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前面,可以不用笑。"在《很高兴认识你》的拍摄现场,当阿雅笑盈盈站在台阶上时,9岁的笙笙给出了这样的指引。有些令人意外的建议,却最终呈现出一个"异乎寻常的阿雅"。
"你看前面,可以不用笑。"在《很高兴认识你》的拍摄现场,当阿雅笑盈盈站在台阶上时,9岁的笙笙给出了这样的指引。有些令人意外的建议,却最终呈现出一个"异乎寻常的阿雅"。
笙笙在《很高兴认识你》拍摄的阿雅与周迅
类似的惊喜在笙笙的摄影生涯中并不罕见——周迅眼中闪烁的星光、李佳琦迥异于直播时的少年感、严肃如于正在镜头前自然流露的舒展笑容……这位年幼的摄影师,似乎总能捕捉到被摄者最真实、最不设防的那些瞬间。
笙笙拍摄的陈奕迅。在笙笙的镜头下,每一帧画面都显得格外从容自然。她不会因为对方是超级大咖就刻意改变拍摄方式,而是秉持着"平等待人"的理念。这种不被明星光环影响的纯粹,让她总能捕捉到更有温度的画面。她说:"我希望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感觉都是很自然,很放松,很舒服的状态,像你生活中去喝一杯咖啡,在那边就很悠闲。"追求真实的态度,让她的作品既有艺术性,又充满生活气息。
一台一次性胶片机,铺就了笙笙摄影之路的开端。4岁时,父亲送给她这台大人的玩具,她开始拿来随意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欢的玩具、家人的身影、生活的场景。随着时光流转,关于记录的纯粹好奇心很快演变成一场不再停止的探索。
笙笙,4岁时因父亲赠予的一台一次性胶片相机开启摄影之旅,5岁便开始在街头约拍陌生人。这位来自上海的小小摄影师,继承了摄影师父亲对光影的偏爱,却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如今年仅10岁的她,已为周迅、惠英红等数十位中外明星名人拍摄过写真,其作品以捕捉被摄者最真实、不设防的瞬间见长。
5岁那年,在一家咖啡厅里,她被一位扎着辫子的小姐姐吸引。就连身为专业摄影师的父亲都因社恐而犹豫时,笙笙却毫不迟疑地上前邀约。这次成功的初体验,开启了她在街头寻找被摄者的成长经历,也令她镜头下的世界得以一步一步传播、扩散,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笙笙拍摄的胡歌与吴磊。笙笙偏爱自然光,她认为当人被柔和光线温柔包裹时,整个画面会显得格外静谧而富有灵性。不同于常规大片的造作感,她总能用纯粹的孩童视角展现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我是小孩,大人在我面前会展现出与在其他成年人面前不同的状态。"这种天然的优势,让她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生命力。
稚嫩的话语里透着天真无邪,正是这份纯真打动了一个个陌生人的心。"因为我是个小孩,大人在我面前会展现出与在其他成年人面前不同的一面,这让我能够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模样。"电话那头,笙笙用简单的言辞道出了她区别与其他摄影师的优势,而这份认知,是在一次次街头邀约中累积而成的。
笙笙拍摄的周也与彭昱畅。笙笙的拍摄秘诀是不把拍摄对象当陌生人,把他们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她善于通过轻松愉快的对话打破现场的陌生感,让被摄者自然地展现最真实的状态。在拍摄过程中,她会观察光线,调节氛围,把控节奏,让镜头前的人徐徐打开心扉。既有童趣又不失专业的特质,使得她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温暖治愈的感觉。
即便偶尔遭到拒绝,在父亲鼓励的目光里,她也能重拾勇气,继续用镜头捕捉眼前的美。兴趣使然的执着,与生俱来的悟性,交织成就了她作品的与众不同。
笙笙镜头下的张柏芝
拍摄手法上,笙笙继承了父亲对光影的偏爱,尤其喜欢漂亮的自然光,她觉得,当镜头里的人被光温柔包裹时,整个画面都显得静谧而有灵性。
笙笙给余华老师拍的胶片
这位小女孩俨然是一个成熟的独立创作者,她懂得运用自然光影,调节氛围,把控节奏,让镜头前的人徐徐打开心扉,但她并不局限于父亲带来的影响,"我比较受我爸爸影响,但他比较喜欢安静的照片,我的作品就比较多变,有的时候会很夸张,有的时候又会很安静,就是看模特适不适合。我觉得摄影师要尝试多种类型的照片,不能很死板,因为如果不这么想的话,你总有一天会被超越的。"驾轻就熟的她知悉创作者打破自我天花板的重要性,在摄影这条道路上,正朝着更广阔的方向不断求索。
笙笙拍摄的张曼玉
谈及未来,这个稚气未脱又清醒成熟的幼小矛盾体在语气里满怀憧憬,却不为任何事物所羁绊,"可能我这一辈子都会继续玩摄影,但它不一定是个工作,就是我的一个爱好。"如此般不设限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新一代创作者对实现自我的全新定义。在他们眼中,天赋不是束缚,而是打开世界的钥匙。
笙笙拍摄的李庚希与彭昱畅
笙笙A:最直观的差异是身高。我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克服这个问题——有时候爸爸会变成我的"人肉三脚架",我就坐在他肩上拍摄;有时候会用凳子,或者让艺人坐下来。让对方坐下不仅解决了视角问题,更能让他们自然放松。找到合适的光线,慢慢调节状态,等他们完全放松了,我们再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另外,艺人对小孩会放松戒备,这反而成了我的优势。
