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密”话 │ “微信群、图文识别、AI写作”,警惕这些办公“黑科技”的失泄密风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0:39 10

摘要:2020年6月,某市教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胡某在收到1份秘密级文件后,为尽快落实该局领导传达学习的要求,使用手机对文件进行拍照后,发送至其建立的某微信工作群中。随后,文件被层层转发,迅速扩散至40多个微信工作群。案件发生后,胡某及该市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孙某均被给予

第九期

用声音传播保密知识

用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本期由航空基地综合事务局

赵江伟为大家讲解

案例一:微信群泄密

2020年6月,某市教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胡某在收到1份秘密级文件后,为尽快落实该局领导传达学习的要求,使用手机对文件进行拍照后,发送至其建立的某微信工作群中。随后,文件被层层转发,迅速扩散至40多个微信工作群。案件发生后,胡某及该市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孙某均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局长黄某被该市纪委监委约谈提醒。

案例二:图文识别程序泄密

某市属企业收到1份机密级文件,该企业行政部主管将文件交彭某办理,要求其起草相关落实方案。彭某虽知涉密文件禁止使用手机拍摄、传输,但为图方便,仍使用微信小程序中的一款图文识别小程序对文件进行扫描,转换为文字后,通过数据线传输方式,将文本导入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彭某认为,“不被人发现、操作完成马上清理就没事”。但不久后,该微信小程序后台运维人员从服务器中非法获取文件图片,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造成严重泄密。案件发生后,该运维人员被追究法律责任,彭某被给予党纪处分、扣薪处理。

案例三:AI写作泄密

某科研机构一研究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为快速完成研究报告,擅自使用一款流行的AI写作应用软件辅助办公,将部分核心数据及实验成果上传到该应用,导致该研究报告中的部分涉密敏感信息被泄露,在网上流传,给该科研机构造成经济损失,也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害。事件发生后,该研究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案件警示

案中使用微信传输、“图文识别”AI写作转化处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都属于通过互联网传递国家秘密信息的违法行为,相关平台运营商后台服务器上均保存有文件资料的信息,其运营管理人员能够轻易检索、阅看,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AI接收的国家秘密信息会被作为大语言模型进行学习训练,数据获取、处理、存储、运算、传输各环节均面临泄露风险。

保密提醒

1.网上办公勿涉密。严禁通过互联网处理涉密信息,使用办公软件时禁止在线上发布、传播涉密信息,不能以方便工作为由将涉密文件线上存储。

2.小程序使用莫大意。严禁将涉密文件拍摄、摘录后上传互联网,使用文字识别、AI写作等功能时应杜绝输入涉密文件,防止方便了工作却泄露了秘密。

3.个人设备常自查。从事涉密岗位、有机会接触到涉密内容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手机、电脑等私人电子设备开展自查,杜绝用互联网设备处理涉密信息,同时也要及时对涉密计算机开展病毒自检,防止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植入病毒窃取数据。

4.企事业单位重教育。涉密企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国家安全宣传与保密警示教育,对内部“工作群”加强监督检查,履行涉密材料处理的日常监督责任,抓好涉密人员日常管理。

往期回顾

阎良“密”话 | 非法拍摄军事禁区,坚决要不得!

阎良“密”话│做好保密工作 慎防假期泄密

阎良“密”话│涉密文件为什么不能通过微信、QQ等及时通信软件传递

阎良“密”话│你有一份安全保密提示,请查收!(附国安佳作投票结果)

阎良“密”话 │ 定密工作切莫疏忽大意

主办:阎良区安全保密宣讲团

音频来源:航空基地综合事务局

文章来源:

保密观、保密科学技术、武汉保密等公众号、澎湃新闻

来源:中国航空城阎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