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门诊遇到个大姐,进门就捂着肚子说:"医生啊,我这肠胃跟闹革命似的,吃点凉的窜稀,吃点油的胀气。"边说边从包里掏出藿香正气水往嘴里灌。我赶紧拦住她:"您这天天靠药顶着可不行,得从根上调理。"
入伏后肠胃总罢工?多吃这3样,简单习惯养出好脾胃
最近门诊遇到个大姐,进门就捂着肚子说:"医生啊,我这肠胃跟闹革命似的,吃点凉的窜稀,吃点油的胀气。"边说边从包里掏出藿香正气水往嘴里灌。我赶紧拦住她:"您这天天靠药顶着可不行,得从根上调理。"
要说这入伏后的肠胃问题,我观察了十几年门诊数据。每年7-8月肠胃病患者比平时多出38%,特别是40岁往上的中年人。空调房里吃冷饮、路边摊撸串配冰啤,这些习惯看着爽快,实则把脾胃伤得透透的。
上个月接诊的老张就是个典型例子。干工程的汉子,天天蹲工地吃盒饭,冰镇矿泉水当水喝。结果现在吃点东西就反酸,夜里胃疼得睡不着。我给他开了个"三吃三养"的方子,坚持半个月,前天来复诊说胃胀好多了,现在能踏实吃碗热汤面。
今儿就给大家说说这"三吃三养"的门道。都是菜市场随手能买到的家常菜,照着做比吃药管用。
头一样得说说山药。菜场里白白胖胖的铁棍山药,别看长得憨,养胃本事可不小。我媳妇有慢性胃炎,我让她每天早上蒸段山药当早饭。坚持了三个月,现在吃麻辣烫都不喊胃疼了。做法也简单,山药削皮切段,上锅蒸20分钟,蘸点蜂蜜直接吃。要是嫌麻烦,煮粥时切几片扔进去,米粥都带着股清甜味。
第二样要说秋葵。这东西黏液多,有人嫌它滑溜溜的,其实这黏液正是护胃的好东西。我丈母娘胃溃疡那会儿,我让她每天凉拌秋葵吃。挑嫩的秋葵焯水2分钟,过凉水后切段,淋点生抽撒点蒜末,爽脆又开胃。吃了一个月去复查,溃疡面愈合得特别快。
第三样是莲藕。老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我接诊过个年轻姑娘,节食减肥把胃搞坏了。我让她把零食换成藕粉,早上冲一碗当早餐。现在气色好多了,胃也不老抽着疼了。买藕要挑两头带节的,炖汤时加几块排骨,小火慢煨2小时,汤鲜藕糯,比啥补药都强。
光吃这三样还不够,日常习惯得跟上。门诊里十个胃病患者,九个吃饭不规律。有个开网约车的师傅,经常下午三点才吃上午饭。后来胃出血住院,现在到点就停车吃饭。再忙也要保证三餐定时,早饭最晚别超过9点,晚饭别拖到8点后。
喝水也有讲究。别学年轻人抱着冰水吨吨喝,40岁往后的人,保温杯里泡点陈皮水正合适。我诊室常备着陈皮,来看病的都送一小包。取3克陈皮加500毫升水,煮开晾温了喝,比喝凉白开舒服多了。
运动这事得量力而行。见过好些人听说走路养胃,非要日行万步,结果膝盖走坏了。其实每天饭后站15分钟,或者慢慢溜达半小时就行。上周有个阿姨说跟着直播跳操胃疼,我说您这岁数别跟年轻人比,散步就是最好的运动。
最后说说情绪管理。有个做财务的大姐,天天对账压力大,胃病反反复复。后来我让她每天午休时听10分钟轻音乐,配合腹式呼吸。坚持两个月,现在胃药都停了大半。压力大的时候试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做三组就能放松下来。
前阵子同学聚会,有个开餐馆的老同学跟我说:"现在客人点菜都先问有没有养胃菜。"他特意在菜单上加了个"脾胃养生"专栏,山药木耳、秋葵炒蛋这些菜卖得最好。要我说啊,养胃这事关键在坚持。把这些家常菜变着花样做,好习惯天天练,比啥偏方都靠谱。
来源:木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