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召开。应邀参会的有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加纳等15个国家的学者和友人,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智库、文博机构、文化及数字科技企业等领域共400余人。
11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召开。应邀参会的有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加纳等15个国家的学者和友人,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智库、文博机构、文化及数字科技企业等领域共400余人。
大会以“国际化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应用,旨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为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供重要载体,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科技新动能。
在上午的主会场,各界嘉宾围绕“科技创新赋能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多模态资源创新应用与全球共享”“共建国家文化产业协同与文旅融合”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引发现场广泛共鸣。
主会场发言结束后,发布了《数字新基建助力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研究》课题,双方拟合作研究通过数字新基建提升跨境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便利化的实现路径,以依托数字技术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文旅合作。
当日下午,大会同步开设“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促文明交流互鉴——暨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年度主题活动”“国际视角下文物数据资源多场景应用与交互重构”“文化架桥丝路,合作共绘新篇”“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数字戏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五个平行分会场,聚焦不同细分领域展开深度研讨。围绕科技创新在文化传播和交流领域的合作路径与人才培养、文物数据库的构建与活化应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与文旅深度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多元的建设性方案。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