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先访俄见普京,再访美会特朗普,后派外长访华,背后有何玄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5:43 1

摘要:2025年1月,该武装原领导人“朱拉尼”更名“沙拉”,褪去军服换上西装,以政治新形象当选叙利亚过渡阶段总统,并迅速开启密集外交行动:他多次出访海湾富裕国家争取国际投资,9月更是现身纽约联合国大会,成为近60年来首位在该场合发言的叙利亚领导人。

2024年12月,叙利亚局势迎来颠覆性转折,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HTS)为核心的反对派,通过武力推翻巴沙尔政府,组建过渡政权。

2025年1月,该武装原领导人“朱拉尼”更名“沙拉”,褪去军服换上西装,以政治新形象当选叙利亚过渡阶段总统,并迅速开启密集外交行动:他多次出访海湾富裕国家争取国际投资,9月更是现身纽约联合国大会,成为近60年来首位在该场合发言的叙利亚领导人。

而在对联合国三大常任理事国的外交布局上,沙拉的行程安排尤为耐人寻味,每一步都紧扣政权稳固与国家重建的核心需求。

10月15日,沙拉将外交首站选在俄罗斯,与总统普京举行闭门会谈。此次会晤直指两大关键议题:一是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的未来存续,这关乎叙过渡政府的安全保障--俄军存在能有效制衡地区武装势力,为政权稳定筑牢“安全屏障”;

二是叙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引渡问题,沙拉试图通过处理前政权遗留问题,以此向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展示新政权对“正义”的维护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统治的正当性‌。

同时,双方还敲定俄罗斯对叙的经济与军事援助框架,依托两国长期友好合作传统,为叙利亚战后重建争取技术、资金与资源支持,也借俄罗斯在中东的斡旋能力,提升过渡政府在地区及国际舞台的认可度。

时隔不到一个月,11月10日沙拉转赴美国,在白宫与总统特朗普会面,此次外交突破堪称“破冰之举”。根据叙方声明,美方明确表态支持叙过渡政府的统一国家体制,承诺推进解除基于“凯撒法案”的对叙制裁。这意味着叙利亚将重新接入国际经济体系,为战后重建扫清关键障碍。

此外,美国同意重启叙利亚驻美大使馆,标志着叙过渡政府获得美方核心外交认可。双方还达成共识,将推进2025年3月叙政府与“叙利亚民主力量”(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协议落地,推动该武装整合进国家军队,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武装割据问题,实现国家主权统一。

对沙拉而言,访美既是为争取经济援助与国际金融机构支持,更是通过“平衡外交”避免过度依赖俄罗斯,在美俄博弈中为叙利亚争取更灵活的战略空间。

11月17日,就在访美结束仅一周后,叙利亚过渡政府外长奉命出访中国,与中方签署联合声明。这份声明明确了两国合作方向:中方强调叙利亚政府是叙利亚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愿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反恐领域深化合作;叙方则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中东政策,形成“政治互信+务实合作”的双向共识。

从外交节奏看,沙拉选择先以元首身份与美俄敲定政治、安全框架,再派外长与中国聚焦经济合作,实则是精准定位中方角色:中国秉持和平公正的国际立场,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恰能为叙利亚战后重建提供“发展动能”。

此次叙外长访华,既是推进具体合作的“落地环节”,也为未来沙拉与中国领导人的高层会晤铺平道路,为叙过渡政府构建更全面的外交支持网络。

从表面看,沙拉的“俄-美-中”外交路径是“安全-认可-发展”的递进;从深层看,这是一个新生过渡政权的战略考量:借俄罗斯保安全、靠美国破制裁、联中国谋发展,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为叙利亚争取最大生存与发展空间,每一步都暗藏着稳固政权、推动国家重建的现实逻辑。

来源:华声清扬一点号

相关推荐