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补缴新政挺好 别让老职工卡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6:57 1

摘要:11月社保新政密集出台,16号人社部明确60、70后有5类补缴通道,2011年前参保的国企老职工补欠费免滞纳金;月底青岛又公布首批127名老职工通过"档案数字化核查"完成补缴,不用再自己找材料。这消息看着真让人高兴,可前几天跟社区办事认识的广元老职工王大叔一聊

11月社保新政密集出台,16号人社部明确60、70后有5类补缴通道,2011年前参保的国企老职工补欠费免滞纳金;月底青岛又公布首批127名老职工通过"档案数字化核查"完成补缴,不用再自己找材料。这消息看着真让人高兴,可前几天跟社区办事认识的广元老职工王大叔一聊,才发现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顺。

王大叔是广元利州区稀土农用化工厂的,2004年厂子破产下岗。按新政"单位欠缴可追补"的说法,1994到2004那十年社保该企业承担。他从2019年就开始找材料,泛黄的工作证、当年的工会会费收据都翻出来了,经信局也盖章确认他是原职工,可2008年地震把工资条、原始合同全埋了。就差这两样,揣着材料跑了不下20趟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还是说"缺核心材料办不了",明年就该退休的人,急得整夜睡不着。

我跟他说青岛现在不用个人找档案了,社保部门直接对接档案馆查当年的企业招工表、考勤记录,15个工作日就出结果。王大叔叹口气说广元还没这政策,窗口就认"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其实我也理解政策得按规矩来,可那些破产二三十年的老国企,当年档案管理本就粗糙,有的连厂子都拆了,再遇上地震洪水,职工哪能把几十年前的材料都留齐?这真不是他们不配合,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啊。

四川早有158号文提"按事实劳动关系补费",青岛的做法就是把这政策落到实处了——他们整合了工商、税务、档案等8个部门的数据,老职工提交申请后,部门内部联网核查,不用个人跑腿。王大叔说他不怕等,就怕"不知道该找谁",社区说管不了档案,档案馆说查不到工资记录,像被踢皮球似的。11月盐城还出了新政策,给50岁以上下岗职工补缴补贴30%,可前提还是得先证明"你曾是你",这门槛还是没跨过去。

这些老职工当年都是为国企改革"让位子"的人,现在年纪大了打零工都没人要,就盼着社保能给份安稳。新政说"保刚需、堵漏洞",可要是把真正的刚需群体拦在"证明关"外,就有点走偏了。江苏调整社保基数时,线上十分钟就能补差额,这种便利能不能复制到历史补缴上?比如设个"老职工专窗",统一受理后内部流转核查,哪怕多等几天,也比让老人抱着老证件在部门间打转强。

我舅舅也是下岗工人,前年补缴时多亏原厂长帮忙找着当年的车间生产日志,才凑齐证据链。可不是人人都有这运气。新政的初衷是解决问题,不是制造新麻烦。《社会保险法》解释里明明白白写着"保障历史参保人员合法权益",执行的时候就该多些变通,少些"一刀切"。他们要的不是特殊照顾,只是想跟其他人一样,退休后能按月领退休金,不用再为养老犯愁。

现在青岛、武汉的试点已经有了成效,希望能尽快在全国推广。大家身边有没有下岗职工顺利补缴社保的?你们当地有没有像青岛那样的便民措施?或者有没有解决"证明难"的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既能给王大叔这样的人指条路,也能让更多地方看到基层的真实需求,让好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来源:沉香雅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