笙笙A:并不会。作为摄影师,应该平等待人。不能因为对方是超级大咖,就特意用更好的设备或灯光。我拍大明星时完全不会紧张,因为我们有代际差异——比如刘德华老师,我没有经历过他最辉煌的时期,所以在我眼里他和路人是一样的,都不会被明星光环影响。
爸爸镜头下的笙笙
笙笙爸爸A: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拍摄艺人时展现出的应变能力。有时拍摄时间会突然从30分钟压缩到5分钟,或者构思好的拍摄方案被工作室临时否定。这种情况对普通摄影师来说都是不小的心理压力,但笙笙能迅速调整状态,在高压环境下依然从容完成任务。这种临场应变的能力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笙笙爸爸A:这类年轻创作者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在当下更容易被看见。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发达让优秀作品更容易传播,另一方面是数码技术的普及降低了摄影门槛。过去摄影是个门槛很高的领域,而现在人人都能通过手机进行创作,这种改变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展现才华,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我需要一个模特人台。"一句稚气又坚定的宣言,在某个平凡的晚餐时分打破了家庭宁静。
时装设计师Max Alexander2016年出生于洛杉矶的Max,4岁时就展露出非凡的设计天赋。当这位"纸板艺术家"母亲为他制作了第一个人台后,他立即用丝带与亮片创作出自己的处女作。短短四年间,这位天才少年已完成超过百件时装作品, 为Sharon Stone等明星定制服装,并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年轻T台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收获近五百万粉丝。
2020年,Max Alexander年仅4岁,母亲Sherri Madison原以为这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兴起的胡思乱想。但就在这位纸板艺术家母亲以其惯用的创作材料为儿子制作了第一个人台后,一种不可思议的天赋开始显露,Max立刻着手创作,用丝带、亮片勾勒出他对时尚的初次想象,不经任何指导便自然迸发的创作欲望,仿佛早已深植于血脉之中。
Max用回收来的爱马仕包包的收纳袋做了一件礼裙。将爱马仕经典橙色购物袋改造成优雅礼服,搭配羽毛装饰的裙摆和头饰,Max将高级时装品牌的经典元素与童趣创意完美融合。这件作品也体现了他对可持续时尚的执着。
那一刻起,一段堪称业界奇迹的成长故事徐徐展开。短短四年间,Max的足迹从家庭客厅的即兴展示,次年创办个人品牌Couture to the Max,一路延伸至好莱坞影星Sharon Stone的私人定制。
Max Alexander的自我介绍
去年,那件为Stone量身打造的白色人造皮草外套,让这位时年仅7岁的天才小设计师愈加名声大噪,天马行空的设计更是助他摘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年轻T台设计师桂冠。真相,有时候来得就是那么魔幻生动,天赋的光芒,竟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年纪绽放。
Max的第一件限量版商业作品——Wing Vest( 翅膀背心)。作为其个人品牌Couture to the Max的里程碑之作,这件橙棕色仿皮草背心是Max Alexander迈向商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为他赢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关键作品。背面缀以一对由深色亮片精心缝制的翅膀图案,在光线下闪烁出梦幻的光芒。这件作品展现了这位8岁设计师对材质的独特偏好,他总是被亮片、流苏等拥有奢华质感的闪亮装饰元素所吸引。从最初用丝带、保鲜膜随意创作,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设计技法,Max的成长轨迹清晰地印刻在这件限量版作品中。
在经由家庭房间改造的小型工作室里,Max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的“Great Wall of Fabrics”,这面被其亲切唤作"面料长城"的墙体上挂着满满当当的各色布料,丰富程度不亚于一间专门的布料商店。但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块织物都带着环保故事扑朔迷离的身世,"看到加纳(非洲)的衣服堆成垃圾山时,这个画面刺痛了我。"
工作中的Max Alexander
敏感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一颗改变的种子,于是,他开始在慈善商店中淘寻二手面料的身影,学会了将废弃领带编织成颇合当代时装语境的令人惊艳的礼服,甚至连装咖啡豆的运输麻袋都可以幻化为别致连衣裙。
Max Alexander用有机咖啡袋定制的连衣裙
