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最近大家发现没,武汉很多公交车路线现在都在前面加了一个大写字母的K,比如去往武汉植物园公交线路401,现在改成了K401,后来特地去网上查询了下,改成K字开头后,这条线路就变成了快线,中间有很多原来停靠的站点就不再停靠了,有一次坐车没太注意,本来是要在原
不知道最近大家发现没,武汉很多公交车路线现在都在前面加了一个大写字母的K,比如去往武汉植物园公交线路401,现在改成了K401,后来特地去网上查询了下,改成K字开头后,这条线路就变成了快线,中间有很多原来停靠的站点就不再停靠了,有一次坐车没太注意,本来是要在原来停靠得那一站下车的,结果不停车,直接把人带到了植物园,没办法,只能从终点站重新坐公交返回,中间又耗费了不少时间,再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公交线路还不少了,而且是越来越多,而这些现在不再停靠的站点,如果你想下车就必须按响门口那个扶手上的响铃或者直接跟司机沟通,否则就当你不会选择在这个站点下车,据说这个改变是学习国外的,欧美一些国家还有日本是按门铃下车,我们是综合设定,在人流量大还有一些繁华区域的站点还是设置固定停靠点,而一些“小”站点,除非要求下车,否则不再停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交车运输的效率,来回一趟时间缩短了,有一部分人出行时间就会节省不少!
那么,这些公交车升级为K字开头后是否比以前更便民呢?这里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来探讨下,其一,原来部分停靠的站点,现在不主动停靠,但是很多人还不太清楚,我就碰到过有人过站下车的,其二,很多年纪大的老人不会看站牌,或者即使知道,也可能不太会操作,其三,公交车来回跑一趟,时间缩短了,但是是否有增加发车班次,如果增加了,确实很好,因为候车时间会缩短,如果没有,改成快线后,作用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或者说是为了节省开支,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人分析!
我个人认为,改成快线后,有些方面需要考虑更加全面,首先,那些原先停靠现在不再停靠的站点,如果恰恰有部分人要在这个站点下车去上班,该如何处理,要知道有时候两个站点很近,可能几百米,有的却又很远,甚至1公里以外,其次,很多体弱的老年人并不知道这个改变,他们一旦错过站,再回头过来,就会非常麻烦,也会增加一定的风险,最后有些公交车语音播报站点声音比较小,有时候没注意,可能没听清楚!
我的建议是,首先在不再停靠的站点,在公交车语音播报时能否设置提醒,提醒下一站不会主动停靠,需要下车的乘客可以按门铃或者告知司机,这一点新洲区内的部分公交就做的很不错,语音提示很明显,但是小编上次乘坐401是没有提醒的,其二,在经过原来停靠现在不停靠的站点时,能否适当减速或者司机语音提示下大家,这样大家就可以及时下车,以免错过站,最后,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在经过的都是站点或者公交车上,张贴醒目公告,特别标明现在改成快线后,不再停靠的站点,这样广而告之,大家就非常清楚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哦!
来源:湖心影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