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徽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守正创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为方向,持续强化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机制完善、阵地建设、服务供给和示范带动,推动志愿服务规范
今年以来,徽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守正创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为方向,持续强化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机制完善、阵地建设、服务供给和示范带动,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加强组织引领
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大部署,深入研究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增强全社会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依托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全县已经建成志愿服务队伍700余支,发展志愿服务人员6万余名。
健全体制机制
形成志愿服务合力
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推动形成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及时筹建成立徽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印发《徽县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把民政、工青妇、退役军人、应急管理、卫健、教育、人社等65家单位纳入志愿服务体系。印发《徽县“橄榄飘香·爱心绽放”志愿服务“151410”工程行动实施方案》《徽县“爱心甘肃”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县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提示函》等文件,建强14支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日常会议、平时联络、典型培育、权益保障等制度机制,凝聚志愿服务强大合力,有效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
夯实阵地建设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以“阵地建在家门口、志愿服务在身边”为目标,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00余个、驿站及廊亭84个,拓展以关爱“一老一小”、传播文明、服务群众为主的志愿服务站点网络,建设徽县东方博爱陇南社会公益园,建成幸福食堂34个、爱心洗衣房理发室等160个,乡村少年宫13所,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金徽矿业、辛亮菌业、恒佳工贸等建成职工服务基地,依托本地融媒APP开通志愿服务版块,形成线上线下贯通、实践服务融合的全域阵地体系。
优化服务供给
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
坚持把志愿服务融入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理润徽县”“青泥说理”“话新风”小喇叭、“五老宣讲下基层”等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周五大扫除、共建卫生城”“全民义务植树”“争做河小青”等助力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结对关爱”和落实“十项服务送上门”等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点单式服务”“民事直说”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施“爱心妈妈”“四点半学堂”、寒暑假托管班等项目打通关爱儿童“最后一米”。截至目前,结合各类主题节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万余场次,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在金徽大地蔚然成风。
强化示范带动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引导,组织开展3.5雷锋纪念日活动、五一文旅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助考·为梦护航”高考、国庆节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着力打造徽县“爱心社”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徽县“爱心社”已发展注册志愿者1800多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8.98万小时,公益历程12.6万公里,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同时,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台账,对新培育精品项目及时列入推进台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跟踪问效方式,持续强化督导落实,保障各类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来源:陇南徽县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