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历史老师总说唐朝强盛,却对渭水之盟避而不谈。当年突厥兵临城下,李世民被迫签订城下之盟,不仅赔了大量金银布帛,还被迫称臣纳贡。后来突厥可汗被部下所杀,其子被唐军俘虏,整个部落四分五裂,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
01
02
高中历史老师总说唐朝强盛,却对渭水之盟避而不谈。当年突厥兵临城下,李世民被迫签订城下之盟,不仅赔了大量金银布帛,还被迫称臣纳贡。后来突厥可汗被部下所杀,其子被唐军俘虏,整个部落四分五裂,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03
04
以前我也觉得唐朝强盛,看历史书觉得渭水之盟就是暂时妥协。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李世民不仅赔了大量财物,还要称臣纳贡,这对一个刚经历玄武门之变的皇帝来说确实难以接受。我现在看这段历史,更能理解为什么李世民后来要拼命打突厥了。
05
06
以前一个同学,历史课讲到渭水之盟时特别兴奋。他说李世民当时赔了面子比赔钱更难受,还特意查资料说其实就给了点丝绸茶叶。最讽刺的是他后来写论文,把这段说成是"战略性妥协",完全忘了自己当初怎么嘲笑这是耻辱。
07
08
渭水之盟表面看是和平条约,实则让大唐割让河套地区,每年还要进贡大量丝绸茶叶。最屈辱的是突厥可汗要求李世民亲自到渭水边跪拜献礼,堂堂天可汗被迫向蛮夷低头,这比战败还让人憋屈
09
10
上次去西安旅游,在博物馆看到关于渭水之盟的记载。李世民当时明明打赢了突厥,却还要赔钱赔物资,确实很憋屈。不过想想也是无奈之举,刚经历玄武门之变,国内不稳,只能先忍下这口气。后来看他把突厥彻底打服了,也算是出了这口恶气。
11
12
我同事研究唐史说渭水之盟表面是和平协议,实际是李世民被迫用大量丝绸和粮食换和平。最丢脸的是突厥可汗在长安城外阅兵,李世民还得亲自去送钱,这对刚登基的皇帝来说简直是打脸。后来李世民灭突厥后,把当年参与盟约的突厥贵族都抓来长安跳舞,就是为了洗刷这个耻辱。
13
14
我在历史系读了四年,头一次见这种解读。那天上课教授讲渭水之盟,说李世民就赔了点布匹和马匹,结果老教授一拍桌子:"你们懂什么!"原来当时突厥可汗让李世民当场脱了龙袍给他试穿,还让随行的嫔妃跳舞助兴,最后把穿过的龙袍当战利品带走了。全班都听愣了,这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
15
16
在历史书上看到渭水之盟,说李世民忍辱负重。今天仔细一查才发现,原来当时突厥人只要了3000匹丝绸和1万石粮食,这跟后来宋朝的岁币比起来简直毛毛雨。李世民气得要死主要还是面子上挂不住,毕竟刚上位就被人打到长安城下,确实挺丢人的。
来源:丹丹历史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