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这样有趣的故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01 11:49 4

摘要:中国网友对于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省应该都很熟悉了,因为这个省内的恐怖活动极多,其中有一个叫“俾路支解放军”的恐怖组织,10年来针对中国人发动了470多次暴袭。

中国网友对于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省应该都很熟悉了,因为这个省内的恐怖活动极多,其中有一个叫“俾路支解放军”的恐怖组织,10年来针对中国人发动了470多次暴袭。

可以说,现在的俾路支与中国人的关系极差。

“俾路支解放军”

不过历史上可不是这样。

早在萨珊波斯帝国时期,帝国境内有一个小国,对它就是俾路支国,不得不长期忍受着帝国的“灭亡”式压迫,甚至活动地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机会终于来了,末代波斯国王被杀,帝国破碎。

波斯帝国

当时的俾路支王子看到了机会,果断地带着上万国人一路向东,跑到了当时大唐王朝求助搞复国。

末代波斯王

唐高宗李治听说西域来了个王子,非常高兴,就代着他的老婆武后一起接见。

看着哭得稀里哗啦的王子,李治心里也很感动,武后甚至还洒下了几滴同情的美女泪。

但感动归感动,李治还是没有答应王子出兵帮他复国。

毕竟大唐到波斯有好几千里远,出动大军那劳民伤财,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回报。

所以李治只是大大地赏赐了俾路支王子,对他好言安慰。

安西都护府

为了安置俾路支王子带来的这些胡人,公元661年,李治就在安西都护府的西边儿上设立了一个“波斯都护府”(今天的中亚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让他们得到了安全的居所,并对外宣称这些俾路支人受大唐的保护。

大唐“波斯都护府”

“波斯都护府”住“疾陵城”,这个“疾陵城”也在今天的阿富汗南部坎大哈一带。俾路支王子被封为“波斯都督”(名誉称号)。

波斯俾路支王子

因为战败的原因,俾路支王子本人则被留在了长安,一直生活在李治的身边。唐高宗还授予了俾路支右威卫将军,同意卑路斯修建了“波斯胡寺”——伊斯兰教寺,作为波斯人集会之所。

这些可不是乱说的,在唐朝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参见《旧唐书》)。

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内,竖有六十一个蕃臣像,其中的一位便是波斯的俾路支王子。

乾陵内六十一个蕃臣像

为什么知道其中一个就是俾路支王子呢?

因为在石像初建时,每个石像背部都镌刻着姓名、职衔、族属以及属国国别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蕃臣”。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这些文字大都漫灭不清了。

幸运的是,有七尊石像上的残存文字还依稀可见,其中一尊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

波斯王子俾路支生活在了大唐,他的一些后代也留在了中华大唐,经过世世代代,现在早已经与中华大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既然中国人都能如此伟大的胸襟包容外来的俾路支人,那么,巴基斯坦为什么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它与俾路支省内俾路支人的关系呢?

李治和武则天

注:六十一蕃臣像也称“蕃像”、“宾王像”,它们是石人群像,位于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共分为两组,西侧32尊,东侧29尊。

这61尊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有披发左衽的,但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

遗憾的是,这些石人的头却已不知去向。

乾陵六十一蕃臣体现的正是唐朝的对外开放和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世界观。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来源:江南明月照吴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