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开启小麦抗旱新品种播种 探索旱地增产新路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23:00 2

摘要:5月14日,200亩小麦抗旱新品种“新旱688”在哈密市巴里坤县奎苏镇正式开播。播种现场,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们有条不紊地测量播种深度,认真细致地记录各项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在农业生产领域,旱地小麦产量偏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佳,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农户的棘手难题。如今,一项创新技术的诞生,为旱地小麦种植带来全新转机。

5月14日,200亩小麦抗旱新品种“新旱688”在哈密市巴里坤县奎苏镇正式开播。播种现场,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们有条不紊地测量播种深度,认真细致地记录各项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技术人员介绍,“新旱688”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以品种90j210/y-5为基础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品种。其生育期在90-136天,抗旱性达到3级,属于中等抗旱水平。即便处于干旱环境,该品种也能维持正常生长并保障一定产量,在灌溉条件匮乏地区的小麦稳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科副科长李丽表示:“新旱688在旱地上表现非常好,去年在没有浇水的情况下,使用探墒沟播、免耕播种机,最终实收产量达到222公斤,比传统旱地高出90多公斤。”

奎苏镇作为巴里坤县的小麦种植重镇,小麦种植总面积达9万多亩,其中旱地面积3万亩。正常年份下,旱地小麦亩产量仅在80公斤-120公斤;而遭遇极端干旱年份,亩产量往往锐减至二三十公斤,甚至颗粒无收,农户只能收获少量麦草。

此前,哈密市旱地春小麦一直沿用常规平播栽培模式。此次通过与新疆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引进沟播专用播种机,首次在哈密区域开展品种配套旱地春小麦探墒沟播栽培技术实践。

技术人员解释,将小麦播于垄沟是旱地雨养农业的核心设计。降水时,雨水和春季融化的雪水会顺着垄面流入沟内,直接渗入耕作层供给小麦根系;起垄形成的土层如“保水伞”,既能截留天然降水,又能减少蒸发,实现“引雨雪水入根层、蓄水保墒提效率”的双重效果。

李丽进一步说明:“近几年我们引进了十多个抗旱的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筛选,最终筛选出‘新旱688’这个品种,它比较抗旱且适应性广。我们使用新机具配套新品种,并配合后期一喷三防、无人机追肥等技术措施,以达到增产目的。下一步我们将集成成熟技术,在巴里坤县旱地进行示范推广,进一步增加小麦单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这片试验田有望成为旱地小麦增产的示范样板。未来,哈密市将以此次探索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推动抗旱保墒技术体系在更多旱地推广应用,为解决旱地小麦生产难题贡献“哈密智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户在旱地上收获更多丰收喜悦,绘就农业发展新图景。(克衣木·卡德尔)

来源:平安农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