。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来源:文史意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