在美式快乐教育体系下成长的Max今年也不过8岁,自然还不会知道什么是所谓的解构、挪用,什么是如雷贯耳的3%论说,但设计抑或视觉表达的魔力正在于此,美是普世而复杂的感官信号编码,关乎时代浪潮的右脑型天赋往往无需刻意培养,自会与生俱来,随着光阴和历练恣意生长。
Max采用回收面料做成的彩虹美人鱼裙装。金色高领上衣搭配渐变彩虹裙摆的美人鱼礼服,是Max Alexander对童话与现实的诗意演绎。轻盈的裙摆在海边随风飘扬,仿佛将大自然的魔法织进了面料。作为FICFF基金会"Stitching Dreams美育童梦计划"的大使,这位8岁的设计师正以实际行动推动着时尚产业的绿色变革。在2024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论坛上,他呼吁:"时尚是第二大浪费型产业,产业的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用可持续面料来激励更多人加入回收再造。"
譬如,谈及创作过程时,这位小小设计师展现出远超年龄的系统性思维,“(开始设计时,)我会先思考这个系列的主题,想要表达什么,然后着手制作我认为适合这个主题的裙子。比如说秋季系列,我就会设计一件适宜那个天气和季节颜色的外套。”
Max Alexander设计的七层裙
他选择面料的方式同样融合了童趣与专业性——Max发明了独特的"蓬松测试":将布料抛向空中,在其飘落时于下方奔跑,感受材质的飘逸性;也会将织物放入浴缸,观察其在水中的流转姿态,以此鉴定面料的垂坠感。虽然更像是一种有趣的观察,但不乏一定的可取之处,也为作品注入了区别于常规设计逻辑下的生命力。
Max Alexander穿着自己设计的柠檬套装
当其他同龄小孩还在对迪士尼乐园朝思暮想时,Max却像曾经的Isaac Mizrahi一样,更向往在纺织品商店的布料森林中徜徉。今年,他正式成为FICFF基金会"Stitching Dreams美育童梦计划"的大使,为自己的设计生涯掀开了新的篇章,满心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以大使身份到访中国。这个正在学习中文、将面料墙亲昵比作"长城"的美国小男孩,似乎注定要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
Max Alexander成为FICFF基金会
"Stitching Dreams美育童梦计划"的大使
Max A:我以为要等到10岁,甚至更久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Max A:譬如,我们要知道,泳装去搭配蓬松的夹克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需要的是两件不同的泳装单品。所以,我总是在想,我需要加入什么样的单品才能让这个系列看上去更完整。
Max为社区小伙伴打造的防震气泡膜裙装, 诠释了Max Alexander对他材质无限可能性的探索。蓝绿色半透明的包装材料在他手中幻化成梦幻的鱼鳞,配以黄色肩带点缀,仿佛童话中走出的人鱼公主。这种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源于他对周遭世界的敏锐观察——从水中的光影到城市的建筑,从自然的韵律到日常的器物,一切都可能成为他的灵感源泉。
Sherri A:我们的风格完全不同。他在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中成长,这或许有一定影响,我对艺术的热情可能也感染了他对时尚的热爱。但说到个人风格,完全没有。如果我提出建议,他会很礼貌地说“不”,要是我推荐什么面料,他会说“太可怕了”。
Sherri A:这完全是他自己的意愿。有一天他正好看到我在看一部关于加纳服装垃圾场的纪录片,那些画面刺痛了他。从那以后,他就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一心想用自己的设计改变世界。最近去布料店,他甚至完全不买新面料了,坚持只用回收材料或别人捐赠的面料创作。在联合国发言后,他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他未来人生的使命。
Sherri A:他5岁的时候突然告诉我们这件事。我当时甚至不知道Guccio Gucci是谁,就问他:“Gucci是你的名还是姓?”他说“都是”。我们都笑了。后来他姐姐想考考他,就问:“如果你真的是Gucci转世,那你最后一件设计的裙子是什么样的?”想要抓住他的破绽。结果Max露出困惑的表情说:“我没有做过裙子,我只做箱包,而且我喜欢黑色。”我们查证后发现,Guccio Gucci确实最初只设计箱包,是他的儿子们在后来开始设计服装的。这下姐姐被吓到了,说“你太诡异了”。
Sherri A:我希望他能一直保持现在这样快乐的状态。我知道时尚界并不总是那么友善,但我希望他从小就接触这个行业反而能给他优势,让他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个世界。
这群兼有童真纯粹和超凡洞察力的新世代创意小天才,似乎正在重新定义代际传承——笙笙继承了父亲对光影的偏爱却不局限于此,Max则完全无视母亲的艺术影响自成一派。万物互联奠定了新一代思潮的成型基础,创造力的传递则突破了传统的师徒模式与血脉纽带,开始呈现出更为自由而多元的可能性。
编辑/Quincy.H
新媒体编辑/Nata
新媒体设计/Shanta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来源:InStyle iLad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